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經營] — 通往更好生活的必修課(八)

適應、存活、變得更好

Bryan Yang
A multi hyphen life
Apr 28, 2019

--

前情提要

上一次談到了要幫計畫做好檢傷分類,才能依據不同的計畫類型來決定應對方式。除了可以依照影響力來分之外,也需要依照計畫的明確程度來做區分,才能選擇適當的管理方式。我們這堂課程之所以叫做職涯「經營」,而不是職涯「規劃」,正因為我們更重視「經營」,也就是運維管理層面的議題。

何謂明確程度?

明確程度指的是你在計劃初期的時候,對於計畫的掌握程度。可以從專案範圍、花費、時間這三個面向來看。

舉例來說:大學聯考、或任何一個考試都差不多,一定有個考試日期,我們可以很簡單衡量從現在到考試之間有多少準備時間;而考試範圍通常是固定的,聯考就是固定那幾科、觀念就是從高一到高三教的內容,即便是多益這樣的語言檢定,也是有固定的題型以及常用字;考試要用到的成本也是很好估算,考試費多少錢、要補習的話要多少錢。

相反的,像是創業、或是開發新事業就是明確程度較低的計畫。首先我們很難知道服務哪時候可以正式上線;在創業初期也很難確認計畫涵蓋的範圍,可能只是有個初步的主題或客戶類型而已,但是要準備哪些東西、開發怎樣的功能,都不是很確定;花費更是難估算,當然時間趕的話,花費一定要高一點,但是也很難保證出來的品質就一定比較好。在軟體開發業界甚至有句話:做專案就像生孩子,就算找來十個媽媽,還是要懷胎十月。

我們就以「考試」和「開發新專案」這兩種極端的例子來介紹兩種專案管理方式,以及實務上混合運用的例子。

任務分割法

對於明確程度高的計畫或專案,我們可以使用任務分割法,將大計畫切割成小計畫,依時間設定檢查點,來確保自己能正確執行計畫。

就像騎車一樣,我們知道終點在那,也知道距離多遠,就可以根據體力以及目標來設定配速,並且在檢查點確認通過時的時間,來了解自己有沒有辦法達標。

以考試來說,如果離指考還有六個月,我就會將時間分成3–2–1的方式。前三個月先把所有科目看完一輪,然後考一次模擬考。因為已經看過一輪了,第二次再看應該就會比較快,所以這次花兩個月唸完一輪,再考一次模擬考看看成績有沒有進步。最後一個月就快速看完一輪不熟的地方,再透過大量寫模擬考卷來培養實戰。

由於計畫內容很清晰明確,這時候我們只要專注在自己的達成狀況以及其他會影響進度的外在因素(像是談戀愛或跟朋友出去玩)。

敏捷式管理

很多很會念書的同學出社會之後,變得不太會工作,或是覺得工作很疲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工作內容的不確定性比起學生時代真的高出太多。很多工作只有死線,但是要做到怎樣程度老闆才滿意、甚至要怎麼做都不太清楚。這種情況如果還在用學生時代擅長的任務切割法來做事,下場往往就不是很好。

如上圖一樣,當你在嘗試騎車上山時,永遠只看得見現在這個點,到最近這個山頭的路要怎麼走;當你過了這個山頭就會發現還有另外一個山頭,或是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挑戰。最怕的不是挑戰,怕的是翻過重重挑戰後,發現原本想要的黃金居然是一坨屎,根本努力錯了方向,找錯了目標。

工作上很多事情,特別是在新創產業或是新計畫,變動速度特別快。所謂計畫常常趕不上變化,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單純加快自己做事速度,而是要培養「快速適應」的能力。

「適應」從地球有生命以來到現在一直都是個重要議題,所謂適者生存,能夠適應環境的人就會留下。在生物上的適應力是來自於繁殖速度以及基因突變。用在專案管理上就是要講求快速的迭代和改變。

敏捷式管理透過小規模的試驗、定期檢視成果、從而根據每次的結果快速調整作法。讓工作產出能更貼近市場/主管/老闆需求,從過程中也能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從而調整改善做法,來取得更好的結果。

比起一次規劃半年以上的進度,敏捷式的做法會是類似這樣:

  1. 以兩個禮拜為一個檢視週期,我們稱之為一個sprint(衝刺)
  2. 在第一天時先規劃這一個 sprint 要做的事項,並且依照價值高低排序
  3. 執行時每天思考昨天做了什麼、當天要做什麼、有沒有遇到困難。
  4. 週期結束前,回顧這個sprint做的成果
  5. 反省在這個 sprint 中有什麼地方做的好、做得不好、可以改善的。
  6. 進入下一個 sprint

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

  1. 敏捷法沒有明顯的任務結束時間,一次規劃的進度也比較少,但是每個週期可以看作是比較小型的任務切割。
  2. 敏捷強調週期結束後的反省,並帶著反省後的改善進入下一個週期;雖然任務切割法當任務做完後就不太會反省(畢竟也不見得會再遇到相同任務了),但是每次結束後的覆盤還是有助於未來在規劃其他專案的時候。

從以上說明和比較,可以知道這兩種方法並非完全互斥,而是得視情況使用,甚至混合使用。面對未知的情況時,最好的作法就是就是將其切成小部分,透過分割法安排已知事項;同時透過敏捷法來嘗試、釐清未知的部分。

作業:

每次課程最後,都會給大家一項馬上就可以做的作業,別忘了:行動永遠比思考更重要。如果你想進一步聊聊,歡迎把答案寄給我。

想想你目前的計畫,有什麼計畫適合分割法?有什麼計畫適合敏捷法?記得,不論分割或敏捷,事後的覆盤、檢討都非常重要。

下一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追蹤、分享、留言、拍手。
一個小祕技:按著拍手不放會連續拍手!
您的支持是讓我們走下去的唯一動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追蹤訂閱分享按讚 SOCIO 的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ocio.official/
我們會定期舉辦分享活動或職涯經營工作坊,一起追求更好得職業人生。

--

--

Bryan Yang
A multi hyphen life

Data Engineer, Data Producer Manager, Data Solution Archi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