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末日」讀後感 (1) — 便宜能源時代的終結

Bo-Yi Lee
Bo-Yi Lee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an 1, 2010

「過去我們所認知的經濟成長已結束,而且已成定局。未來只有相對成長,世界經濟已成為零和遊戲,由贏家瓜分縮水的利潤。」這是「經濟成長末日 (The End of Growth) 」一書的中心宗旨,是後碳研究所 (Post Carbon Institute) 資深研究員 Richard Heinberg 在分析經濟成長的本質與動力之後,所提出的論述。

作者認為,穩定的能源價格是經濟成長重要的動力之一,其中最重要的能源就是石油。作者並認為過去兩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大幅成長,原因出自於人類大量開採便宜的石化能源,其中石油因為集中且易於控制,成為了全球運輸與貿易系統的基礎。

然而,早在 2000 年地質學家 Colin Campbell 就提出了「石油峰值 (Peak Oil) 」的假設,認為 2010 年之後原油的供應即開始出現停滯或衰退,造成原油價格的攀升且不穩定,進而使得經濟出現衰退。國際能源總署 (IEA) 在「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的報告中也宣佈,未來全球年度原油產量,可能不會超過 2006 年的水準。此外,日本豐田、英國維京航空、以及其他與能源相關的政府、民間與企業組織,都發表過類似的預測,認為全球原油開採已經越過高點,開始下滑。

最近的一篇關於 Peak oil 到底是不是如同馬爾薩斯人口論一樣失靈的討論,讀者可以參閱這裡

一旦某種資源變得稀有,其它替代品的效能也不夠理想時,價格上升將無可避免。 2008 年,石油價格刷下歷史新高,來到每桶 147 美元。然而,當代經濟的各項活動(製造、運輸、交易等),無不需要石油作為動力來源。暴漲的油價不僅使得對石油的需求銳減,也使得運輸成本大幅提高,進而縮減了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於是油價和經濟雙雙衰退。 2008 年底,每桶原油來到 32 美元的價位。

但是,暴跌的油價使得數百億美元的新能源投資案,礙於過低的報酬率而只能被迫取消或延後,這又使得原油供應短缺的傳言,無可避免地導致原油市場價格的飆升。於是我們看到,低油價會扼殺開採石油的投資誘因,但高油價卻又使需求降低。因此,油價必須保持穩定,投資才有可能,也才有機會避免經濟出現負成長的困局。

不過,穩定的油價是可能的嗎?即便我們仍有可能聽到「開採新油田」的消息,但根據「品質優先、低果先摘」的原則,以及英國石油總工程師 Jeremy Gilbert 所說「目前打算開採的油田,其實很早以前就發現了。只是這些油田多半太複雜、分散,或者開採困難,因此以前沒有開採。如今雖然科技與知識進步,具有足夠技術使用這些原油,但更大的原因是我們別無選擇。」這些油田已經不是 1930 至 1960 年代間離地表或陸地最近、深度淺、蘊藏量高達數十億桶的超級油田了。取而代之的像是近年來引發墨西哥灣嚴重漏油污染的深海油田,或者位在極地的中小型油田。因此,石油的開採與生產越來越昂貴,所衍生的環境風險也越來越高。即便油價走勢趨於穩定,但也有極高的可能是在高檔徘徊,對經濟仍造成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

那麼除了石油以外的天然氣和煤炭呢? 2010 年美國 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 的教授 Patzek 和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教授 Croft 預測,全球煤炭的生產已在 2011 年達到高峰。 (不過其他機構的預測較為樂觀,但也不過是將高峰延後到 2030 年左右。) 消耗全球一半煤炭的中國,根據德國能源觀察機構 (Energy Watch Group) 的預測, 2015 年中國的煤炭生產就會觸頂。天然氣的產量下降速度更快。如果討論再生能源的可能性,根據 2009 年美國後碳研究所與國際全球化論壇的報告中結論顯示,目前可見的 18 種能源當中,沒有任何能源足以取代石化燃料的生產量。提高能源效率,也不足以解決經濟成長停滯的困境,因為根據 Boston University 的教授 Cleveland 的研究顯示,即便是考量了能源品質、生產外移與「經濟金融化」的因素之後, GDP 的成長與能源使用的關係日益緊密。這代表著,作為經濟動力的能源價格一旦上漲,就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

全球煤炭產量預測:最高點約落在 2030 年

Source: Energy Watch Group

全球天然氣產量預測:最高點也大約落在2030年

Source: World Oil and Gas Production Forecasts Up to 2100, Jean Lahrrere

全球 Real GDP 與能源消耗趨勢:兩者關係日趨緊密

更引人擔憂的是,除了能源議題以外,水資源與糧食生產也告急,進而限制經濟成長的可能。一旦發生缺水,自然死亡率將隨飲用水或乾淨水源的減少而上升,農業產出也會因為灌溉用水的減少而下降。許多產品的製程與發電廠的發電過程也都極度耗水。因此,水資源匱乏之際,人類不得不尋找比起過去勢必較為昂貴的替代方案。便宜的石化燃料,使得農業生產受益於肥料、除草劑、殺蟲劑與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並得以將糧食運送到全球。一旦石油價格飆升,農業生產與運輸的成本也將面臨上漲的命運。此外,人口的持續成長、土壤品質的惡化、維繫農作物生長的礦物資源產量急遽下滑(例如全球磷的產量已在 1989 年觸頂,全球三大產磷國的美國早已禁止磷礦出口,另一位中國則已開始限制磷礦的出口),全球人口平均穀物產量已在 1984 年到達每年 342 公斤的高峰,數年來糧食生產早已供不應求,只能以存糧應急(而目前的世界存糧只剩兩個月的緩衝)。全球海洋漁獲的產量,在 1994 年已達頂點,並根據生態學家的預估,若海洋物種以目前的速度持續減少, 2048 年我們就吃不到野生的海鮮了。基因改造並不是一項可永續的選項,因為從事基改的產業仍高度依賴消耗不可再生的資源及中央生產與配送機制。而資本密集的基改廠對農民的不合理要求,使得基改作物造成農民極大的生計負擔。

全球磷礦生產的歷史與預測

最後,在工業上扮演極重要角色的金屬資源,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鋁(1943年)、鐵(1951年)、鈦(1964年)、鉀(1967年)、 鋅(1969年)、銅(1998年)都早已過了生產高峰。作為觸媒轉化器、電視、顯示器、衛星、電池等重要原料的稀土元素,以及核能發電的原料鈾礦,大部份都在 50 年內就會耗盡。

因此,消耗殆盡的石化燃料及其他礦藏,以及因開採與使用這些天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衝擊,都將使得經濟成長不再像過去的年代,來得如此垂手可得。

相關閱讀:

與本篇立論類似的文章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的戴興盛老師 — 看見台灣的…前後矛盾

生態系統受到基本的生物物理條件限制,的確無法因應快速的經濟變化(例如黑鮪魚族群不可能無限的成長來滿足人類快速成長的需求),所以對很多人而言,人類的希望,只能放在具有無窮調適與創新能力的人類本身。這個論點與樂觀期待,尤其經常被企業界人士所提出,因為這是在經濟世界中,為應對經濟競爭壓力所每天在進行的事情。

但大家所不理解的是,在快速變遷的經濟世界中,人類社會組織面對環境問題的調適與創新能力,根本追不上快速的經濟成長率。舉例而言,儘管全球學術界與產業界投下無數心力,但是在無碳能源的開發上,百年以來從來就沒有出現大家衷心期盼的神奇發明,可以讓人類在享受經濟成長之餘,一舉擺脫惱人的氣候變遷問題。在環境治理議題上,人類組織的解決問題能力從來就是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之後,最清楚的例子就在最近的台灣:在清境與日月光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內政部與環保署是如何的前恭後倨與進退失據,而經濟部更是拿影響GDP的理由來公然為廠商說情了。彰化作為全國的米倉,部分地區中電鍍廢水亂排也是產官學界早就清楚的事情,但數十年來依然沒能解決。

並不是說人類社會全無調適、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這些進步速度本質上是緩慢的,在現代根本來不及解決快速的經濟成長率所引發的諸多問題。尤其在涉及到經濟利益糾葛、人類組織調整、消費習慣改變時,改革總是緩慢的。

結論是,我們都應開始學習,如何在一個低經濟成長率下,重新調整社會經濟結構,讓人類有時間調適、甚至衷心喜歡低成長的社會。是的,在低成長的社會中,我們會過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它必須割捨現在很多過份奢華(而傷害公共利益)的享受,但它也會因此帶來很多好處。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終究才是人類長久生存之道。如果我們看完「看見台灣」真的很感動,那麼實在就不應再抱怨「悶經濟」了,因為,如果我們繼續享受台灣過去的「輝煌經濟」,或早或晚,我們將完全看不到台灣。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alternativeseeker.blogspot.com on January 1, 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