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設計 UX 實習心得分享

Amber Lu
Begonia Design 海棠設計
Dec 31, 2020

我是一個自學 UI/UX 不到一年的菜鳥設計師。雖然讀了很多相關的書籍,上網爬了很多資料,自己做了一些作品來練習,但缺乏了最能將我學到的東西實際運用的經驗。

這個秋天我很幸運的加入了🌸海棠設計🌸成為一名UX設計實習生!

🤝「你好!我是今天來面試的 Amber!」

面試時做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我開始和面試官分享自己的作品集。面試官聽完我的作品分享後,說了可以改進的地方。其中幾個最突出的就是:

  • MoSCoW (Must have, Should Have, Could Have, Would Have)
    需要訂出每個功能和設計在一個產品裡的重要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面試官對我作品集裡提到的痛點問說「所以呢?」。當我們在做自己的作品集時,很多時候是虛構的,所以不太會考慮到實際專案裡需要平衡的使用者需求,技術限制和企業目標。
  • 缺乏前期研究的說明
    作品集裡敘述的使用者旅程不夠明確而且缺乏使用者研究的說明,應該要更明確的說明作品裡研究的方向和方式以及易用性測試的方法。

讓我決定 「就是這裡了✨」的瞬間就是這場面試。面試官一一的點出作品裡可惜和可以更好的地方。不只是設計方面的問題,連我在講解分享時需要帶到的東西都拿出來和我討論。之前的面試過的其他地方的面試官都沒有這麼細心的去點出哪裡可以做得更好。讓我在面試的30分鐘內就學到了不少東西,也覺得天啊🤩如果我能夠有在這裡實習的機會一定可以學到很多!

💼 老爸老媽問我實習到底在幹嘛?

這次的實習主要參與的是 Porsche Design 合作 Acer 的電商專案,做的是前期的使用者輪廓分析,整體網站策略和形象發想,產出 Wireframes 和參與後續的品質管理 (QA)和易用性測試。我也參與了MSI 的網站 Wireframe 設計和摩曼頓APP的前期易用性測試和使用者研究和情境發想。從這些專案裡我瞭解到幾個做UX一定要有的能力:清楚了解專案的設計目標,找到使用者需求和產品目標的平衡點,研究不只是資料整理,需要將整理過的資料歸納出痛點且做延伸。

在這短短的兩個月裡,我碰到最大的挑戰是:

  • 有效的整理研究的資料
    在對現有設計進行易用性測試時(驗證有效性和效率問題並找出痛點),我發現我只是把每個頁面的問題列出來 — NO⚠️。做完可用性測試後應該要對現有問題進行整理和延伸。在Mentor的指導下,我做出了用戶使用情境 (User Scenario),去了解用戶什麼時後會使用這個產品/功能?為什要使用?這樣可以更完整的了解設計的方向和以用於將來的延伸。
  • 從使用者目標延伸到產品整體的策略和功能發想
    我認為我欠缺的能力是從研究的資料裡了解到專案和設計目標後再延伸到產品規劃和設計。其實有時候客戶也並不明確的知道他們想要什麼,而UX設計師的工作之一是整裡收到的資料,有效的進行整理並添加更有創意的想法。
  • 跳脫框架的思維和設計
    Mentor有提到,我畫的Wireframe都比較安全,是可以應對後續可能會有的修改的,但並不是那麼有創意的解決辦法。可以多看看不同的點子讓我在設計產品和用戶流程時可以更有創意一些。

💭 那我學到了什麼呢?

  • 和專案組員的溝通以及協調
    有時候在畫 wireframes 時,我對頁面流程和設計的想像和UI設計師是不一樣的,像是互動設計的複雜程度以及內容排版的更改。要考慮用戶體驗和外觀之外,還要考慮RWD是否可以實現這些設計。像是想在網頁上做Hover的效果,但這個設計卻不能在手機上實現。除此之外,也考量到產品因必須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的時間限制。種種的限制凸顯了團隊之間有效率的溝通和協調是有多麼重要的。我覺得能夠戴上不同角色的帽子對於UX設計來說很重要。對於UI,PM,前後台開發有了解,才能夠在別人提出意見時有效地溝通和協調,找到中間點。
  • 開始使用Axure後的大發現
    其實剛開始發現公司是用 Axure 後,有一點小排斥,畢盡我習慣使用美麗又強大的Figma 或是Sketch 。用 Axure的時候常常會想:「🤡 Axure很醜!為什麼要用他?!」後來才意識到我犯了一個大錯:過於在意視覺上的設計而不是真正針對使用者的需求去做體驗設計。所以做UX時的重要事項:專注在流程和體驗上,而不是視覺上的設計。
  • 使用者,使用者,使用者!
    之前在和別人講解我的設計或是提供意見的時候,常常會說「我覺得…」,而不是「使用者…」。我竟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看事情,而不是真正去了解到使用者想要的,需要的是什麼!🤦🏻‍♀️ 後來,每當我完成一個事項,Mentor 提供給我的反饋讓我發現對於每個設計我都需要問自己: 1) WHAT:這個設計要解決什麼問題? 2) WHY:為什麼這個設計可以解決問題? 3) HOW:使用者會如何看待這種設計?
    常常在畫Wireframes時,會去攝取 Dribbble 上面創新的設計點子,但是偶而會因為這樣而忘了自己是為了什麼在設計?設計的目標是什麼?而一直去提醒自己,問自己這些問題才會產出真正為使用者發聲的設計。
  • 前期的規劃和研究 > 無頭無腦的埋頭苦幹
    之前在做自己的作品時,常常會一股腦直接開始用紙筆開始畫, 以為自己對使用者的需求已經很了解了,想要盡快把產品設計定下來。經過這次的實習經驗,我學會了享受前期的不確定性和自由的發揮空間。許多 Ah-Ha!💡 的瞬間都是當我和其他組員探討使用者的需求和解決方案,或是當我靜下來好好思考的時候。太快開始直接設計其實會導致產品的目的和定位失焦,到後面反而要從新回到最原點,再次研究和修改產品定位,導致浪費時間。而且在研究和發想的過程中,其實很多的細節和流程會自己拼湊起來。

🎈最後,

謝謝海棠設計的大家,在我不懂時耐心的教我,對於我的不足點出我哪裡可以做得更好。這兩個月過的很快樂,很充實。前幾年的大學生涯,我一直不清楚未來想做什麼,直到步入了UI/UX 設計的行業讓我體驗到原來努力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是多麼的有成就感!雖然碰到了一些挫折,但希望自己能夠越挫越勇,多看多聽吸取知識經驗,也勵志成為一名厲害的設計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