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不「小」

Suie Lo
Breathing Humming
Published in
Apr 1, 2018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居住,儘管物理上與他人經常只有擦肩的距離,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卻可能比鄉郊小村只有幾十人的小鎮更強烈。也許我們習慣了這一種名叫寂寞和孤獨的感覺,以為這是必不可缺的生存之道。如果換一個「科學」或「實際」一點的說法告訴大家:寂寞可以讓英國每年損失320億歐元。這樣足夠我們正視寂寞的殺傷力了嗎?

Photo by Jordan Merrick on Unsplash

今期《科學人》雜誌刊出羅素 (Francine Russo) 撰寫的「寂寞有毒」,用心理學角度分析寂寞與生理疾病的關聯,例如抑鬱症、認知衰退及心血管病等。其中指出研究員尤其重視兒童和青少年、年長者,年長者的寂寞感隨年歲增加而正線上升,當中可能與喪偶或健康惡化等有關,但透過認知行為治療 (CBT,一種談話性治療) 可以有效改善其狀況。但是兒童及青少年的狀況便不易解決。

孩童和青少是是另一個研究寂寞的重點對象,主因是寂寞造成的效應可能持續影響人的一生,而研究指出寂寞的孩童進入青春期後有抑鬱狀況機率較高。我看到這部份時,不自覺地想起早陣兒學童自殺常常出現在新聞報導。美國杜克大學發展心理學家艾許 (Steven R. Asher) 指出兒童及青少年感到寂寞有兩種類型,其一是欠缺社交技巧,例如不懂得主動進行社交接觸、無法成為值得信賴的夥伴及化解社交衝突。如果屬於技巧欠缺算是容易處理,透過學習和演練,大部份孩子在掌握社交技巧後便能脫離寂寞的陰霾。

可是如果是第二種類對周遭社交環境及個人人際關係抱負面看法,那問題便複雜多了。他們容易認為被接納是偶然發生的單一事件,而並非對方喜歡自己,但相反被排擠時卻又敏感地覺得被遺棄和難過。這一種逃避承認被接受、放大被排斥的認知,讓他們被寂寞的繩索愈拉愈緊

兒童或青少年的寂寞在許多兒童或少年文學裡都是常見的主題,成人世界急速多變,常常忽略及輕看兒童及青少年的看法、煩惱導致他們感到孤立。日本著名榮格學派心理顧問河合隼雄的《小孩的宇宙》,從兒童文學和他的臨床個案分享他所觀察到的小孩的世界,那些可能微不足道的事情或突如其來的刺烈反應都需要成人耐性觀察與追溯。

《小孩的宇宙:從經典童話解讀小孩的內心世界(新版)》河合隼雄著

我們都以為孩子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長,儘管不算富有,父母及家人給予的關心和愛應該不會使孩子感到被孤立。然而河合隼雄指出,許多孩子都曾認為自己不是這個家的小孩、或是被憎恨的一個,而產生離家出走的念頭,這與父母是否疼愛孩子沒有直接關係,就像上文提及孩子會放大被排斥的認知一樣。

但成人耐心不一定立時或很快獲得回報,要打開孩子的需要不同長度的等待,因為孩子們的成長必須經歷「進入隧道」和「結蛹時期」,我們只要持續的傾聽與導引、守在隧道的出口,終有一天孩子們會蛻變沿著光走出隧道,成為對自我與他人擁有信心的個體。

Photo by Florian Pérennès on Unsplash

***

參考:

羅素 Francine Russo,「寂寞有毒」。《科學人》193期 -

河合隼雄,2011年。《小孩的宇宙:從經典童話解讀小孩的內心世界(新版)》,台北:親子天下。

**

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不錯,歡迎多拍手!

--

--

Suie Lo
Breathing Humming

南半球生活 Life in Southern Hemisphere | 廣東話兒童聲音節目 Cantonese Podcast for Kids | 藝術 Art | 兒童文學 Children Literature | 故事 Story | 口述影像員 Audio Descri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