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RBao阿寶
BOOKEEPER 四角庫
Sep 12, 2020

在開始紀錄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之前,我想先說說為什麼我會開始接觸印度哲學。

有追蹤我的文章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曾經患有憂鬱症,經歷過幾乎每天睡醒都想結束生命的一段日子。人生走著走著,中途遇到了一些事情(所謂的轉淚點)之後,我下了一個想要開始善待自己、專注於自己的人生之重大決定。

我開始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開始為自己設置一套每天都得進行的心理修煉行程(包括了每天早上的感恩練習)。而印度哲學則是我在自己的心理修煉旅程中,為正念訓練而加入的新範疇。

從熊仁謙的影片,開始認識印度哲學

我相信每個人所接觸的每一個人事物,或許你當下不會對其產生反應,但有一天會在你人生某個時間點得到觸發,並對你的生命產生影響。

幾年前,朋友把熊仁謙的YouTube影片發給我看。他的影片對當時正在經歷憂鬱症的我並沒有太大的觸動,反而是在後來我開始走上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才產生影響,從而讓我對印度哲學產生興趣。

接下來就來看看,作者熊仁謙教你如何用印度哲學來理性思考吧。

主場思維帶來的過度期待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一件即將要發生或是正在計畫的事感到期待。我們開始在腦子裡想像各種愉悅畫面,上演各種內心小劇場。然而,當真正去執行之後,卻發現事情跟一開始想像的不一樣。或是更糟,想像的事根本沒有發生。最後,你失望了。

造成我們的過度期待的,正是我們的主場思維

主場思維的典型用句是——「只要…(某動作),就會…(某結果)」。舉例來說,只要我出國留學,學成回國之後就會找到更高薪的工作。

如果我們用主場思維來思考要不要做某些舉動,我們的潛意識就會對那個舉動將會產生的結果抱有期待。這些期待可能是來自於我們周遭,那些我們所看到的別人的經歷。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我們看到其他人出國留學之後得到了高薪工作,所以我們期待自己出國留學後也會產生同樣的結果。

如果我們以主場思維來思考要不要出國留學,並抱有得到高薪工作的期待,而實際去做之後卻發現過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輕鬆,回國後也沒有順利找到更高薪的工作。那麼這個主場思維一開始所引發的期待,就會帶來失望,並改變了你對出國留學這個舉動的認知。

那麼要怎麼去破解主場思維,降低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期待,讓我們用更理性的思維邏輯去思考自己的行動呢?答案就是——審視主場思維

審視主場思維的典型用句是——「只要…(某動作),真的就會…(某結果)嗎?」。或是告訴自己:「只要…之後,不一定就會…」

審視主場思維並不是要你到最後因為想要的結果不一定會發生而什麼都不做,而是要你在知道你的舉動不一定會帶來想要的結果、審視此舉動的優缺點、並確認自己接受得到這些優缺點後,才理性地去執行,並坦然接受之後的結果。

在書中,作者也提供了更進一步的審視主場思維的方式。請你嘗試思考以下問題:

➀ 你原有的主場思維是什麼?
➁ 你想透過這樣的行動,解決什麼問題?
➂ 這個行動如果真的達成目標,你覺得會帶來哪些優點?又會有哪些缺點?
➃ 這些優點「絕對能夠」解決你現在的問題嗎?你可以接受那些缺點嗎?
➄ 那樣優點與缺點兼具的結果,跟你現在擁有的狀況相比,你比較想要哪一個?

對抗人類的悲觀天性,弱化「末日感」

人天性是悲觀的,我們總是在面對事情時產生一定程度的末日感。我們會下意識地去看一件事不好的那一面,認為事情不會改變/變好,我們做什麼都沒用。

人的大腦的感知能力一般都很窄很短。何謂「窄」和「短」呢?「窄」指的是在面對問題時,我們只看得到悲觀的部分,或至少會下意識先看到悲觀的部分;「短」指的是我們看不到它之後有沒有可能會變好。

我們往往會忽略一件事過去的進程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動,只關注當下不好的感受。那麼該怎麼弱化末日感呢?我們要升級大腦的感知能力和敏感度,讓認知維度更寬更長。

如何改變悲觀天性?

上面提到人習慣把注意力聚焦在負面的面向上。我們對一件事的「損失感」的感知能力遠比對「滿足感」來得敏感。換句話說,我們在得到一樣東西時會覺得理所當然(對「得」的感知能力較弱),但在失去某樣東西時感覺特別難過(對「失」的感知能力較強)。

其實,每一個事件都是中性的,沒有好也沒有壞。每一個事件的得失也是一體兩面的,有失亦有得,有得亦有失。若你聚集在「得」,那就是一件好事;若你聚焦在「失」,那便是一件壞事。

所以,我們得訓練自己,降低對「損失感」的敏感度,並提升對自己「擁有的東西」的關注度。下次,當有了一個新事件時,我們得同時意識到此事件所產生的「得」,也意識到其所產生的「失」。

而提高敏感度的認知訓練除了比較複雜的禪修之外,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寫日記。經由寫日記來回憶並審視自己對某一個事件的思考邏輯。在對個人得失有著較為客觀的認知之後,就要檢視我們經由自己的選擇,一路走來有了多少改變。

當我們跟過去相比,觀察自己多得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這個意識過程,可以改善我們認知過窄、過短的問題,自然會開始變得樂觀。

跟別人比較,是片面的;跟自己比較,才是立體的。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因為你會只看見別人擁有的(或是別人刻意讓你看見的),忽略了他們所失去的,也忽略了你自己所擁有的。反之,要跟過去的自己比較,這一路走來得了什麼,失了什麼?然後聚焦在「得」,並對擁有的東西抱持感恩的態度。

印度哲學中的「追求如實」

印度哲學注重「如實」,就像上面提過的,印度哲學鼓勵人們去意識事物本為中性,所以必然有得有失。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現在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經由自己一系列的「取捨」,所構成的「得失」。

這個意識過程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不同,多了些得,也多了些失,所以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同理,未來我們也會變得跟現在不同,多了些得,也多了些失,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

「一因論」VS 「多因論」

人的天性除了悲觀之外,還很愛說故事。

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會為這件事加以陳述(說故事),然後用單一原因的「因為…所以…」來思考。我們會把那個「因為」跟自己連起來,而這種解讀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例如,對自己有自信的人會覺得自己把問題處理得不錯;而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會覺得出問題是因為自己的錯)。

這就是所謂的「一因論」,認為事情的發生都是因為一個「單一」原因造成的。「一因論」最常出現的用句是——「他這樣對我/他說這樣的話,一定是因為…」。例如:國家經濟下滑,一定是因為外勞過多的問題。

用「一因論」思考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一件事情的發生,絕對不會只有單一原因,更不只是因為「我們」自己,而是同時還有其他誘因介入。舉例來說,今天你的同事跟你說話的語氣不好。如果用「一因論」來思考,你會認為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或之前說了什麼話讓他不高興。

「一因論」最大的問題就是,它讓我們止步於單一原因,以為只要予以排除,就能解決全部問題,但行動後才發現,重點根本不在這裡。回到上面的例子,若我們認為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導致同事不高興,而去跟同事釐清道歉,才發現他其實是因為有其他煩惱纏身才語氣不好。

印度哲學的「多因論」

印度哲學則鼓勵我們用「多因論」來思考。我們要意識到一件事情的發生,必定出自多個原因,至少是內憂外患(內心的煩惱和環境的因素)這兩層因素造成的。

我們可以練習這樣思考:

其他人對我產生的行為和反應,大部分都與自己無關,並非「因為我…所以他…」;他的行為與反應,反而是跟他自身的生命經歷、過去的經驗有關。

再回到上面的例子,同事說話語氣不好,可能真的不關我們的事,而是因為他今天經歷了糟糕的一天、錯過公車遲到、被老闆罵、下雨天沒帶傘淋濕了等等諸多原因組成,才讓他對你說話語氣不佳。再回到上面提過的國家經濟例子,國家經濟下滑,不單單是因為外勞過多的問題,其實還有其他環境與人為因素(比如病毒蔓延,豪雨成災)所造成的。但我們太習慣歸咎於一個單一原因。

重點並不在於用多因論的觀點思考就能解決問題,而是當我們對一因論的角度持有偏執態度時,就會容易依據單一原因去付諸行動解決,得到了偏差錯誤的結果。

換個思維模式,僅僅是「有沒有可能,還有別的原因」這樣的思維習慣,就能讓我們與緊繃、激情、衝動的一因論告別,轉為慢慢思考、全面並更接近真相的思考模式。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作者: 熊仁謙
出版社:究竟

--

--

RBao阿寶
BOOKEEPER 四角庫

只是一個喜歡看書、寫字的設計創業家和活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