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颷:當日落之時,思想升起

Vanessa Yu
How it all began
Published in
5 min readApr 18, 2020
Photo from Hassan Maayiz on Unsplash

《十三邀》是一系列中國的談話性節目,似乎已經來到第四季了,每一集會邀請不同專業背景的嘉賓深入對談,但我單單只看了關於項颷的這一集,在西班牙受到友人推薦看過一遍,回來台灣又看了好幾遍。感覺像把我從壓力中釋放,一頭栽進他所描述,那個豐富飽滿的世界,我看見的聽見的還有感知到的,盡是真真實實的生命。

項颷是一名人類學家,在讀北京大學時,到北京南方的「浙江村」進行田野調查,一做就是六年,最後將調查結果寫成《跨越邊界的社區》這本著作,甚至被譽為「中國社會學經典」、「人類學最佳中文著作之一」。他說那是在他的人生中很重要、不能被超越的東西,倒不是知識上的不能超越,而是因為在一個特殊的人生階段(大學時期),不受規範所拘束,也不為任何發表目的所牽制,用一種開放且擁抱的方式,自然地浸淫、投入進浙江村的環境中,最後才能寫出最真摯、最有獨到見解的著作,也是日後回頭看,無法復刻再製的經驗。

之所以提筆寫下,是因為我喜歡的是那種,他鏡頭前自然流露出來與溫州熟人們的融洽關係,能看得出他對於個人和人與人連結間的敏銳感知。而更重要的是,當他提出層次、超越感和附近的消失等背後有強大社會學理論支持的觀點時,真的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好幾次都倒帶回去再聽幾遍。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自在自為、封閉的生物體,而是在歷史條件下一個臨時、很多要素的聚合,人的確是有好幾個層次的,一個是純粹的個人自我,另一個就是作為集體、載體的個人。個人的多個層次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是整合在一起的,可現在出現了斷裂。從對最核心、純粹自我的關心,直接跳到對很大的事件,做很宏大的評論,也就是主持人所說,現代人喜歡對大的事件發言(這個論述重擊我的心),但中間的層次、或對「附近」毫無興趣,也就是項颷提出的「附近的消失」。

那是引發我思考最深的一段論述,因為我的「附近」好像真的消失了。

From Jordan M. Lomibao on Unsplash

項颷說,現代人對於周邊世界沒有一種浸淫進去、形成一個論述的慾望或能力。對於整體社會發展而言,呈現消滅附近的趨勢。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認為市場是萬靈的、一切的解決之道,而市場本身就是附近消失的重要因素。「每個個體與另一個個體都通過那個高度抽象的系統來協調」,像是他可能不信任別人,但他們都同樣信任阿里巴巴和支付寶,也就是意義系統的高度集中化(好深奧)。

市場交易將原來很多層次的附近視為障礙,將它轉化為三、五分鐘很快就能出去的數據化資料,而這轉化背後是有資本的力量支持,是很多利益的重新組合。人越來越追求一種立刻、馬上,訂外送慢個五分鐘就容易發火,交易的摩擦越來越小,於是乎,附近就消失了。

網際網路讓公共領域看似延展到世界每個角落,但事實上是縮小到每個人家中,回到家中關起門來,我們對周遭附近的環境是一無所知,公共領域其實正在塌陷。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左翼學者齊澤克(Slavoj Žižek)曾提過,網路科技讓公共領域逐漸陷入一種「偽參與」現象。

通過一道螢幕,當他人犧牲,我就透過他人犧牲了;當他人行動,我就透過他人行動了,這種虛擬的犧牲與行動帶來的滿足感,阻礙了真正有效的行動主體的出現。虛擬的行動帶來的滿足感,讓我們以為「按讚即參與」、「圍觀即參與」、「轉發即參與」,真正的公共參與在我們這個後真相的時代淪為情緒的消費。

這也就呼應項颷所說的,這樣的改變會將道德變得情緒化、極端化,整個社會變得高度情緒化,人會突然間對某個事物非常同情、非常憤怒,指的是非常有道德感上的那種憤怒,但那個東西很快就會下去,因為不能化為他的行動。

大眾對某些事件的關注熱度一下子消逝,或是對於某段時間內引發公憤的社會事件轉眼就忘,不就是他最好的註解嗎。

若要我分析父母工作中人與人間的連結是什麼、北大社區是怎麼聚落起的、我媽買房時考量的周遭環境、三峽的信仰中心與社區的互動為何,我可能會支支吾吾想個半天。可我會時時關注香港反修例運動的民主派人士被捕事件、美國總統川普又發了什麼推文、印度修公民法的示威傷亡、西班牙疫情和最新政策…,也會分享 Taiwan Can Help、TAIPEI Act 和 Stanford 對台的報導。一直感覺自己貌似有在參與些什麼,人們慷慨激昂,資訊量大爆炸,可是我卻只有滿滿的空虛感。現在終於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人必定是需要建構出附近、建構出關係的。

訪談裡還有很多我沒打上來的內容,像是超越感、時間與空間、民粹主義、婚姻觀的改變等等很有深度的敘述,實在推薦關注社會科學的朋友來看。很多評論說,這集相較於其他集更順暢更豐富。開頭許知遠對項颷的評價為「身上有很多溫暖且精確的東西」,看完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最後,許知遠問他,你認為一個理想的知識分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項颷說,要很在地,也要有非常強的敏感性,對古典的東西(我的理解是文本、古典理論)當然要熟悉,但一定要劃到現在的實踐當中去,你的出發點必須要是現在的困惑、必須是大眾的困惑。(我還差的遠呢。)

附上原影片:《十三邀》項颷

2020/04/18

--

--

Vanessa Yu
How it all began

九零後少女,心中有愛,不忍世界頹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