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R擴增實境與藝術創作結合

Newyellow
BLND創意設計
Published in
6 min readApr 26, 2021

--

藝術團隊 Adrien M and Claire B 的 AR 展覽,資料來源:vice.com

AR 是什麼

AR 是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的簡稱,是一種藉由「感測」和「影像辨識」技術,讓「虛擬影像」和「現實空間」結合的技術,通常會透過一個裝置來觀看。

AR 的未來與現在

在一些近未來的想像裡,AR 的技術可以延伸到生活中,人們在眼球內植入晶片(或戴著特殊的眼鏡),讓虛擬的影像可以擴增到全世界。就像是影像設計師 Keiichi Matsuda 在 2016 年發表的 Hyper Reality 那樣。

圖片來源:hyper-reality.co

也因為這樣的嚮往,讓現代幾個主要的科技巨頭紛紛投入開發 AR 技術。然而 2021 年的科學技術還未追趕上 Hyper Reality 的想像,我們仍然在研究的路上。

雖然科學技術尚未抵達想像的彼端,但那些暫時留給科學家們去煩惱吧。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在 2021 年的今天,若想在創作中加入 AR 技術,並非太困難的事。只不過目前我們沒辦法直接從肉眼看到 AR 的影像,而是需要透過手機,下載某些特定的程式來觀看。

因此,若你喜歡藝術創作,也對 AR 有一點興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代的藝術創作是如何和 AR 結合吧!

圖像辨識:結合繪畫

最常見的 AR 辨識技術是「圖像辨識」,系統會根據相機拍到的畫面,判斷「辨識圖」的位置與角度,再把影像合成到相機的畫面中。

英國泰特美術館的 Virtual Wings 展覽就應用了這樣的技術,以 Facebook 的 Spark AR 針對幾幅館藏開發了一系列的展覽。在拿著手機觀賞畫作時,畫中的影像會動起來:

圖片來源:Tate Britain Virtual Wing | Case Study

這類型 AR 作品的有趣之處,在於 AR 的動態視覺與實體畫作之間的呼應。埃及的新媒體教授 Vladimir Geroimenko 認為這是一種解謎般的趣味:觀者會先看到實體作品,進而對虛擬的內容做出猜想,然後接著觀看 AR 的內容,得到一種謎底揭曉的感受。

圖像辨識的 AR 技術門檻較低,且依據繪畫的風格不同,AR 所呈現的感覺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對於本身擅長繪畫的創作者來說,是相當好的 AR 創作方式。例如臺灣的創作者混混實驗室作品 Fireworks 將 Spark AR 結合速寫,是不是風格就和美術館的 AR 感覺不太一樣呢?

圖片來源:Youtube 混混實驗室

空間辨識:將立體作品放在實體空間

近年一些空間辨識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但目前大部分的技術只能辨識出空間的大概位置,沒辦法精確地感知周遭環境的細節。(目前只有 Apple 的 LiDAR 可以精確的掃描出空間的立體結構)

藝術家 KAWS 與 Acute Art 合作的 Companion (EXPANDED) 就藉由這樣的技術,以 AR 的方式將 KAWS 的雕塑作品放在全球 12 國家的上空。只要下載專屬的 AR 應用程式,就可以在當地看到 KAWS 知名的雕塑。臺灣的中正紀念堂上空也有一尊呢!

圖片來源:LaVie

KAWS 過去經常將大型的雕塑作品放在城市的角落,與地景結合形成奇觀式的體驗。以 AR 的應用來說,如果只是單純將一個 3D 模型放到空間中,那其實談不上什麼有趣的藝術應用,但這種 AR 的形式卻非常符合 KAWS 的藝術風格呢!

混合應用:結合立體造型

當 AR 與空間結合時,最能呈現其獨特的趣味性,畢竟同時看見「現實」與「虛擬」是 AR 獨有的特性。但目前的空間辨識的技術不夠精準,沒辦法偵測空間中的細節,因此也出現了混合的用法:用圖像辨識,但把影像放在立體模型上。

法國藝術團體 Adrien M & Claire B 的 AR 立體書作品 Aqcua Alta — Crossing the mirror 將 AR 結合立體紙結構,將黑色的演員成像在立體書的結構上,讓整本書變成一個迷你劇場。

如果單純使用空間辨識的技術,由於不夠準確,並沒辦法讓虛擬角色在正確的位置演出。但透過底部的圖案來定位,再把紙結構放置到正確的位置,就可以呈現出精準的內容。

這樣的作品克服了技術的困境,呈現出 AR 專屬的視覺風格,是筆者認為當代最適合 AR 的呈現方式。由臺灣團隊原創的《雪花實驗室》也是這樣的作品喔!

圖片來源:雪花實驗室@嘖嘖

小結

目前 AR 的技術仍在持續發展中,雖然未臻完美,但已經足以讓創作者們盡情揮灑創意。不論是平面圖像、立體裝置,甚至到整個展場空間,適當地加入 AR 能讓作品突破媒材本身的限制,呈現另一種層次的趣味。創作者們也可以思考,如何藉由 AR 讓作品的故事更加深刻。隨著未來技術發展,AR 的創作或許又會出現更新穎的表現方式,就讓我們繼續期待 AR 科技的未來吧!

AR混和應用課程

【擴增實境】Spark AR 互動立體紙藝設計

看完上面的介紹,想要實際製作看看 AR 作品嗎?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 AR 立體卡片課程,讓你可以親手創作屬於自己的 AR 作品喔!

本課程以 Facebook 的 Spark AR 做為開發工具,參加 2020 Facebook 社群開發挑戰競賽,由於將 AR 結合立體卡片的創作,是 Spark AR 社群中較少見、而且有趣的創作類型,因而獲得了全球進階組冠軍的肯定,可見前面說「混合應用」適合 AR,並不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唷!

這門課將會包含製作立體卡片的紙藝課程,以及 Spark AR Studio 的軟體操作,你不需要具備任何程式基礎,也能打造屬於你的 AR 互動立體卡片!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課程詳情!

課程連結:http://bit.ly/38OcaG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