心得分享:我在海棠設計的這些日子

藉此檢視我在海棠設計這半年的心路歷程。

ShuLei
Begonia Design 海棠設計
6 min readNov 5, 2019

--

Photo by Mia Baker on Unsplash
本篇為剛進入 Agency 擔任 UX designer 的心得分享,適合對此領域有興趣或還是新鮮人的你。

為什麼我會選擇海棠設計,因為我在海棠設計看到了對於使用者經驗的重視。

我本身除了遊戲設計的專業外,還具備資訊工程相關的經驗。 在學時透過線上課程、書籍、工作坊等方式補足非本科的專業知識,並透過專案開發及用戶研究累計相關經驗。

新鮮人不用因為沒有經驗而擔心,盡力闡述你的背景及相關作品,讓對方瞭解你從中付出的努力及成果,保持熱忱及誠懇的心是很重要的。

在海棠的面試裡,面試官逐一審視我的每個作品,並從中點出可以更好的部分:

1. 專案背景不夠嚴謹,看的出來有在做功課但專案敘述可以更流暢、更有邏輯。

2. 使用者輪廓及旅程不夠明確,需要更全面客觀的分析導引出你想驗證的結果。

明確的點出我作品不足的部分,並仔細審視我的每個作品。讓我了解到自己作品缺乏用戶研究及商業策略的完整性,也讓我了解到海棠對於專案的重視,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並能夠不斷成長的地方。

我在海棠日常工作的重點歸納(從接收負責項目到完成)

進入海棠設計後,快速整理屬於自己的工作方法很重要。後面我將以自身經驗,從接收負責項目開始,歸納出這三個要點:

一、擬定目標的重要性
二、如何達到目標,溝通手段很重要
三、透過將目標切分,從中檢視並獲得成就

資深 UX designer 在指派負責項目(專案項目、資訊架構盤點、功能建置...)給我的同時,會給予執行方向及客戶的需求項目。然而要運用甚麼方法執行或是如何呈現成果,原則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能以簡報的形式或是詳盡的專案文件來產出規劃內容,並在考量時間成本下執行最適合的做法。當然參考過往專案如何執行,也是快速進入專案的方式之一。

但切記:沒有任何例子適用於所有狀況。必須考量在相似產業下因應不同使用者、情境等參數的差異。

一、擬定目標的重要性

開始執行負責項目時,最重要的不是趕緊埋頭苦幹,而是釐清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甚麼?方向是正確的嗎?並不是每一次需求都是清楚、明瞭的。這時就考驗著經驗與能力。

每個項目都有它的目標, UX designer 必須綜觀當前工作量並評估欲執行項目的重要度、可行性、執行時長,並思考要使用哪些研究方法及工具去完成。在最後產出的同時,檢視自己的成果有沒有符合當初擬定的目標(使用者的體驗、客戶的期待)。

引述我工作上的例子,當時被分配到做提案的競品網站分析,我又再次埋頭苦幹,將競品網站功能一項項的盤點並進行表格化,再進一步把各個網站差異點出,仔細推敲每個網站的架構。

最後得到的評論是:「競品分析不只是要做資料整理,而是要將資料整理並轉換呈現。」這句話讓我反思到自己一開始不應該急著執行,而是去思考執行的目標。執行提案競品分析是能夠讓客戶快速瞭解相關產業的定位,以及未來我們如何依據競品分析進行用戶研究、建置資訊架構及功能。

身為 UX designer ,必須能夠釐清目標,並在資料整理時從中提煉、轉化成有效的資訊 ,也就是價值,是有助於後續專案的開發。

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二、如何達到目標,溝通手段很重要

在專案進行中,如果要達到目標,溝通與手段是必然的。對於不同的對象也有相對應的方式。

當專案經理/客戶擋下了一項你想要做的貼心小功能,這時可以選擇:

A 選項:陳述沒有此功能的缺點,將有此功能的影響列出。並與團隊其他成員試想是否有其他可行、可替代的方案。

B 選項:表達意見,假如無法被採納就接受現況,被擋下一定有他的苦衷。

C 選項:盧到底,直到對方勉為其難的答應。

以目標導向來說,A > C > B,雖然 C 選項只靠著不妥協的態度,但最終也達到了目的:想要做的功能將會被執行。

A 選項跟 B 選項的差異點就在於:有沒有溝通的能力、技巧存在。有沒有釐清被擋下的原因?(也許因為時程壓力、或是意見表達的不夠清楚)。或許預先透過整理分析,把討論的項目條列下來,主動提供更全面的資訊,對於溝通也會更有幫助。

在每一次專案過程裡,總是會希望客戶走向一個更完善設計的路徑。

無論是面對客戶、專案經理、介面設計、前後端工程到最後的產出,都有可能會犧牲到使用者的體驗。如何讓對方感受到使用者的需求,透過有效溝通及手段進而達到目標。

三、透過將目標切分,從中檢視並獲得成就

透過將負責項目當中較難達成的幾個大目標切分成幾個容易達成的小目標,是有助於瞭解自己是否真正有在進步。以完成一個 wireframe 畫面為例,一個 wireframe 畫面在資訊呈現上包含這三項原則:

1. 層級(重要度的呈現)

2. 排序(閱讀的順序性)

3. 資訊篩選(排除不重要的資訊)

以層級為例,層級中又包含了(字級、圖文比例、樣式一致性…等)。當能夠將所蒐集的資料依照字級區分成:大標、副標、內文、備註、Call-to-Action。就代表成功完成其中一個小目標。

最終也能夠透過檢核自己在小目標中完成的多寡及與前次的差異,從中知道自己成長了多少,並能夠在最後完成各項目標時獲得成就。

最後

對於我來說,探索隔層紗的使用者,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我喜歡分析及梳理當中的層層因果。雖然過程有很多挫折,但我確實如入了精神時光屋,有了扎實的成長。

在海棠設計的 UX team 中, 除了使用者經驗的專業外,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及專精的領域:具備策略溝通對於專案執行能夠提供更全面的評估;具備數據分析對於專案能夠提供更客觀的量化資訊;具備服務設計對於專案能夠更注重全域的體驗。

海棠設計在不同的背景下,切入專案的角度也不同,對於專案能夠做出更全面的檢視評估。

這也是造就海棠設計 UX team 還在持續成長的原因,而我也是。

感謝閱讀此篇文章的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