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➀》:第四章 //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RBao阿寶
BOOKEEPER 四角庫
8 min readAug 8, 2020

這一章主要講解了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社會意識」,如何用鼓勵的方式建立讓別人提起勇氣面對課題,以及如何找到自我價值。

什麼是「社會意識」?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是「社會意識」。「社會意識」的英文是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對社會的關注」。

社會最小的單位是兩個人。換言之,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形成社會並產生共同體。要理解阿德勒所說的「社會意識」,首先要以「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己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

▌做不到課題分離的人,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

為什麼說那些無法做到「課題分離」的人,或非常在意別人眼光/認同的人,同時也是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別人注意我到什麼程度、給我什麼樣的評價?滿足我到什麼地步……這些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看起來好像很在乎別人,事實上眼中只有自己。他們不關心別人,只關心「我」。

因為你希望給別人好的觀感、好的印象,才會在意他們的眼光。那樣的做法並不是對別人的關注,只是對自己的執著罷了。完全至在乎「別人是如何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

你或許會說,「我」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這個認知並沒有錯,可是這個「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一方面是人生的主角,同時也是社會共同體的一分子,是整體的一部分。

只關心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人來說,其他人不過是「為我做些什麼的人」,幾乎認定大家都必須為「我」而轉動,應該優先考量「我」的想法。

而當期望無法滿足時,他們會大失所望、覺得受到了嚴重的侮辱、變得忿忿不平;他們會想:「那個人什麼也沒為我做。」「那個人辜負了我的期待。」「那個人不再是我的夥伴,是敵人。」等等。抱著「世界以我為中心」這種信念的人,通常用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夥伴」。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自己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

阿德勒心理學把經營人際關係視為「人生任務」。而我們應該正面迎接「人生任務」,不逃避愛、工作和交友這些人際關係任務,自己主動向前。如果你自認為是「世界的中心」,一定從來沒想過要積極參與共同體吧?因為你會認為其他人都必須「要為我做寫什麼」,根本不必自己採取行動。

然而,你和我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必須主動站起來,向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的概念。

▌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

讓我們來用一句話簡單整理阿德勒對人際關係的概念。首先,人際關係的入口是「課題分離」,終點是「社會意識」。然後,社會意識是「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有自己安身的地方」。

我們都屬於地球,還有宇宙這個共同體。人類絕對無法、也不可能脫離共同體,變成獨自一人。

請你記住一個行動原則: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困難、找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如果彼此的關係只因為你唱反調就崩壞的話,這種關係根本打從一開始就不必建立,就算主動拋棄也無所謂。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是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提倡「橫向關係」,不能責罵也不能稱讚 ▌

課題分離要怎麼和良好關係銜接?該怎麼做才能導入一種相互協調、合作的關係?在這裡,要提出的是「橫向關係」的概念。

以親子關係為例,一般在教養孩子或培育下屬時,都會採用兩種訓練方式。一種是責備,一種是稱讚。但以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來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

為什麼這麼說呢?

稱讚這種行為含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這是一種縱向關係(上下關係)的象徵。當我們在稱讚別人的時候,目的在於「操控能力比自己還差的對象」,其中並沒有感謝或尊重的意思。我們稱讚或責備對方,不過就是「要給糖,還是抽鞭子」的差異而已,背後的目的都是操控。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就某種意義上來說,者也可以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理。

平等是橫向的。其實所謂的「自卑感」,就是從縱向關係所產生的意識。如果可以用「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方式對待所有人,建立橫向關係的話,自卑情節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鼓勵」的方式 ▌

之前提到「介入他人課題」。那麼人為什麼會介入呢?其實這背後也有著縱向關係。因為以縱向關係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就介入了。藉由介入他人課題,將對方導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認定對方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

那麼,如果眼前有個人正在受苦,我們不可能完全不管他吧?難道連「出手相助」也是種介入嗎?當然不能棄之不顧,但必須提供非介入式的援助。

「介入」和「援助」的區別是什麼?

比如說,小孩用功讀書,這是他自己應該要解決的課題,不是父母或老師可以代替他去做的。所以「介入」就是踩進別人的課題中,指示對方要「用功讀書」或「去考某一所大學」等等。

而「援助」是在課題分離和橫向關係的大前提下,了解到「讀書這件事是孩子的課題」,並且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具體來說,不是以下達命令的方式要他讀書。而是讓他有自信「可以把書讀好」,推動他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對課題。

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方式,在阿德勒心理學裡稱為「鼓勵」。人在面臨課題時猶豫不前,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問題不在於有能力與否,純粹是「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找回失去的勇氣。

人會因為得到稱讚而形成「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如果你得到稱讚會覺得開心的話,就等於遵從縱向關係,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因為稱讚這件事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當獲得別人的稱讚成為你的目的時,最終你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就是迎合別人的價值觀。

所以,首先得要做到課題分離,然後接納彼此的差異、建立對等的橫向關係。「鼓勵」就是下一個步驟。

▌為了讓自己感覺有價值 ▌

如果對象不是孩子,而是關係對等的夥伴,幫你做了一些事,我們會對他說「謝謝」,或者用「真高興」來坦率表達喜悅的心情,或說「多虧有你幫忙」之類的話。這就是以橫向關係為基礎的鼓勵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他人的字眼都是來自縱向關係。如果構築在橫向關係,所說的應該是更坦誠的感謝、敬意或喜悅。

獲得稱讚,是由別人那裡得到「好的」評價,所以是用別人的標準決定該行為的「好」或「壞」。如果想獲得稱讚,就必須合乎他人的標準。、、侷限自己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謝謝」並不是評價,只是單純表達感謝的詞彙。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以阿德勒的見解來說,「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而自卑感是主觀的價值問題,也就是覺得自己「有價值」或「沒有價值」。如果覺得「自己有價值」,應該就能坦然接受自我、擁有面對人生任務的勇氣。

要怎麼做才能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呢?

其實很簡單。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可以對共同體,也就是對別人有所助益,覺得「我對某人是有用處的」。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由此,我們才能實際感受自己的價值。

對別人表示關心、建立橫向關係、用鼓勵的方式,這些全都和「我對某人是有用處的」這種實質感受相關。不斷重複後,最後會和你生存的勇氣相連在一起。

▌只要存在,就有價值 ▌

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光憑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

舉例來說:病危的母親,即使在行為上沒有辦法做什麼,但光是活著這一點,就足以成為你或家人心靈上的支柱,有所用處了。

假設你有了性命之危,好不容易才保住了一條命,相信身邊的人也會對「你依然還存在」感到無比開心吧。他們不會要求你必須有什麼直接的行為表現,而只要你沒事、還活得好好的,就覺得很慶幸了。所以對於自己,不要以「行為」的層級來考慮,要先以「存在」的層級去接納。

當我們在看別人時,往往會擅自以「自己想像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對方,然後再用減法給予評價。從理想中的100%模範生開始不斷扣分,正是不折不扣的「評價」觀點。

▌建立橫向關係,改變生活型態 ▌

只要你和任何一個人建立了縱向關係,不知不覺間,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會採用「縱向」的方式。即使不是上司和下屬的關係,也會像是「Ad 額等級比我高一點,B就比我低一點」「如果是A的意見就順從,但B的話可以不聽」「和C所做的約定,就算毀約也無所謂」這樣的關係。

換句話說,如果至少可以和一個人建立橫向關係,而且是真正對等的關係,那將會是生活型態的大轉變。同時以此為起點,所有人際關係應該也都會變成橫向的。

--

--

RBao阿寶
BOOKEEPER 四角庫

只是一個喜歡看書、寫字的設計創業家和活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