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分析(二)設定目標前需要認識的數位平台營運框架

Sicilia Tien
Begonia Design 海棠設計
7 min readFeb 21, 2020

同樣屬性的產品在正式發佈的那一刻起,就必須和競爭對手展開激烈的殊死戰,此時營運團隊的每一項決定,都可能直接影響自己的市場版圖,使用者成為最不可控制的因素,而營運團隊的命運就是在種種可能性中,找到一個殺出重圍的破口,或者,看著用戶以幾何級數的方式流失,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談談產品好不容易如期如質上線後,我們的客戶又怎麼樣能持續投入營運,最終才能在市場立足、獲取利潤?

一個成功的數位產品不能夠依賴偶然,產品上市即夭折的故事在鎂光燈沒有照到的角落,每一刻都在發生著,企業渴望靠網站及APP帶來大筆的鈔票,新創團隊如此、知名企業也是如此,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數據分析的基礎,也就是以「商業目標」為根基,建立合適的「衡量指標」進而收集數據、挖掘可能的機會點並建立優化策略,不過,往往一談到「商業目標」,很多人就會直覺性的和「業績」甚至「營收」聯想在一起,對於海棠設計的我們來說,苦思如何幫客戶建立一個合適的網站或開發一款吸引人的APP,也企圖在每個環節都提供USER最好的體驗,並且不斷的和客戶一起觀測、校正、微調、優化,最終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要賺錢,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不過,如果一個數位產品不能在市場面前證明自己的利用價值,那又如何能說服消費者進行付費?

所以在說明建立數據分析的目標前,我想以這篇文章中點出營運的概念、輪廓、內容,透過比較廣域的角度闡述數位產品營運,數據分析最忌諱的就是眼高手低,當團隊成員對營運有一個聚焦的共識時,才能共同思考該有效地透過推動成長,並且依循一個具體的脈絡來逐步實施優化,因為數據分析師做為產品的神經中樞,不可能只是埋首在實驗中,簡單來說,你或許可以觀測到一個男性忽然開始購買寵物用品,但你沒有辦法得知是他開始養寵物,或是他交往了一個有寵物的對象 — 因此,建立目標之前、探究數據及意義之前,我應該關切執行端的需求、了解產品的營運,否則即便打了一場勝仗也往往只是偶然的好運而已。

營運(又稱為運營)指的就是介於市場和產品的關鍵角色,也就是負責「證明其產品價值」的責任擔當,一個具備高度適應性體質的營運團隊,是產品成功的關鍵,可能由產品經理、設計師、行銷人員、數據專家組成,他們透過人為的方式,影響使用者以及數位平台中間的互動行為(要注意的是,我所說的數位平台可能泛指自媒體、網站、APP或是任何形式的數位平台)營運團隊所涵蓋的工作範圍相當廣泛,也充斥著相當多未知的挑戰及風險,以我們的產品維運部門來說,可能這一秒在跟主機商溝通客戶的GCP方案、下一秒在監測突然攀升的網站流量是否來自競業的惡意點擊;這一秒和設計師溝通等待重新設計的首頁主視覺Banner,下一秒在和客戶討論專案保固的範圍;玲瑯滿目的工作可以跨越種種不同的屬性,產品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市場運營、、、殊途同歸的是:在產品和市場中間扮演一個橋樑,在產品成功的路程中提供支援,這就是運營團隊的核心任務。

對平台而言,用戶運營是變現的基礎,今日的會員不一定會變成明日的收入,不過圍繞著市場需求所設計的產品才有存在的價值。如果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說,他們與數位產品的相處的歷程是觸及、嘗試、使用、擴散,那以產品營運的角度來說,拉新、留存、促活、轉換就是產品營運的核心目標,也是逐步累積使用者終身價值的四大階段。

拉新(獲取用戶Acquisition)

「拉新」指的就是增加使用人數,不管是網站的new visitor、App的下載人數還是粉絲團的訂閱人數,核心工作就是降低獲取用的平均成本,並接觸到新使用者、建立印象的機會,就像一家餐廳剛開幕需要先讓大家知道這家店有提供美食,以數位商品來說常見的作法有:廣告媒體的採買、置入性行銷、意見領袖宣傳、SEO或ASO操作、實體活動地推、邀請下載、、、在我們的經驗中,為即將推出的APP建置一個推廣的網站,並且在大型的產業展覽公開邀請大家參加抽獎就是成效極佳的作法,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就像是一個剛開幕的餐廳,無論是進入店面的人是因為兩人同行的優惠活動,還是看了知名網紅的IG打卡,能夠提攜「存在感」的方式都可以進行多元性的嘗試性實驗,尋找到能產生巨大效益且成本相對低的宣傳手法。

促活(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

留存(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促活」指的則是增加既定使用者的使用頻率,在數位產品的營運中,達成第一次促活的必要條件,使用者要完成一個「指定動作」,讓他對於平台而言從訪客變成具有價值的用戶,以餐廳的例子來說,我們希望大家進入店面進行消費,因此「點餐」是這個促活階段的指定動作,沒有人希望訪客都只是來「借廁所」的,因此有些餐廳會指派服務生在櫃檯進行引導,或設置自主入座的告示,為的都引導對方進行「指定動作」,常見的作法像是提供遮罩教學、註冊禮等。

「促活」和「留存」兩個是經常被混淆的概念,不同於促活,「留存」指的就是增加重複使用者的人數,避免需要反覆投入成本的「一次性消費」,可以說是產品運營中最麻煩、最複雜、最耗工的目標,為了避免團隊內部成員的個人經驗/情感因素,凌駕在真正會影響成效的關鍵點,我們將大量依靠數據來輔助決策的制定,我們也可以透過UX的研究專案來了解真的問題,並透過週期性的A/B TEST不斷修正產品、優化內容,也可以在產品設計初期就加入會員成長與激勵的機制。

會員激勵機制經常套用遊戲化的概念,包含了好友邀請、簽到、任務、點數、等級、勳章、聯盟、排行榜…,機制對於使用者會有極大的影響,因此在設立機制前,可以先經過短期的活動來測試該內容、功能是否具備必要性,或者是否造成負面的問題。

其它常見的「留存」手法如:增加用戶的沉默成本、社交關係綁定、高頻帶低頻功能,或者透過推播通知適時提醒使用者產品的存在,屏除常用的技巧,提供優質的內容、更新服務和功能也是不能營運團隊不能鬆散的任務,我們可以預先規劃流失用戶的召回策略,或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活動來測試市場的反應,再迭代優化第一版的產品。

「促活」和「留存」不只是著重在用戶營運,而更需要投入心力在產品營運上,因為,當使用者公開抗議或形成客訴時,除了既有使用者的流失之外,更可能會提高開發潛在市場的成本,或者更糟、、、成為其它競業的墊腳石,因此時時刻刻監測和排除障礙是營運團隊必須主動負起的責任。

轉換(價值行動轉換Conversion)

「轉換」指的是達成足以為品牌帶來營收的里程碑,可能是進行某份文件的下載,也可能是參與實體活動,但最常被討論的不外乎就是俗稱的變現,也是使用者付費,一般而言,平台的變現方式從早期的電子商務或仰賴廣告主贊助,發展至目前已經形成主流的訂閱式經濟,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擁有權」被購買期限內的「使用權」取而代之,Subscribers經營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凌駕於傳統的Sales與Consumers的關係,流量紅利也隨著網路的普及邁向飽和,除了設計一個應用產業Know How的分群方案,其它常見的作法如透過試用、早鳥優惠、專人服務、線上講座、實體的活動,都是為了消彌使用者的疑慮,但真正要讓達成品牌營收,是否能持續優化產品以符合使用者的剛性需求(Rigid Demand / Inelastic demand)的是營運團隊和我們一起攜手的長期抗戰。

--

--

Sicilia Tien
Begonia Design 海棠設計

有時候,我是一個正方形,在人心叵測的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有時候,我不是一個正方形,在框架林立的制度下,恣意蔓延成曲折離奇的樣貌;無論在哪一個時刻,我們相遇了,但願那一刻的我,若非擁有傾盡全力長成自己樣子的勇氣,就是和你一起創造著讓生命更有價值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