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回顧與2023年展望-關於創作、LinkedIn經營的思考

這是一篇遲來的文章,內容可能跟前一篇有部分重疊,但我還是想記錄下來,作為以後的回顧文章。

2022年恐怕可以說是截至目前為止人生中驚滔駭浪的一年,過程感覺比電影情節還可怕也精采,但也是最為豐收的一年。很多以前種下的善因,如今都結出豐碩的善果,有的是救我小命,有的讓我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這麼的大,我的人生有除了有當受薪階級以外的可能性。而我想能延續這樣的幸運,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種下希望的種子,讓這份幸運可以延續下去。

2022目標回顧

Medium blog以追求更好的文章品質與輸出專業內容為目標

投入更多的社會公益活動,尤其是提供職涯諮詢

追求Work life balance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狀態

Medium blog

自評這一年的文章品質比2021年每月寫2篇的時候更好,而且有超多靈感,有待我花時間寫下來,現在比較大的困擾是產能不足,哈哈! 是真的有在想哪天可以一邊旅行,一邊寫作,我覺得這是滿不錯的。

有一個點也是我自己還在思索的,為自己開心的寫作模式,還是為比較讀者導向的寫作方式。目前自己偏重前者較多,所以文章段落偏長,幾乎想到什麼寫什麼,也沒在管要用什麼寫作手法,除了下半年開始PO LinkedIn外,也沒什麼宣傳,在這樣隨心所欲的經營下,我發現讀者大部分跟我一樣都是閱讀能力不錯,有耐心閱讀長文,很認真學習,對自己的人生與職涯都是相對積極的。我想這可能就是物以類聚吧! 那些喜歡看短文的大概已經先被篩出去了,哈哈!

而以讀者導向的寫作方式就必須考量較多以讀者視角方面的問題,像是排版、語句與段落的長短、是否容易吸收理解、內容是否有趣,對流量的追求性較高。對於這部分,自從看了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的故事以後,有一點很觸動我,就是自己想傳播什麼樣的理念,想要改變人們什麼,想要為人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影響力吧! 我想之後也會有部分文章朝向這個方向來撰寫,但不太是工作上面的,而是自己的處世之道,因為這兩年斷捨離與自我的財務規劃做得還不錯,我越來越能理會【致富心態】一書中所提到的幸福感不是賺很多錢,而是低物慾的滿足感,而自己回顧這兩年有越來越往這個方向前進,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越來越往這個方向邁進,不用買很多東西,但自己選品的能力越來越好,過著越來越有質感的生活,且因為東西品質好可以用得很久,這也是對待地球最好的方式。

職涯諮詢

這部分我轉成半付費的狀況(詳情請見此文),也很開心今年開始可以幫讀者介紹工作,和介紹讀者互相認識。雖然做諮詢很累,要在短時間就要捕捉到對方問題背後的問題,但能幫對方解答他們心中的疑惑,然後有點報酬+交新朋友+增加正能量,還是一件滿開心的事情。

自我檢討諮詢這塊,自認解讀問題能力OK,不過在表意和引導這塊還要再加強,這主要也是聽了最近工作還好嗎? 這個Podcast後,覺得主持人Grace非常會引導與鼓勵來諮詢的人,而且她的聲音真的很好聽,聽完就有種被療癒的感覺。而自己在做諮詢時還是略嫌急躁,想盡快幫讀者解決問題,但少了一點閒適的優雅,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好好改善這塊。讓來諮詢的人除了獲得職涯發展上的解答,同時也獲得一份安定感。

身心靈平衡

2022年相較2021年下半年加班時數有降下來,不過因工作上遇到其他狀況,心理的壓力還是不減,所以這個目標2023年要繼續。

2023年展望

強化個人品牌,降低依賴性

大人學-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課程心得有提到"職涯成長的關鍵在於降低對外在環境的依賴度",這點今年感受特別明顯,因為過去很多被視為Dream company的公司,今年跌下神壇,很多人一夕之間就失業,那時滑LinkedIn就看到一堆失業的人在上面求助,心裡也是一驚,也更認真思索如何可以降低對公司、對大環境的依賴性。

好在自己在年中就開始在LinkedIn上面PO文,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同時也因為文章認識了很多公司以外的人,而且都是很認真思考自己職涯與人生的人,能跟這些的人交流真的覺得很開心。

還記得有次讀者來竹北找我吃飯,那天我們聊了快4小時,除了幫讀者診斷她的履歷,還從公司財務一路聊到大人學的課程和葳老闆的影片,果然認真的人都會看這些東西,哈哈!

回歸主題,目前LinkedIn在台灣相對於臉書我認為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很少人會在上面定期發文,所以只有有PO文,且別人有按讚,基本上曝光量會成按讚數的平方曝光,跟臉書要有分享貼文才會出現在非朋友的動態牆上的演算法不同。

更重要的是LinkedIn上面基本上都是做專業討論,幾乎不會遇到酸民,更多的是鼓勵與其他很棒的專業分享。此外,LinkedIn上面的導流狀況也更佳,臉書大家按讚但不一定會看你的文章,按讚一般表示已讀或是一種鼓勵的意思,因為你的很多朋友其實看不懂你工作領域的東西,而LinkedIn一般會加你好友的以同公司或同職能的人居多,會比較有興趣看你的文章。

之前遇過一個最特別的狀況是我只有PO文的內文寫英文,但其實文章內容是中文,結果之前我加的外國FP&A領域的大神竟然在底下留言感謝我的分享,當時真的有種莫名的感動,我這種小小咖竟然也有機會讓大神來文章底下留言。而這次經驗也告訴我,如果用全英文寫作,應該可以觸及全球的FP&A圈,希望未來可以逐漸朝向這個目標邁進。

慢慢擴大交流

從2022年有幫讀者介紹工作和介紹讀者互相認識的經驗後,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受限於公司財務這個領域被要求高的保密性,能不能成立社群做交流一直讓我很猶豫。

此外,觀察我過去參加的大型社群,交流的狀況老實說我都不太滿意,即使發起人或組織還滿有聲望的,但狀況還是不好。有的就變成只有幾個人在PO文,其他人變成潛水族;有的社群活動比較像大拜拜,只是去那裏看大神交換名片,但後續好像也沒有太多互動,這樣的狀況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或是成員問問題,大家給的建議參差不齊,反而讓成員更加困擾。而且搞社群真的很花時間,現在我好像也沒那麼多時間…種種的問題都讓我一直處於思考階段。

考量自身的狀況,初步的想法會是一季辦一次吃飯活動,每次人數控制在4-6人左右。時間會在Medium上面公布(目前比較可能的時間是Q2底),讓讀者寫信來報名,我想還是先從有在追蹤我文章的讀者開始,再慢慢擴大。希望針對經營社群有想法的讀者可以聯繫我,也許多一點人投入,我會比較有動力做。

雖然辦活動心力有限,但還是很歡迎讀者寫信給我或在LinkedIn上做分享喔! 我最近看到有讀者會把自己最近做的努力記錄在Medium,像是上的課程、閱讀的書,然後把心得文章分享在LinkedIn上。我覺得分享不一定要是很厲害的內容,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除了以後可以回顧之外,對其他想了解你的人也都是很好的素材。過於追求網路上完美的形象,很容易東西產不出來,並陷入惡性迴圈。像我就告訴自己爽快按下Publish按鈕,這樣讀者才能看到文章,哈哈!

對身心健康的堅持

2023年很開心可以擺脫2022年的壓力來源,而走過這趟旅程也讓我更清楚心靈對於身體的影響有多大。即使後來加班變少,但心裡的壓力還是會讓人變胖QQ 因此2023年的我除了希望可以變瘦,定期去運動外,也希望自己可以更懂得調適心理的壓力,即使面臨很大的挑戰也能平和安穩地度過。

結語

一篇從2022年11月寫到現在的文章,一度要放棄發布了,哈哈! 雖然只是人生旅程的小記錄,但寫完有種自我療癒的感覺,再往回看2021新年新計畫2021年回顧與2022年展望,真的會看到自己的成長,覺得要幫自己鼓鼓掌,也期許明年我可以有更多精彩回顧跟大家分享。

最後,也鼓勵大家可以寫寫屬於自己的文章,特別是如果你覺得公司或老闆都沒看到你的努力,有懷才不遇的感覺,網路真的是一個可以大展長才的地方。特別是在Google搜尋演算法注重內容品質的情況下,如果你真的很厲害,絕對可以排上Google搜尋結果的前幾名,這個時候就不會被公司的招牌所影響了,而是自己就是一個品牌了,到時候就會有人私訊你想當你的同事了。

任何想跟Bess說的話,歡迎透過下面的聯絡方式跟我說喔!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bess-chen-33114bb5/

e-mail: b01703030@ntu.edu.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