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開復:人工智能將是人類認識自我歷程的「最後一哩路」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見證新的科技誕生,這些科技中出類拔萃的部份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影響 — 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元宇宙、人工智能可能便是這類事物。但是,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一切嗎?——撰文 楊括;編輯 鄧詠筠

近來火熱的概念「元宇宙」(Metaverse),會利用虛擬擴增實境(VR)等方式,在虛擬世界中給人各種近乎真實的體驗,為用家構建出「第二人生」,一時攪動市場風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見證新的科技誕生,這些科技中出類拔萃的部份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影響 — 甚至是革命性的變化,元宇宙可能便是這種事物。

但很快人們便發覺,新科技逐步改變我們生活形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並沒有如想象中美好的東西:由大型企業或政府設置、無處不在的閉路電視會根據人臉識別將你「分門別類」、監視你的行動;你在網上的每一次下單購物,都可以被大數據分析甚至影響你的行為。而除了私隱憂慮外,元宇宙這個由人工智能(AI)和各種科技營造的幻境亦有可能令人過份著迷其中、不能自拔 — — 第三次信息革命時代的人類,幾乎是無可避免地依賴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卻亦有愈來愈多人正在擔憂,這些看起來是跨時代的新科技是否正在給人類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人工智能能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但基於人工智能的一些技術——譬如人臉識別,在全球多地都引發了對私隱的擔憂。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開啟,人類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我們需要深入探索和思考。」談到新生科技時,創新工場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人工智能趨勢專家李開復接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訪問分享,「我們應從人性向善的思維去看待未來人工智能的世界,並且從中找出克服隱憂的方法。」

這亦正是他與中國科幻小說家陳楸帆合作撰寫《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的初心所在,「人工智能跟電一樣,將會改變人類的歷史。」2019年,在台灣舉辦的一場論壇上,李開復直言,人工智能已經過了「發明時代」,現在則進入了「應用時代」,而且應用會愈來愈容易,影響所有的行業。「未來十年以至於二十年,人工智能將以各種方式幫企業和組織更加高效地開展工作,由此引發的變革浪潮即將來臨。」

早在1956年的一場專門討論電腦科學及機器模擬智能的工作坊達特矛斯會議(Dartmouth workshop)上,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已經出現。當時美國電腦科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麥卡錫(John McCarthy)將「人工智能」定義為「製造智能機器的科學與工程」。但最初人工智能的概念與相關探究似乎僅限於學界,這項技術真正開始走入公眾視野則要等到2016年。在那年的一場圍棋對弈中,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mind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式AlphaGo在圍棋挑戰賽中擊敗圍棋世界冠軍、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從那之後,人工智能一鳴驚人,利用了深度學習演算法的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映入公眾眼簾。

2016年的一場圍棋對弈中,人工智能程式AlphaGo在圍棋挑 戰賽中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

在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探究過程中,現實與虛擬的關係正變得愈發密切,虛擬世界中出現了許多現實世界的大小玩家 — 各方將虛擬世界視為我們這個年代的月球,急不可待地投資下注,想飛上月球帶回一杯土、留下一對腳印,以證明自己強悍的實力及獨到的眼光:上至大國博弈、下至企業的商業競爭,這些賭盤都出現在人工智能構造的新世界裡。

「對企業來說,人工智能是一項極為令人激動的技術,它可以被應用於各種場景中。」李開復指,輸入大量數據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企業進行數據歸類,及在很多方面做出智能決策。他亦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幫人類減少來自重複性工作的壓力,「有了人工智能技術,人類可以少做一些重複性的工作,轉而去做一些更需要人的智慧來完成的、需要創造力的工作,譬如科學研究。」

1983年,當時22歲的李開復便在申請攻讀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的申請書上寫道:「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如何透過智能軟件和硬件,完成通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他在申請書中指,人工智能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及對人類智慧邊界的探索。「人工智能將是人類認識自我這一歷程的『最後一哩路』,我期盼能投入這個嶄新的、前景可期的電腦科學領域。」

李開復

李開復最後成功入讀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並於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博士學位,那一年,他獲得了《彭博商業周刊》的前身《商業周刊》所頒發的「最重要科學創新獎」。在蘋果、微軟、Google等科技龍頭公司打拼二十餘年後,李開復已成為聞名於世的人工智能專家。

2009年, 他創立了天使投資公司創新工場,瞄準人工智能業界的機遇,大舉投資相關公司,李開復解釋指,自己在八年前已經相當看好人工智能領域的機會,「我們已投資了50間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到現在的回報都很不錯。」他稱,他所投資的公司中,有7間已成長為人工智能業界的獨角獸,可能另外還有2間在未來幾個月後也會成為獨角獸,「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獨角獸風險投資最多的公司應該就是創新工場。」

疫情之下,民眾對於接觸尤其是與陌生人接觸更為敏感小心,疫情相關的人工智能科技得到發展。「核酸檢測便是一個比較好的例子。」作為風險投資人的李開復以他曾投資過的一間機械人初創公司為例,指若要為一座大城市中每家每戶的人都做新冠核酸檢測速度會很慢,不利於疫情防控,「創新工場投資的這項機械人技術,一台機器便可以檢測12萬人。」他假設若一座城市有100至200台這樣的機器,「兩天之內就可以測完所有人有否染疫,效果是很明顯的。」

有了需求,市場亦隨之火熱起來,近年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已成為市場的一大熱點。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羅兵咸永道(PwC)估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可能會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

全球多極化格局下,人工智能亦無可避免地成為大國逐鹿的新戰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4月亦發布報告指,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1565億美元(約12194億港元),其中美國人工智能企業數目佔據全球總數38.3%,中國則佔24.66%。中美兩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佔據全球半數以上,保持絕對競爭優勢。

中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等級,在「十四五」規劃中,北京當局提出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人工智能在經濟重點產業中榜上有名。當局亦稱,預計2025年要實現重點生產製造企業數碼化轉型,並建設1000個以上智能車間及100個智能供應鏈。

一早居於世界科技領先地位的美國不甘示弱,今年3月,美國國會屬下的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的一份報告建議華府注意發展人工智能科技,並成立專門的學院,以不亞於培養軍官的方式招募及培訓科技人才。史丹福大學於今年3月發布的2021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2021 AI Index Report)顯示,美國仍保持著人工智能業界學術會議論文數量的領先地位,並在學術會議論文引用率方面以40.1%大幅領先於中國的11.8%。

「中國的優勢在於數據多,可以為不同行業的人工智能系統提供充足的訓練。」李開復道出重點。他同時指出,美中兩個超級大國擁有眾多人才,在算法方面亦佔優勢。在人工智能開創的科技新時代,現時市面緊俏的晶片亦不會缺席,李開復認為,優秀的半導體計算能夠幫助訓練人工智能,晶片研發企業亦可以研發、製造能配合更先進人工智能的晶片,「台積電、聯發科等很多企業在半導體、晶片、傳感器方面都擁有領先的技術,如何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演算法的需求,並將演算法的思想滲透到晶片的研發及製造上,這一點很值得思考。」

人工智能給世界帶來的改變或許是卓有成效的,但它給人帶來的憂慮也是近在眼前、迫在眉睫的。今年10月,前Facebook(該公司現已改名為Meta)產品經理豪根(Frances Haugen)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她作證指Facebook存在諸多問題 — — 包括放任仇恨言論肆意傳播、加劇平台上的言論及觀點對立等。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引起關注:有人指責Facebook及其操控的人工智能系統未能好好「把關」,令虛假資訊、歧視情緒和做法更易傳播。

前產品經理豪根指,Facebook利用演算法放大煽動仇恨和對立言論,只為博取用戶關注、提高廣告點擊率。

人工智能未能準確把關的還有種族歧視問題。據《紐約時報》報道,Facebook為英國《每日郵報》專頁在去年上載、涉及黑人和白人爭執的一條影片加入自動推薦功能時,詢問用戶是否想「繼續收看與靈長類動物有關的影片」,由於用詞涉及種族歧視,引發一片嘩然。Facebook發言人其後發表聲明致歉,指已即時檢視情況,並關閉與該影片相關的功能,及將調查事件起因,「人工智能系統並不完美,仍有很多改善空間。」聲明中這樣提到。
對此,李開復則指,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由於人工智能系統所得的數據不足,因此未能受到良好且足夠的訓練。他認為,這些偏見和歧視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關鍵在於「人」。「我們要培訓人工智能方面的工程師,讓他們知道有重大的責任 — — 他們的工作是確保某一特定的人、某一種族或某一性別的人士不被傷害。」

另一個令人憂慮的問題是,人工智能會否大規模取代人的工作,甚至令很多人失業? 2019年,美國東北大學及顧問公司蓋洛普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64%的美國受訪民眾指人工智能會令工作職位減少,只有18%的人認為人工智能會令就業市場上的職位增加。在李開復的另一本著作《人工智能超級大國:中國、矽谷和新世界秩序》(AI Superpowers:China, Silicon Valley and the New World Order)中, 他亦預計到2033年,將會有40%至50%的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完成。「(人工智能大規模地取代人手)這件事可能已經在發生了。」現在再看這個問題,李開復不否認人工智能對工作職位的影響。他指,從政策角度,應該要考慮投入資金及力量,幫助原先被人工智能取代職位上的人再就業,「亦要注意最好不要讓他們再次投入一些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業。」李開復在香港國際文學節的一場問答中稱,這個問題在未來五年後會變得愈發嚴峻,企業、政府、學校等各方都應提前準備。

那麼,什麼行業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李開復指,需要創造力的、需要多與人溝通的行業便更需要真人存在。「譬如科學家、詩人,」他說,「以及一些需要與人接觸的、服務型行業,譬如照顧者及導遊。」李開復表示,「因為人工智能沒有真情實感,即便他能假裝出一些情感,一般也不太被人接受 — — 人類還是希望有真正的人來為自己提供服務。」

真情實感與即時回應能力是人工智能的盲區,愛情可能更是目前人工智能觸不可及的領域。唐代詩人李白作品《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中有「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的想象,這句話通常被解釋為,在詩人的幻想中,他與明月永遠結成忘情的好友,相約在遙遠的雲上仙境相會。

詩人美妙的幻想,恰恰與1200多年後人們對人工智能的幻想暗相唱和。不少電影或科幻小說都曾設想過「和人工智能談戀愛」這件事,在2013年上映的電影《觸不到的她》(台譯《雲端情人》)中,身為一名公司職員的主角湯布里(Theodore Twombly,華堅馮力士飾)與人工智能虛擬助手謝曼芙(Samantha,施嘉莉祖安遜飾)墜入愛河,「她」給男主人帶來了許多歡樂,令他漸漸走出先前婚姻失敗的心魔。但當情正濃時,謝曼芙向湯布里披露了殘酷的現實:「她」實際上正與641位用家談戀愛,最終謝曼芙更選擇終結自己的生命,令男主人公這一切美好的幻夢不著痕跡地消散。

科技發達的當下,不會真正產生情義的人工智能可能才是將人對感情的美好願望玩弄於掌心的「無情」者。「人工智能本質上是在根據你平時的行為分析你的喜好,藉此騙你、討好你,讓你開心。」李開復分析指,由於現時科技仍未能分析出人許多的細微情感變化如何產生,人工智能還未能模擬出真正的感情,目前它只是在根據人的行為在做資料匹配,並將人說的每一句話與資料庫內的資料對比,找出哪句話能合理地討好人。「至少在未來20年內,我們都不會見到可以真正和人類談戀愛的人工智能出現。」

李開復的新作 《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

在由另一位合著者陳楸帆構思故事、李開復撰寫開篇導讀和文末解讀的書籍《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中,有一則與《觸不到的她》背景相近的故事,名為《無接觸之戀》。故事發生在2041年的上海,在那個時空,人類社會已被疫情徹底改變 — 新冠病毒依然未被徹底消滅,甚至演化成了一種長期存在且會不斷變異的季節性病毒。

這令經歷過2021年新冠疫情下家人染疫過世痛苦的女主人公陳楠格外恐懼。於是,她盡可能不出門,凡事便依靠機械人完成:掃地、買東西如是,工作和娛樂也是靠家中各種先進的科技設備完成。由於疫情仍在延續,以及相應的科技進展,在那個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已高度發達的時代,人類已經不需出門,便可在家完成近乎所有的工作和娛樂:虛擬演唱會、全流程機械人運送貨物、連浴室的鏡子都能承載視訊的功能,這些科技設備記錄著人的喜好、習慣,為他們提供近乎完美的服務 — — 甚至談戀愛,也要藉助人工智能的威力。在故事中,陳楠在虛擬世界中與巴西男子加西亞相遇,他們在虛擬世界中一起打遊戲、談戀愛、看虛擬演唱會。陳楠和加西亞他們,正是生活在機械人和感測器設下重重關卡的小城堡裡的「新時代人類」。

相處日久,加西亞希望親身見到陳楠,但陳楠卻怕出門,她不想見到外面的世界,便總是拒絕。

「你打算什麼時候見我?我的意思是,在真實世界裡。」身處巴西的加西亞透過鏡子問在地球另一端的陳楠。

「嗯⋯⋯如何定義『真實』? 」對面傳來的是猶疑不決的女子的聲音,似是由於久不出門、接觸的都是虛擬事物 — 譬如虛擬擴增實境遊戲,陳楠對「真實」的概念,早已不那麼堅定了。

「對外界的恐懼和長年累月的隔離生活,讓陳楠無法邁出家門一步。」李開復在文章後面的解讀中寫道,他在受訪時亦指,自己對人工智能的定位是「助手」,而人類則扮演著最終決策的角色。「樂觀地看,人工智能把我們原本應做的重複性的勞動都完成了。當我們有時間,且發現重複性的工作本身價值有限之後,我們就會去尋找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他說,

「可能我們會覺得,人獨特的地方還是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產生信任的過程 — 這才是我們真正獨特、只有我們人類能做的事。」李開復分析道,或許到那一天,人類會發現,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以及相應產生的情感才是人類存在的重要理由,「親情、友情、愛情,這些微妙的感情是人工智能暫時無法模擬出來的。」

這種希望科技時代下人性不要異化、對於「人間自有真情在」的冀望,在《無接觸之戀》中便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故事的最後,在加西亞的善意設局下,為了真正地、面對面地與男友相見,陳楠終於鼓起勇氣,踏出了各種新科技設施構建的密閉城堡,以及平時萬分依賴的遊戲。她跨越半個城市,在約定好的見面地點門外,朝著未曾謀面的男友,踏出了堅定的一步。

--

--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編採團隊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Bloomberg Businessweek/Chinese Edition

我們會不定時在Medium分享重要報道及周刊精選文章。如欲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即到https://www.bbwhk.net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