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觀賞讀劇演出:台南人劇團《仲夏夜之夢》

Carol Chen
行板練習
Published in
Sep 8, 2020
《仲夏夜之夢》音樂劇讀劇演出現場|圖片來源:台南人劇團

(《仲夏夜之夢》正式劇名已改為《仲夏夜汁夢》,就裡是以當時的名稱來寫。)

什麼是「讀劇」?該不會是演員都站在舞台中央拿著劇本「讀」吧?這大概是大家在看完標題時的疑問,也是開演前我和朋友的共同疑問。

今年新北音樂節企畫台灣音樂劇劇本孵化計畫,邀請三組創作者進行音樂劇劇本創作,希望透過不同階段的劇本呈現,讓創作者能獲得更多的參考意見。而「讀劇」,便是這階段的舞台演出,沒有舞台布景也沒有演出戲服,那該不會無聊到讓人睡著吧?答案是「不會!」在看《仲夏夜之夢》的整整兩小時,我都超級清醒還笑到飆淚。

一進到新北市藝文中心的演藝廳,我看到舞台前方放著幾支麥架,而後方則是伴奏老師的鋼琴與座位,還有一排椅子,後來才知道這是供等戲的演員休息的地方。「讀劇」雖沒有佈景與戲服,但仍然有音樂、有演員走位及表演本身,我看的這場也只有非常少的段落是演員拿著劇本看,其餘就與一般演出沒太大區別。(感覺像看了一場整排)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網/原莎劇《仲夏夜之夢》人物關係圖(我有點久以前的課堂整理)

其實我之前在學校修課讀完《仲夏夜之夢》劇本並沒有很喜歡,它不但像場帶有奇幻元素的夢,更是一個荒謬至極的夢。劇中一切的愛情被甘草人物掌握,把原本的愛情故事線變得毫無理由又荒謬,仙后愛上驢、相愛的戀人被拆散、無愛的反而墜入情網,看完劇本會覺得「所以我剛剛到底看了些什麼?」,但這次台南人劇團的改編可以說是非常有趣,原本就已經很瞎的劇情變得更瞎(100% 褒義),配上許多時事梗,讓這齣十六世的劇搬入現代也毫無違和感。

劇情走向與原莎劇並沒有太大的變動,但故事發生地從森林搬到夜店,且劇中角色性別也有所改動,原本的 Helena 變成男性的 Allen,藉由〈異男忘〉和〈傻爆眼〉探討同性戀與異性戀議題,仙王仙后在〈天不照甲子〉裡的表演也有男女角色互換的設定,夜店中巾幗夫人(原仙后)的雄壯威武對照鐵達尼(原仙王)的嫵媚婀娜,使故事達到另一個高潮。

《仲夏夜之夢》歌曲曲目|翻攝自演出節目表

從歌名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創作者的 KUSO 野心,歌詞與對白更是如此,在〈序曲:奶頭對抗拳頭〉中融合了「斷開鎖鏈、斷開魂結」這個風靡一時的金句,拉開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歌詞裡也大量鋪梗,像是運用劇中人名郝蜜雅(Hermia)的諧音巧思,讓賴山德(Lysander)在變心後唱出「郝蜜雅、歹蜜雅」(台語好東西與壞東西)的對比,為這齣戲添加許多笑料。

原劇裡精靈的三色堇迷藥成了劇中的「魔童乖乖水」,讓我想起金士傑在《威尼斯雙胞案》裡講出的「絕~情~粉~~」,都有種不明所以卻又會讓人印象深刻的魔力。除此之外,「水梨」與「寶寶睡」的梗也是讓我笑到拍椅子。(就不多劇透,懂的都懂)

另一印象深刻的是,最後一首歌前演員們集體下到觀眾席互動,飾演巾幗夫人的王世緯正好來到我們這排,坐在我旁邊的椅子扶手上「調戲」我隔壁的男子,又是摸臉又是眼神殺,害我差點笑岔氣。

今年底《仲夏夜之夢》音樂劇將在西門紅樓正式演出|翻攝自節目宣傳單

台南人劇團的音樂劇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去年先是看了由莎劇改編的《第十二夜》,被這齣精采的爵士音樂劇驚艷,深深感到「原來臺灣音樂劇也能這麼好看!」還秒被劉廷芳和周定緯圈粉,後來又看了 Jonathan Larson 自傳性作品《tick, tick…BOOM》,非常喜歡它精巧的舞台設計,當然 Matthew Bauman、倪安東和劉廷芳三位演員的演出也十分精采。

這次的《仲夏夜之夢》改編音樂劇在劇本上確實給我很大的驚喜,而「讀劇」的觀賞方式也帶給我不同的感受,雖然沒有舞台布景與服裝,演出歌曲也不是所有,演員們的表演仍然可以很強烈地渲染到台下觀眾。新北藝文中心演藝廳並不大,所以我在其中更能感受到互動性,不只是台下觀眾與台上演員,還有坐在台上後方椅子等戲的演員,當他們看到台下一片笑開懷,他們也開心得大笑。

感謝《仲夏夜之夢》帶給我一個「獵奇、多汁、狂野」的夜晚,而我們用笑聲與掌聲給出最真實的回應。我忍不住開始期待正式演出會如何,也偷偷期待在莎劇二部曲之後還會推出什麼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劇目呢。

最後再私心放一張巾幗夫人與鐵達妮|圖片來源:台南人劇團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為我拍手 & 訂閱我!

--

--

Carol Chen
行板練習

我的生活一團糟,幸好這世界還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