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聚-文字紀錄】放下國籍,妳與世界在交往

BiG SiSTERS
bigsisterstw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Feb 27, 2017

講者:Julien Huang
時間:2017–02–19 14:00
主持人:劉宇庭、平安
文字紀錄:林耕伃

身為今周刊生活風尚組採訪記者,與 Beyonder Times 共同創辦人,Julien Huang 看過許多外國人於台灣創業,或者台灣人到國外打拚的經驗。過去一年,BiG SiSTERS 有許多姊妹到海外工作、留學或出差,有人去北京、有人去曼谷、有人去 LA 等等,想圓一個出國夢,想趁年輕到世界各地闖蕩一下。這次 Julien 將與我們分享對國際化的看法,以及作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我們都是「global citizen」這樣的觀念。

在演講開始前,主持人準備了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與分享。演講正式開始後,Julien 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問題 1】假如國家是一個人,妳會想跟哪個國家交往?

【答】其實我不想以國籍做設限,希望能夠以個人為本質來考慮。這也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之一。

【問題 2】印象深刻的國外的事?

【答】在布拉格,難民與乞丐很少,因為知道那裡沒有錢,他們都去德國了。

【關於國際化】

首先,我們談到國際化。

這是一個很全面、很複雜的議題。

台灣要進入國際化的競爭市場,必須得要讓所有不同的人都能接受,才能將商品賣出去。我時常看到台灣觀光景點的紀念品,都會想說,為什麼不能再做得漂亮一點?這樣的程度是連我們自己都不見得會喜歡、想買的,何況是來台觀光的旅客?

以前我曾經採訪過一個活動公司的老闆,他叫做 Lewis。活動公司就是指那些凡有活動時,負責所有場佈、架設舞台等等,甚至安排演出和主持的公司。Dior 等國際知名高級品牌,來台灣辦活動都會找 Lewis,2012 年全亞洲最大 Dior 旗艦店在台北 101 開幕時,承辦的活動公司就是他們。

Lewis 為了與國際接軌,每天都會苦讀英文。工作了這些年,他也發現到,語言正是台灣工人的最大缺陷:英文不好,不能直接一起帶出國外包辦工程,這點是使用英文當母語的馬來西亞勞工可以輕易取代的。

有一次在法國工作,合作的工班英語、態度都不夠好,兩邊協調上出了問題,工作差點出包。對於 Lewis 來說,那是他海外的第一筆生意,但就因為這個原因有可能會面臨失敗,讓他幾近崩潰並感到十分挫折。就在那時,他偶然聽到旁邊有人在談論一些關於活動的專業術語,於是他連忙臨時抱佛腳懇請對方幫忙,竟然真的成功借到資源,順利完成活動。

Lewis 說,這次讓他學會了 “Never say never.”,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放棄。但其實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他平時就一直致力於增加更多自己的優勢,例如學習穿著打扮得體、長年練就交際手腕所形成的氣質,以及苦練的英文能力等等,才能夠使這次的臨時晤談成功。

另一個例子是某日本傢俱品牌,一開始經營不善,結果後來與其他同樣面臨經營困難的企業合作,整合日本豐田管理系統與法國老師傅的技術,再加上自己的工廠與人力,直接與新飯店接洽並包辦整體設計裝潢以打出知名度與業界成績,同時聘請歐洲時尚設計總監,做整體品牌設計規劃,並倚靠自己過去累積的設計人脈,最後成功帶動整個企業,十年之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在海外蓬勃發展後,京都便主動請他們回去,協助開發傳統和服相關的商品。而最終因考量商品必須銷售到歐美,西方人卻不會穿和服,於是用同樣的特殊布料製作沙發罩,變成更實用且歐美市場會願意購買的限定商品。

所以,國際化其實可以推得更廣,例如台灣年輕人不願意去做一些老工藝,但若有國際化的眼光,應該可以有更好的巧思與創新結合。

【觀光產業所能帶來的是什麼?】

開放觀光的確可能會造成汙染與傷害,還有許多空間規劃、人力經營與管理的課題。

然而,反過來說,觀光也是一個截長補短、讓舊文化與新世代取得平衡的方式。老年化的農村可能可以因觀光而獲益,並同時保留當地的特色,如販售傳統手工藝點心、各種古法文創等等。

但是,當把高度拉到國際的時候,台灣的這些「創意」,可能還只停留在井底之蛙的階段。我曾和外國朋友說到台灣的設計旅店,對方就問了我一句:「台灣哪裡有設計旅店?」我第一個反應是覺得很詫異,因為在我的認知裡,台灣近年來有相當多以特殊設計為主題的旅店或民宿。但是再轉念一想,當我看到泰國當地更有特色、收費又平價親民的設計旅店時,我突然能夠明白外國友人這種直接的反應。

我們必須得要將眼光拉得更高,做得夠好才能夠真正被世界看到。除了一直哀嘆「台灣是個小國所以無法被國際所注視」這個基因上的原因之外,我們更應明白還有許多是我們仍做得不夠的。

再說一個例子,有一群七年級的年輕人,主動在屏東幫忙在地產業發展。他們設計特色觀光行程,讓老獵人當導遊,利用當地不可取代的觀光資源,並且設計製作文創產品,如木雕製的筷架、黑豆曬乾做成的下酒菜⋯⋯等等。

他們有心要發展,然而,當我們把標準提高,去審視這些東西作為商品的價值時,就不難發現這裡頭仍有很多改進空間。

我們必須要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夠將商品推廣出去,進而真正幫助到我們想幫助的人。

而我這次去留學,想要在歐洲學到的,就是了解市場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並在之後將這些知識和心得帶回台灣,看如何能夠把台灣的東西整合起來,增加台灣的競爭力與提高市場價值地位。

【台灣現存的產業發展問題是什麼?】

這要講到 MIT,一個根深蒂固的本土主義,源自於李登輝總統那時候,強調本土化的過程。其實這本身不是一個缺點,但台灣的閱聽人無法接受台灣本土的東西受到批評,例如之前日牌 GQ 小編批評 GOGORO 就引發各種撻伐聲浪,以至於台灣媒體習慣性地過度稱讚任何台灣本土製造的商品。

而另一個常見的媒體現象,就是所謂「英雄製造」。

例如太陽花學運林非凡、NBA 球星林書豪等等,台灣媒體不但喜歡將事件聚焦於某個領袖人物身上,也很喜歡在各個領域尋找「台灣人」作為重點報導對象,博取台灣人的親切感。例如假如英國的某間餐廳突然之間爆紅,台灣媒體就會下這樣的標題:「英國的某某某餐廳最近相當火紅,那你知道嗎?在英國的一條小巷弄中,也有一間台灣人所開設的餐館⋯⋯。」或者,媒體相當喜歡下標題,強調「外國人愛台灣」。但是,真正放眼國際,其實只要商品或生意本身做得夠好,就能夠被注意到,而不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無形中過度渲染本土出品的價值,變成變相的「業配文」。

媒體會這樣寫,是因為閱聽人愛看。大家應該要能夠明白台灣媒體的限制,並且知道自己仍有更多可以努力的空間,且國外還有更多強力的競爭對手。

【關於 Beyonder Times】

Beyonder Times 是一系列挖掘在台外國人才的雜誌,並且也有 Facebook 粉絲專頁等網路平台,我們報導並分享他們的故事。

它是怎麼來的呢?

一切要從台灣的移民政策開始說。台灣其實限定了國外移民來台的發展,填寫專長後幾乎就不能夠做與專長無關的工作,例如若本職為廚師,之後只能夠繼續做廚師,即使有其他專長也無法發展。所以現在國內的外籍英語教師才會這麼多,並非是他們本來都想來台作英語教師,而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選擇受限。又例如之前很知名的法國藍帶廚藝學校,裡面的教師可能都未必是廚師,真正的廚藝大師則被拒於國門之外。

發現這個現象之後,我們覺得可以進一步了解這些來台的外國人,在他們身上也能看到許多反映台灣與國際在社會、文化上有所差異的有趣現象。

有人問我今後迎接數位化的世代,紙本雜誌是不是會被取代、不復存在?

其實我認為,紙本不太可能真的完全被捨棄,因為它有數位化所無法取代的價值與優勢。當然,紙本肯定必須得要再往更精緻化的路線發展,例如更吸引人的圖文編排與版面設計等等,才能夠繼續生存。

【結語】

我希望大家能夠不要再以國籍或人種來看世界,這個社會的發展會更有趣。如果台灣能夠做到這點,相信台灣可以成為更國際化、更宜人居的地方,且這個「人」,是指世界上所有的人。

【開放問答時間】

【問】想了解更多關於妳擔任採訪記者的生涯中,特別的經驗或心得。

【答】成為採訪記者有個重點,就是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和觀察想採訪的對象,例如注意對方身上穿戴的飾品或一些小動作等等,有時能夠以此掌握對方的思考或近期動態,或者進一步以此展開話題。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要能夠隨便找話題聊,例如關心對方吃飯了沒、喜歡吃什麼食物等等,自己先放下心防去聊,才能夠讓對方也卸下防備,進而挖掘更多更深層、更有價值的新聞。

雜誌的類型也會影響記者筆調,例如壹週刊瞄準的讀者是一般大眾,就必須要讓上至祖父母、下至小朋友都能看懂,他們的排版就選用大圖,或是用圖說話等等。

【問】台灣更加對外開放是好的嗎?政府是為了保護台灣文化和經濟才對此加以限制?

【答】預估 2050 年時,台灣人口是一千八百萬,等到我們的下一代時人口已經銳減到極致,所以不管在白領或藍領階級我們都需要更多人力和人才,這是一個迫切的事實。然而我不否認,台灣必須得要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開放,但以現階段而言台灣絕對需要更大程度地接納國外資源。

【問】我們要如何在國際化的浪潮之中,依然不失去我們作為台灣人的本位呢?

【答】「你的設計有把台灣的文化融進去嗎?或是有什麼特別的跟台灣相關的理念?」這是我與設計師朋友聊天時,對方在國際場合很怕被問到的問題,因為他們做設計就是追求「什麼是美的?什麼樣的設計會更便利?」設計或發想的過程中,很少是真的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台灣元素加進去。

無論想要做什麼,其實根本不需要擔心自己會失去台灣的本質,因為我們就是徹頭徹尾的台灣人,站在國際舞台上就是台灣本位。我們未必需要把「台灣」掛在任何一個東西的前面,反覆強調「台灣」兩字才能夠顯現出台灣味,因為我們並不會失去這樣的根本。

【問】國內觀光產業與國際差距?常有人說台灣總是只守著自己的小確幸?

【答】小確幸是怎麼樣發展成為產業鍊的?假如我喜歡寫卡片,喜歡做卡片,但要將它變成產業鍊,可能就得要開發出五百種這樣的卡片,而這就是日本時常在做的事。守著自己的小確幸並沒有不好,但如果能夠變成一個專業,並且拓展市場使之具有競爭力,即便是「沒有想做大事,只想開一間咖啡店」,也能夠使產業升級,經營成功的咖啡店,甚至帶動咖啡產業前進。所謂的國際化,應該是要讓客源的層次升高,如此才能提升產品本身的競爭力與價值,進而成為更有力的競爭者。

【問】2016 是混沌的一年?例如英國脫歐、美國總統選舉川普當選、同婚議題⋯⋯等等,許多事件的發生,是不是隱喻一種社會其實存在許多分裂的反思?

【答】大家可以查查黑天鵝效應。看似混沌的狀態,也許在某些方面是好的。這些事件我們應該從多元的角度來看。世界上仍有許多未知,或以我們過去的價值觀來看所不能理解的事。我們可以試著把「改變他人的看法」,轉變成「分享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們不太可能真正去改變他人。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與自己有一樣的顏色,但我們可以多聽聽不同的聲音。

至於所謂的分裂,我想可以先從另一件事說起。二戰之後,人們才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於是有了對自由婚姻的追求。隨著網路的發展,所有人都在追求個性化,「客製化」這個名詞開始大量出現。為了因應這股浪潮,企業必須得要連結所有的個體戶,才能夠持續發展。但在此同時,這些企業也變得更為茁壯,改為用一套新的方式去連結所有的個體戶,社會也會因此而有新的合作型態。所以,我認為並不會因此而反向造成分裂的情況。

【問】在香港,「台灣」是個標籤,對香港人來說是很棒的,但台灣人很自卑,下意識覺得很多國外的地區都比自己還要進步。台灣的自卑從何而來?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要怎麼在這場演講後,去做到真的拓展視野?

【答】我想,這種自卑應該來自於台灣自身國際地位的模糊,台灣甚至不是一個眾所認可的國家。現在我們正處在一個長久以來爭取國際地位的過程中,這可能是台灣人潛意識裡自卑的來源,進而去羨慕國外的一些人事物。

至於之後可以嘗試怎麼做,我的建議是,可以試著讓自己練習捨棄對其他人、事、物的標籤,這其實是一個有些困難的過程。例如在路上被問路,我們自己對中國人和對白人的態度是不是有差異?這些差異是來自於對方,還是自己的下意識?這都是大家可以慢慢思考的。

--

--

BiG SiSTERS
bigsisterstw

BiG SiSTERS 是一個旨在幫助年輕女性的社群,目標為幫助這群年輕女性更加了解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因而發掘自己人生的目標及夢想。fb.me/BiGSiSTER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