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與被治理的藝術

以新竹尖石的旮旯牌聚落為中心

cas
CASRG
Mar 14, 2024

--

講者:羅文君(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專任助理)

摘要:臺灣史研究習慣以清末日治的蕃界來區隔研究範疇,一部分研究者探討在蕃地之上發生的理蕃、林野經營與山地治理,另一部分則著眼於漢人的拓墾行動以及沿山聚落的生成。晚近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以邊區研究(border studies)的視野,關注著一群較難被歸類的跨界者如何穿梭於國家、地方以及族群之間。在前述研究者的基礎上,本文以日治時期出現於新竹蕃地內的旮旯牌聚落(位於今日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內)為例,運用既有文獻以及鮮少被使用的森林計畫事業相關史料,並搭配民族誌材料書寫一個聚落從誕生到離散的生命史。

旮旯牌為日治時期山林處分政策下的產物,由於處在資產家所有並且以發展農林事業為目的之大面積私有土地上,而得以發展成尖石鄉前山地區唯一由客家佃農聚居形成的大型農業聚落。本文首先梳理出主導區域開發邏輯的理蕃與林野政策,以及國家治理與資本主義落入地方的過程。隨後描繪一群被前述的政策、治理與資本開發牽引入山的人群,透過在各式生計活動中運作的交換關係將圖紙上的事業區生活成一個具有邊界的立體聚落。

旮旯牌的發展方向是由國家與資本家所規劃,其特殊的地權狀態與指定的產業類別也對聚落的生活樣貌塑造具有關鍵的影響,並使之能與周遭漢人家戶及泰雅族人區隔開來。旮旯牌聚落的地權狀態、生產以及交換關係催生出一條既向心收攏又充滿孔隙的邊界,聚落維生空間因原有耕地不足而以租賃土地或居民外出打零工的方式向外擴張,聚落外屬於國家與泰雅族人的林木資源則透過由聚落居民主持的雜貨店被捲入交換系統並輸出到平地市場。本文主張,國家與資本家的意志與地方現實之間的縫隙,是由居民在其維生實踐的過程中逐一作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