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我在 CakeResume 的創業精神

寫於創業 8 週年後

Trantor Liu
Cake 台灣
17 min readMay 14, 2024

--

六年前 — — 也是我創業大約兩年後— — 我寫下了這篇《如何透過最小可行產品(MVP)測試創業想法》。這篇文章當時在 Medium 上獲得許多迴響,也獲得許多媒體轉載和企業內部的轉發。

在寫這篇文章時,CakeResume 團隊規模應該只有 2~3 人。如今 CakeResume 已經是個百人的公司;不管是在團隊規模、產品複雜度、對法規和品牌的嚴謹度都是今非昔比。我仍維持敏捷的行事風格,並且也持續以 MVP 的精神在經營公司;努力透過各種方法建立一個完善的舞台,讓所有同事也能用同樣的精神和方式為公司帶來貢獻。

近期我和 COO Weicheng 以及 CakeResume 全團隊一起完成了 CakeResume Values。當中的第一項— — 也是最集大成的一項— — 是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這跟 MVP 是同樣的概念;兩者都強調快速行動與實驗精神,但如果說 MVP 是一種產品迭代策略,那麼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就是一個企業或者個人追求成長的方法論和價值觀。

本文的目的在於透過分享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的精神與做法,提供企業和個人參考,幫助跳脫日常的制度、資源、以及思維上的限制,進而達到更顯著的成長。此外,後半段也分享一些管理和協作的技巧,幫助企業打造一個富有創業精神、不斷追求成長的環境。

一、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1–1.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is a method of problem-solving that involves breaking down complex issues into their most basic and fundamental parts. Originating from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revitalized by modern thinkers like Elon Musk, it asks us to discard inherited assumptions and conventions.

Forbes

賈伯斯曾說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they’ve seen it.”;Sony 創辦人盛田昭夫也說過「市場不是調查出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

真正偉大的價值源自於不斷的思索、探究事物的本質、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唯有跳脫框架,才能創造真正的價值。

根據我八年來的創業的經驗,在這段過程當中最有價值的點子,也都是透過不斷思考、從網路世界中搜尋靈感而得來的。有了一個點子後,才會進一步透過使用者訪談去進一步瞭解使用者痛點、發想細部功能等,而非企圖直接透過使用者訪談獲取突破性的點子。

在這裡我想以 CakeResume 的核心功能「履歷編輯器」來說明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的重要性。當我開始設計 CakeResume 的履歷功能時,市場上的履歷工具普遍不支持多媒體元素,並且排版上也極為固定。這些限制使得履歷難以全面展示求職者的實際能力和個性。且傳統純文字、一頁 A4 的履歷,雖然精簡,但是卻不利於雇主快速又有效的認識求職者。

為了打破這些限制,我開始探索如何融合多媒體元素(如影片、圖片、投影片)來豐富履歷的內容,以及強大的排版功能,幫助求職者更生動且有效地展示個人的技能和成就。接著,我著手進一步優化履歷的「易讀性」,調整行高、字型、字體大小,並優化視覺動線,幫助雇主(讀者)能更有效率地吸收履歷上的內容;以確保在豐富履歷內容同時,也能讓讀者不會因為篇幅變大而減少閱讀效率。

但是當我把 CakeResume 原型產品分享給一些 HR 時,這個點子馬上受到挑戰。因為這顛覆了他們對履歷的刻板印象;傳統上履歷是沒有圖片的,且通常只有一頁 A4。他們認為一頁式純文字履歷有利於快速審閱— — 有個統計說 HR 平均花 6 秒看一份履歷,而 CakeResume 的履歷則不符合這些形式條件。當時一位資深的人力產業主管毫不留情地跟我說:「如果我看到這樣的履歷,我會直接略掉不看。」

這樣的反饋起初讓我非常挫折;讓我不禁懷疑 CakeResume 會不會終究只是個小眾商品,而非能真正帶來變革的產品。但在仔細思考後,我仍然相信 CakeResume 有潛力為求職市場帶來正向的變革;我認為傳統履歷的設計,只帶來形式上的快速,而不是真的有效率地認識求職者。所謂「平均 6 秒」的快速審閱,不過是掃描關鍵字而已,終究可以由電腦完成這項工作。而 CakeResume 的履歷才能真正幫助呈現人才的經歷與特質,甚至為原本嚴肅生硬的履歷,帶來更多個人色彩,達到實質認識一個人的目的。

有了這番對履歷本質的思考,才能幫助我決定暫時忽略專家的看法,而是專注於分析產品迭代過程中所蒐集到的使用者反饋,並持續推動履歷樣貌的變革 — — 直到現在。

1–2. 學習探究事情的影響力

如果說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是透過將事務拆解成最基礎的組成元素,進而探究其本質;那麼,在這些基礎元素中,「影響力」尤為重要。影響力不僅包括了一個想法或產品能在市場上的直接影響,還涉及其長期可持續性和可擴展性 — — 這些都是決定一個創意或解決方案是否可以帶來巨大成就的關鍵因素。從影響力出發,我們能更精確地評估一個想法的市場價值和潛在的變革能力。透過深入到事物的基礎層面,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使我們能夠以夠寬闊的視角解析問題,並對潛在的影響進行更全面的考量。

在創業的世界裡,關於影響力,Peter Thiel《從 0 到 1》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說明:他認為真正的創新應足以壟斷市場;而最好的競爭就是沒有競爭。創業的目的是壟斷,而非加入某種零和的競爭。

如同一句在創業圈流行的古老的英文諺語所說:“Go big, or go home.”

在創業的過程中,對影響力的討論天天都在發生的。再次以 CakeResume 創業初期為例。在新創募資時,準備給投資人看的 “Pitch Deck” 中,免不了一定要附上市場規模的調查和估算。因為必須了解潛在的市場價值,才有辦法知道新創公司所提出的創新「解方」是不是真的能解決夠大的問題。

這時候如果仔細去分析履歷工具所能創造的價值,就會發現價值並不是很高,因為願意為了一個履歷工具付費的人不多,且履歷不是天天都需要用的東西;或許一人一輩子可能只會付不到 500 元台幣在履歷上,而且就算做得再好,也找的到其他便宜甚至免費的替代方案(當然,如果要的話可以再做更細緻的分析,但由於這不是本文重點,只是透過簡單的概念幫助大家想像它的市場規模)。也因此,「販售履歷工具」從來就不是 CakeResume 的主要商業模式;其主要商業模式是透過履歷和其他求職者工具,吸引求職者加入平台,進而打造龐大且優質的人才庫,進而提供企業各種徵才工具和服務。換句話說,CakeResume 真正的影響力在於解決企業招募困境,並提升招募效率。若以這為出發點,則潛在的市場規模和影響力比履歷可觀許多。

雖然上面所說影響力是以整間企業而言,但實際上,影響力的探究應該被運用在任何你需要花時間做的事情上 — — 在你真的花時間在某件事情之前,可以先問問這件事情會有多大的影響力,或思考事情背後的 “Why”,才能避免花了很多時間,但所得到的成就不足掛齒;也才能避免成為真正的小螺絲釘,搞不清楚所屬的機器的全貌和功用。

以下提供幾個方式,幫助個人培養「影響力」的分析能力。

  1. 學習思考所屬公司的市場定位,以及自己在人力市場上的價值
    在創業或職業生涯中,了解公司的市場定位以及自己在人力市場上的價值至關重要。這需要對所在產業的趨勢和競爭狀況有深入的了解,並將自己的技能和價值與公司的需求相輔相成。這樣的分析可以幫助個人在公司中極大化自己的影響力,並為自身帶來更大的市場價值。
  2. 嘗試用宏觀思維論述你的想法
    當提出新的點子或計劃時,應該從宏觀的角度來思考,並將其以清晰的、由上而下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意味著從整個市場或產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從個人職能或局部的角度出發。
  3. 行動前,思考 Why
    在投入時間和精力之前,應該花時間思考為什麼要做某件事情,以及這件事情的影響力和價值。這有助於確保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並且可以真正地產生影響。
  4. 培養跨職能的能力
    單一能力通常不足以創造顯著的價值。因此,應該努力培養跨越不同領域的能力,並尋找將這些能力結合起來創造影響力的機會。這可能意味著學習新的技能或知識,並將其應用於解決實際的問題和挑戰中。 就以行銷來說;行銷包含許多不同職能,例如內容行銷、廣告行銷、品牌行銷、社群行銷、SEO 優化等等;但在實務上,這些職能必須緊密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價值。因此如果只熟悉一個職能,可能無法從更全面的行銷角度來思考問題或制定策略。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人詢問三個石匠在做什麼,首位石匠回答「我在養家活口」;第二人說「我擁有全國最棒的石匠技藝」;最後一人則自信表示,「我在蓋一座大教堂」。這三個人的回答個別代表三個不同的格局。而如果要極大化個人的影響力,則應專注在格局最大的目標上 — — 或許是 build 某個東西,或者某種影響力的追求 — — 而非專注在技能上。學習用宏觀思維思考分析事情的格局和影響力,才能發揮個人最大的價值。

【分享我對影響力的追求與跨領域學習的故事】

也就因為我現在半被迫地必須與這個世界的潮流脫節,以至於當這個世界的潮流像一頭發了瘋的野牛向前狂奔的時候,我 — — 一個被遺忘了的枝微末節的角色 — — 就得以在一旁靜靜地思考亙古以來困老擾著無數哲學家的那個關於生命的真理的問題了。

《海市蜃樓》,2013 年當兵時的我

我非常熱愛文學作品,也深深被文學作品的永恆力量所感動 — —沒有人會記得一百年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誰,但卻會記得幾百年前寫下《水滸傳》的人是誰。一個真正偉大的文學作品,通常可以呼應某種普世的價值(例如冒險犯難的精神、愛情、孤獨、死亡等),而也是這種價值,讓它足以產生永恆的影響力。(關於這點,若想了解更多,可以看看我當兵時寫的《海市蜃樓》一文。)

對文學的熱愛,也造就了我對影響力的追求。而在大學時期,我找到了追求這個志向的方式;儘管它可能不是永恆的,但其影響力已足夠令我嚮往。 我在大一大二時,開始有一些網站產品點子。為了實現這些點子,我開始每天進圖書館借一些程式語言的書,並且沒頭沒腦的把各種技術書籍和網頁當成字典一般讀過一遍,才隱約了解網站開發所需的技術有哪些。前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我開發出了我的第一個產品。

這段期間,我深刻體悟到網路對我的個人影響力具有放大的效果;只要有一台筆電,就可以開發出足以影響幾百萬人的產品,這是其他領域很難做到的事情。因此從此我便有一個很清楚的志向,就是透過網路產品影響上億人。 當我大學畢業、當兵一年後,我嘗試創業。但不到三個月,我馬上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的不足。因此決定先花一年半的時間,培養全方面的能力,並立志一年半後 — — 也就是我 25 歲前,再次挑戰我的「影響上億人」的志向。

於是我加入了一家叫 Codementor 的新創公司 (現在是 Arc & Codementor),擔任全端網頁工程師。選擇加入這家公司的原因,一方面是希望向老闆 Weiting 學習創業的經驗,同時向團隊裡的技術大神學習,精進我的獨立開發能力。

此外,我用業餘的時間學習各種行銷知識,因為我知道光有產品沒有用;若缺乏行銷,產品也不會「不脛而走」。當時我還要求老闆 Weiting 讓我幫忙優化公司的關鍵字廣告,結果我成功讓廣告 Click-Through-Rate 成長一倍,並降低了 Cost-Per-Click,最後將經驗變成一個對內的廣告行銷 workshop。當時老闆說了句我印象深刻的話: “Trantor has a magic touch!” — — 這大大強化了我跨領域學習的信心。

與此同時,我用下班時間修一門 UIUX 網路課程。這門課程的期末作業是設計一個網站的首頁。於是我把我大學最後一個失敗的 idea — — 也就是 CakeResume(更多故事可以看這篇文章我大學時寫的《宣傳CakeResume.com幾天後的心得》) — — 拿出來重新設計。除了完成課堂要求的首頁設計外,我也同步花兩天開發出 CakeResume 的 MVP,並發表在 Product Hunt 上。幾個月後,我如期地在 25 歲生日前辭去了工作並踏上了創業之旅。

由於我的目標一直是個人的影響力的追求,而為了達到這樣的影響力,不管是網頁開發、行銷、設計或者其他東西,有需要學就學,我也從不畫地自限。也因為這樣的心態,加速了我的成長,並深刻地影響了我的創業之旅的發展方向。

CakeResume -1.0
最早的 CakeResume 是我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個作品。當時架設在向學長借來的 Linux Server 上。但畢業後,在我當兵期間,這台電腦的風扇壞了,於是我關掉電腦,結束了 CakeResume -1.0 的生命;直到兩年後才重拾這個點子。

1–3. 點子在實作前並沒有價值

前面的篇幅都在說明 “Think Big.”,現在進入 “Start Small. Act Fast.” 的說明。

關於這點,我早期的文章《如何透過最小可行產品(MVP)測試創業想法》已經提供了充足的實作細節和範例,因此邀請讀者可以看那篇文章;了解如何透過「點子發想 → 推出最小可行產品 → 收集回饋」的 迴圈,測試任何創新想法。

最小可行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何透過「點子發想 → 推出最小可行產品 → 收集回饋」的 迴圈,測試任何創新想法

這邊我想加以著墨的是「點子本身並沒價值」。原因很簡單,當你想到一個點子時 — — 哪怕你覺得它再偉大、再新穎 — — 你絕對不會是第一個想到這點子的人;在你想到的當下,表示這世上已經有千百萬人曾經想過 — — 甚至做過 — — 這點子了。

點子必須要實作才有價值,而真正的考驗也在實作;就算同一個點子,不同人來做,結果也會天差地遠 — — 如同一個堅果廣告所說,「同款,但不同師父」。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像個空想先生一樣有非常多的點子但卻踟躕不前時,那就是該把手弄髒的時候了!

二、企業如何打造一個「人人都是決策者」的舞台

在上一部分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在個人層面實踐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的精神。現在,文章來到第二部分 — — 企業如何創建一個每個人都能成為決策者的環境。這部分旨在為管理者(就算只是管理一個人)供實用的策略和建議,幫助管理者培養團隊成員的決策能力和自主性,同時也為任何在團隊協作中希望提高效率和創造力的個人提供指導。

以 CakeResume 為例,2021 年我們決定將印尼列為我們主力發展的市場,而這個決策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由下而上的決策案例。

一開始,為了測試更多 CakeResume 適合發展的市場,我和行銷團隊的同事 Sindy 一起檢視多個國家的主頁註冊轉換率,藉以分析下一個適合我們發展的市場所在;當時我們注意到印尼和幾個英語系國家都有較高的轉換率,但考量資源有限,我們仍把主力放在既有的英語行銷的優化上,而非開啟新的語言的行銷。但 Sindy 認為這樣有點可惜,因此希望公司給她一些資源,讓她制定印尼的內容行銷策略並招募一位印尼的內容寫手。經過幾個月嘗試,印尼的流量有了顯著的成長,這讓我們確認可以擴大印尼市場的投資,因此我們開始建立印尼團隊,並積極發展。一年後,印尼從當初只有幾百個使用者,成長到百萬使用者。如今,印尼是 CakeResume 重點發展的國家之一,並且已建立幾個完整的部門。

印尼市場的例子,不僅是 CakeResume 國際擴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成為了一個展示員工如何能夠在公司中由下而上推動決策並帶來實質變革的案例。

打造一個每個人都能參與決策的舞台,不僅能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參與感,還能促進創新和快速應變市場變化。

2–1. 提供足夠的資訊,幫助員工決策

在追求高速成長的企業中,讓每位成員都具備創業者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如果沒有足夠的資訊作為決策的依據,又要怎麼成為企業內部的創業者呢?

為了讓所有 CakeResume 員工都可以幫公司發想新的點子,我們需積極的讓所有人清楚知道發展方向、目標、營收、產品數據、以及成本結構等資訊。雖然每家企業應該都會有較為機密或敏感的資訊無法公開,且嚴格程度也會因產業、商業模式而異,CakeResume 也不例外,但只要是許可的範圍,我們要求個團隊主管對資訊公開採取積極的態度,並且時常討論是否有機會提供更多有利決策的資訊給團隊成員。

以下是一些具體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保持資訊安全的同時,提供足夠的資訊以幫助員工的決策:

  1. 清楚的長期成長目標與策略:
    每家公司的「長期」可能不太一樣;在 CakeResume,我們改良 OGSM 框架,讓 Objectives & Goals 側重在一年期的方向與目標說明,並透過每季的 Strategies & Measures 制定,幫助各個團隊和個人知道這一季要如何朝長期目標邁進。(OGSM 是一種策略規劃工具,代表質化目標(Objectives)、量化目標(Goals)、策略(Strategies)、和數據指標(Measures)。它幫助組織設定清晰的目標、衡量目標達成的具體方法,並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策略和行動計劃。)
  2. 公開各項數據指標:
    在 CakeResume,就算是實習生也可以取得產品、行銷、商務等面向的關鍵數據。我們建立相關的 knowledge base 和 index,幫助有興趣的人可以快速所需的數據,進而為公司開啟 data-driven 的研究。
  3. 扁平且資訊充足的協作模式:
    在內部協作過程中,我們強調「在資訊充足、目標一致的基礎上展開合作」。 透過 RACI 的協作方式,將所有協作者分成負責者(responsible)、當責者(accountable)、事先諮詢者(consulted)和事後告知者(informed),以確保某個資訊層級的人都可以得到充足的資訊和進度的掌握。如此才能確保在大型的協作案件中,每個人都有充足的資訊,可以為專案做決策或適當的調整。

2–2. 鼓勵「試錯」

我忘了在哪裡讀到一段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若從不犯錯,表示做的事情還不夠多」。

最近有一位同事 Yenchun 在午餐時間來跟我說他覺得我有個特點相當難能可貴;他近期觀察到有些同事個別犯了些錯誤,且影響不小,但我卻沒有苛責這些同事,而是專注於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以及未來如何優化。

對此,我首先感謝 Yenchun 直接給予我回饋,這些回饋對我的管理有非常大的幫助。接著我說明,確實這些錯誤造成不小的負面效果,且發生的當下也都讓我壓力飆高;但在追求創造影響力的過程中,錯誤本來就是難以避免的附帶產物。就算是我,在過去的創業過程中曾犯下的更嚴重的錯誤多到罄竹難書。因此,我視這些錯誤為「試錯」的過程;只要從中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徹即可,沒什麼好苛責的。

作為決策者或創業者,某種程度上需要承擔風險,並不可避免地會犯些意想不到的錯誤。當然,每個公司在不同階段能承擔的風險是不同的;我們會明確告訴員工在目前階段我們能承受的風險有哪些,底線又是什麼。同時,我們會幫助員工理解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有了這些配套後,剩下的就是鼓勵員工大膽挑戰未知、勇於試錯。

結語:人才與公司合作無間

回想我上面提到的在 Codementor 的第一份工作;儘管當時 Codementor 仍是個小團隊,但也因此給我了非常大的自由度和發想的空間,去嘗試不同的可能。當時許多新產品的開發是我一手包辦,甚至還自告奮勇連 UI 一起設計。我也在公司幫忙優化廣告、分析產品數據、主辦行銷 workshop、向老闆 Weiting 請教創業經驗等等。這樣不受限的狀態 — — 我對自己的不設限,以及公司對我的不設限 — — 造就了我的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精神。

如今,經過八年的努力,CakeResume 有一些小成就,但是距離我創業的理想仍有一大段路途要走。儘管現在我是個管理者,但我對自己的定位仍然不變:我把自己放在一個最需要衝鋒陷陣去開拓的位置,幫助公司開創更多可能。但不同的是,作為 CakeResume — — 一家不管產品或組織本身都是以人才為本的公司 — — 的管理者,我也致力於摸索人才與公司的最佳合作方式;確保每一位加入我們的同事,都能發揮 Think Big. Start Small. Act Fast. 的精神,極大化自己在人才市場上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