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運動迷向你轉播心得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Published in
Aug 15, 2021

我不擅長任何運動,打籃球長得太矮、打桌球眼睛動得不夠快、打羽球力氣太小不能殺球、打排球討厭手痛、打高爾夫球沒有財力、游泳又實在懶得結束後洗澡……。不擅長運動,連運動賽事都不特別喜愛,但是對於當一日運動迷,得心應手。

第一次發現自己這種平庸的才能,是在2018年的世足,愚昧的我只知道要踢進網,還對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兩隊都只有一兩分大吃一驚,不過依然跟媽媽緊張兮兮看到最後,然後替法國隊歡呼,明明也算不上是支持者。一日球迷或運動迷這種事也不是什麼滔天大罪,公開運動賽事本來就是一種讓全世界共同參與的慶典,於是這次奧運,當然又是個好機會來磨練我一日運動迷的技能。

不過在投入賽事轉播、各種評論、選手表現等等之外,不得不說這一次奧運實在讓人五味雜陳,像是《阿基拉》的預言成真(苦笑)、可怕巧合預言成真的原因(憤怒咒罵某個國家)、奧運會不會使那個原因更肆虐(擔憂頭痛)。

真的開始追轉播賽事要等到奧運都開始了一個禮拜,新聞播到一半突然插入柔道金牌賽,就是在台灣跟日本紅到半邊天那場,看都看不懂,連一點得分的規則都沒抓到,倒是熊熊燃起我的臨時運動迷魂,雖然除了羽球其他都是電視上播了才想說那來看看(這樣就知道我有多臨時運動迷了吧)。越追賽事越多收穫,熱血都沸騰了是一個,人體之美是另一個,所謂心智堅強雖然老掉牙,但也不能否認是一個,而更多的還有一種連結與認同感……聽來依舊頗有老調重彈之感。

文青聖經之一的《刺蝟的優雅》其中一個主軸就是世界動態日記,天才少女在看足球賽(!)時觀察到人體的動態之美,於是決定著手寫世界呈現給她的動作之美,也許是個活在無意義世界的理由。世界動態日記深刻影響我,從很久以前開始斷斷續續寫著動態日記,或多或少也養成了觀察動作之美的習慣,在運動賽事中我想大概有73%~82%的可看性是運動員的身體表現,簡直就是人體動作美妙的寶庫。

看男子單人跳水比賽(Tom Daley銅牌那一場――到底多愛他??)不禁對短短幾秒內可能助跑可能倒立的預備姿勢,然後跳躍、空中旋轉、落水的一切讚嘆不已,Daley的助跑有種芭蕾的韻味,身段柔軟,彈跳優雅,其他選手全然不及,可惜這一段大概不算分;中國的金牌選手在跳台和水之中旋轉了四圈,輕巧而且俐落,進入水中當然稱不上毫無激起一點水花,但是小小的漣漪還是讓人覺得,嘖怎麼可能。還有澳洲的選手,身體是一回事,但是那頭甩動的飛舞金髮也太吸睛。重點錯誤。(你想知道更錯誤的重點嗎?烏克蘭選手的泳褲很好看。)

運動的人體當然美麗,不過我想運動的精神也可以稱為美麗。運動家的精神,一種氣度;無論領先落後失誤還是遠遠把對手拋在後頭,大概稱為堅持;而光是對戰,就是心智的挑戰,那種敢於冒險的態度就連旁觀者都快速成長。

我記得在看戴資穎金牌戰那場比賽,好幾次呼吸都快停止了,太想贏太緊張太緊繃,老是有種真希望我是在看重播的錯誤想像,或者天啊乾脆不要看了的內心哀號,這樣至少我不用忐忑於結果,但想想,我好像不應該這麼害怕輸或贏(更何況根本不是我自己――那如果面對的是我自己呢?)而且也不該逃避、不願意接受可能的失敗。當然與金牌失之交臂很是可惜,但後來每次想到我們竟然在羽球項目有銀牌之位,依然覺得很不可思議,銀牌耶。

我不小心就喜歡上那種看恐怖片時想像等一下會出現什麼、會怎麼發展、會不會被鬼抓走的焦慮感。

不過最最最棒的收穫我會說是認同感,尤其在我們這個複雜又分裂、很多斷層、太多聲音、傾向輕視自己的國家,因為有共同的對手還有共同支持的選手,我們難得的幾乎站在同一個地方,再不然,至少也是接近的地方,同一條線的前後兩三公尺(社交距離)。看著破紀錄的獎牌數,我在線的這一邊不斷拭淚,然後在每則奧運台灣選手獲獎牌的Twitter發文下面留一堆國旗emoji。

除了廣大如國族的認同,我跟家人也因為一起追賽事,多少加深了連結(bonding),警戒以來因為說話對象只有彼此,走投無路開始聊平常不會聊的話題、說通常只會對朋友說的廢話,但是一起看奧運卻有種截然不同的緊密感……例如對烏克蘭跳水選手之泳褲的共同喜愛。

必須承認,在奧運舉辦之前實在是看衰這個冒險決定,全世界大概都是,覺得奧委會一意孤行不能好好考慮現在的狀況嗎,覺得小池百合子好辛苦壓力好大裡外不是人(東京知事累到病倒,而且我實在希望不會有人說什麼,啊她是女生難怪病倒,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然後讓日本女性在政治參與上又被迫退後好幾步)覺得跟病毒實在不能鬧著玩啊,然而光是看了一下開幕就隱隱感到我們確實需要這個活動,一方面是轉移注意力、一方面是振奮低迷的人心――而且是全世界全人類層級的那種極度低迷。

現在說什麼人定勝天總能找到方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好像言之過早,畢竟東京都圈乃至全世界的後奧運疫情截至目前還沒有定論,可是換個角度想,人類的確聰明而且柔軟,有辦法在夾縫中找到與困難與病毒與無奈共處的方式。戴口罩也是可以習慣的、沒有觀眾還是可以慷慨激昂、延後一年對某些選手不完全是壞事,等等、等等。

最後總結,2020/21東京奧運,我的收穫是:對台灣的認同感,人類的韌性,還有可愛Tom Daley高超的編織技巧天啊!

--

--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Writing down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手寫意識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