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註定四十五歲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Published in
Jun 23, 2021

雖然活在世界上二十幾年,但我到底幾歲?

某天聽一個節目,主持人問來賓「對你來說最完美的年紀是幾歲?」有點像在問,你覺得你在二十八歲達到顛峰嗎?你的心智永遠如十八歲嗎?你在三十五歲與自己達到和解嗎?之類的。作家來賓說他在滿四十二後突然覺得,喔!自己處在最舒服的狀態,外在世界也變得容易而且合理,那之後他就一直是四十二歲;其中一位主持人說她比自己的年紀還老得快,她的完美生活大概是七十幾歲奶奶的那種,另一位主持人說——因為太讓我莞爾,我決定過度節錄——她滿意現在(五十出頭)雖然2020不是什麼好選擇,但現在的年紀她更安於自己的腦袋,回想二三十歲的年代,她覺得感謝某處有守護天使在幫她(嘲諷意味)也覺得just no thanks⋯⋯雖然有令人興奮的時刻,但不是快樂的年紀,不是會願意再活一次的年紀。

生理反應騙不了自己,睜大的眼睛和張大的耳朵,都說明我也這樣覺得、我就是這樣覺得,而我根本還沒活到四十幾五十幾歲。不過認真想想,早在聽到這一段之前,我就總是覺得我比真正的年齡還要老(諷刺的是我長得比我真正的年齡還要年輕⋯⋯許多?)至少我總是希望可以累積歷練、變得成熟、變得有智慧,因此能夠寫出讓人信服的文章,能夠因為見識過大風大浪和人生荒謬而少害怕一點,能夠安安靜靜地過生活,不用因為同儕壓力而覺得自己需要去狂歡或者喝很多酒,不必對自己老是不懂流行用語感到格格不入。

會覺得自己大概四五十歲的另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我對八零年代有不可理喻的嚮往,多希望自己是出生於那時,服裝、音樂、電影、社會風氣,那種逐漸成熟的自由讓人又享受又敢於反叛。我說的是歐美文化八零年代,在民國七十幾年,台灣恐怕才剛從惡夢中被叫醒?雖然完美年紀和希望自己出生的年代是完全不同的議題,在我身上某種程度的重疊了。

也許我可以現在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四十五歲的睿智成熟女強人,所以說,年紀真的重要嗎?我們因為對年齡的執著和懷抱的期待甚至抱持的偏見,讓我們放錯多少重點、做過多少錯誤判斷?當時十六歲的Greta Thunberg被輕視、抨擊、酸言酸語;超過三十六歲的女性生理上也罷,在社會的心理上也被認為不再適任母親;更別說個人愛情生活,幾歲時要跟幾歲的人相愛、發展關係、停止相愛,都不需要被他人指指點點多說什麼。如果你年輕,你的成就老是被打折,如果你不再年輕,你的平庸就會被放大檢視。社會拒絕提供協助或至少鼓勵那些嘗試打破對特定年齡既定印象的人們,卻又不斷吹捧年紀輕輕做大事的企業家,或者垂垂老矣但行為青春無敵的健壯老人。選擇不被年紀限制超凡勇敢,但是需要強大心智,大多數人恐怕沒有,我也不認為現在的我有。

四十五歲的我會有嗎?等到我終於熬過徬徨無助的二十幾歲,和從大多數人描述的逐漸找到方向的三十幾歲,我就能夠迎接優雅站得直挺挺的四十幾歲嗎?或者應該說,無論二十、三十、四十還是什麼,最重要的不是數字,而是抽象所不能見、曖昧模糊無法計算之心智或思想。還有應該說,隨便命中註定幾歲,如果我努力生活,就更可能成為我期待的模樣,若我苟活如爛泥,恐怕活了一百年還是沒有長進,關鍵非無謂的年齡計算。所以應該說,如果我們從年齡數字解放大約五成七(畢竟不太可能完全不管年紀,生理上的衰老是事實)無論自己或者世界都會更有彈性、充滿更多可能性。

要是你實際年紀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你的完美年紀,請記得最美好的自己(不敢相信我寫出這種話)至於我,還有其他距離完美年紀還有好久好久的人們,也許就帶著一些期待跟戴著口罩努力生活。

p.s. 上文提到的節目是我愛的podcast: Fortunately…with Fi and Jane, episode 189. Born at 42, with Richard Osman

--

--

CHEERYOUGO
bycheeryougo

Writing down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手寫意識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