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風潮後的反思:大眾會關注的科學是否只能跟實用性有關?

關於太空的一切很容易成為群眾熱議的話題,但除此之外的科學主題,好像就只剩下實用性能引人注目了…

林宇軒
聽語軒.聽宇軒
5 min readApr 14, 2019

--

這張圖是人類首次觀察到黑洞的影像,來源/維基百科。

這個星期三(4/10)台灣時間晚上9點,中研院和其他幾個研究機構共同連線,公佈了人類史上第一次觀測到的黑洞影像。這次的觀測影像集結了許多國家的資源,以及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共同觀測黑洞所輻射出來的電磁波,最後再分析整合出來的畫面。

「人類第一次觀測到黑洞」是多麽令人興奮啊!以前我們在書本、電影裡面看到的黑洞照片,其實都是根據天文物理學家模擬出來的結果去處理而得,比如說電影《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的黑洞就是這樣。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坐在電影院裡面看著黑洞的吸積盤緩慢地移動,心裡只覺得「哇靠好壯觀!」, breathtaking 這個字應該就是用在這個時刻吧!

電影星際效應裡面的黑洞,來源/Interstellar Wiki

這個星期,臉書上、新聞上充斥著各式各樣關於黑洞的討論,持續了好幾天,「果然還是黑洞厲害啊」我不禁這樣想。做科學傳播有一段時間了,很少有機會能看到一個科學議題可以這麼廣泛的被討論、被關注。

先不論中研院的記者會上那些官樣的致詞,以及解釋到底有多少人可以聽懂XD(個人認 NSF 記者會比較聚焦在科學議題比較適合、也較好懂),光是能夠吸引到這麼強大的關注力道,真的很少見,前一次比較有印象、有大規模關注的,可能是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吧(笑)。

推薦閱讀:研之有物寫的這篇很好懂,裡面介紹的教授有參與這次黑洞觀測的計畫~

我不禁好奇,就連黑洞這麼難懂的主題,大家都還很有興趣要了解,那為什麼一般的科學主題,卻很少有人關注?這之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我想起三月底參加泛科學主辦的泛知識節,聽到臺灣吧實驗科學吧製作人梁晏慈的分享。她說她注意到國外做科學主題的YouTuber很多人主題走是「鷹派獵奇風」,以好奇心為號召,只要覺得什麼東西很有趣,就想要試試看;相對的,台灣科學相關的YouTube主題就幾乎都是以「實用性」為主(個人覺得臺灣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是:不實用的話就不想去了解)。

但她想要滿足自己個人的私心(?),想要向國外那些YouTuber一樣,傳達一種「科學是有趣的」的態度,不想一再的只是探索科學的實用性。

經她這麼一說,我才注意到,現在我在構思主題、內容和架構的時候,都常常預設台灣的讀者基本上只對「跟生活有關」的事物會有興趣(但事實也是如此,這種類型才會比較多人看),就算是比較沒有實用性的主題,還是都想辦法連結到生活中的應用,或對生活的影響等面相,如果找不到連結就可能會被我跳過,不然沒有人看啊,研究、寫作或製作成本實在不小。

但回想我們還在大學的時候,學的科學、做的研究,那些都是實用性不太明確,但真的很有趣的研究主題啊!

那種享受思考、探索有趣主題的滿足感,的確是很多我們這種喜愛科學的人,之所以愛上科學的理由。

我想這也是許多做科學傳播的人的動機之一吧,就是想要讓更多人可以懂那份探索後單純的滿足感。

這麼說起來,黑洞的議題好像也有點像是這樣,大家對於個主題出於純粹的好奇而關注,可能是一種對於身處的世界的好奇,也可能是對於外太空未知事物的好奇,才造成了這樣的大旋風。

所以大眾其實還是會關注有趣的、令人好奇的科學主題,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大眾對什麼東西會有興趣呢?又該怎麼樣激起大家的好奇心呢?

我想,這也許就是我們做科學傳播的人(可能還有廣義的教育工作者們),需要繼續努力去探索的地方了吧!

P.S. 純粹從好奇心的角度出發的知識內容,我很推啾啾鞋的「超邊緣冷知識系列」。

謝謝你讀到了最後,拍手是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也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因此想邀請你點擊下面拍手的圖示,告訴我你的想法:
「1個」拍手:我讀完了,到此一遊。
「2–5個」拍手:單純喜歡這篇文章。
「6–10個」拍手:喜歡「討論科學議題」的文章。
「11個以上」:覺得「討論科學傳播」的文章很棒!
越喜歡可以拍越多,讓我知道大家是否喜歡這類型的文章~

--

--

林宇軒
聽語軒.聽宇軒

努力在科學傳播的領域打滾,正在練習如何說好故事。歡迎來到我的實驗場地,這裡記錄著我的閱讀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