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 II-Reading 16跨國企業營運

Wesley Tzeng
CFA Level 2 Notes
Published in
8 min readMar 2, 2019

這篇"Multinational Operations"是放在財報分析底下的,所以主要是在講跨國企業面臨多幣別交易與財報編製時,所需要的轉換與調整。

首先為甚麼會有匯兌風險?當然是因為企業的外幣交易日(trade day,在應計基礎下,就是財報的評價日),與清算日(settlement day)不一致,這段期間外幣匯率的波動風險。
如果說這個交易日與清算日的差異較長,甚至長過了財務報表的編製日(比如說:月底、季底、年底),那麼無論是US GAAP還是IFRS底下,這些未實現的匯兌差損就"必須要"認列為當期損益,是少數未實現損益必須在當期入損益的項目。

更深入地分析,其實兩種準則都沒有規定要怎麼認列,可以認作
(1) 其他營運損益(還是營運)
(2) 非營業損益(可能視為財務成本)
各個公司依據該筆交易的經濟實質去判斷的,理由可能會寫在MD&A中;少數的公司甚至不認列,這也不用太驚訝,因為可能這些交易根本不重大(immaterial)...

接下來講比較可怕的部分,跨國企業投資國外子公ㄎ司時,除非不想繼續投資了,不然放在子公司的資金絕對是未實現的外幣資產/負債,每期都要設法合併進本國母公司的財報的,那麼該用甚麼匯率來計算呢?

首先,要先判斷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國外子公司的功能性貨幣跟母公司報導貨幣(reporting currency)一樣還不一樣。

甚麼是功能性貨幣(functional currency)? 大致上是子公司在交易時,頻繁使用的貨幣,通常會是當地貨幣(local currency),但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有很多企業的外國分機構,其實是服務母國公司或服務母國客戶為主的,所以交易往來都還是用母國的貨幣交易比較多,那公司大概就會將他的功能性貨幣設定為母國貨幣。

好的,知道了功能性貨幣與母公司報導貨幣一不一樣之後,就要看算法:

  1. 如果子公司的功能性貨幣與母公司報導貨幣不同,要使用 "當下匯率法(current rate method)
    當下匯率法是將子公司的所有 資產與負債 都以報導當下的即期匯率來轉換,這個方法的子公司外匯曝險,絕對是 淨資產曝險 (恩,沒有人會跟你說總負債比總資產還大的事情啦…),這也沒什麼好或壞,反正匯率變化也很難講,外幣(子公司的當地貨幣)走強,淨資產曝險就會變得有價值,反之就有虧損,調整在帳上就好。(調整方法之後說)
    這些調整項會先累積在母公司的股東權益中(cumulative translation adjustment, CTA),要怎麼變現呢?就是把整個子公司的資產跟負債都用即期匯率賣掉,真是輕鬆簡單呢!
  2. 如果子公司的功能性貨幣與母公司報導貨幣一樣,要使用 "暫時法(temporal method)
    因為這個方法認定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係較為緊密,所以把一些與現金相關的項目(monetary assets/liabilities)用即期匯率換算,其他的用歷史匯率(historical rate)去算即可。
    這下可就麻煩了,你需要判斷一個項目是貨幣相關項目(資產:只有現金與應收,負債:應負、長債等等大多數項目) 還是其他非貨幣項目,而其他項目的歷史匯率也不是一刀切,每個項目的取得時點不同歷史匯率就不一樣,而存貨(inventory )與銷貨成本(COGS)還是滾動式的,可能是FIFO、加權平均、LIFO,就需要不少判斷的功夫。
    暫時法就不一定是 淨資產或是負債曝險,但基本上這個概念是拿來作解題時的邏輯性判斷為主,若淨負債曝險+外幣走強=匯損,依此類推...
    如果說想要將將調整項實現,要把這些貨幣項目處分掉,並且在即期換回母公司貨幣。
  3. 還有一個很令人不爽的議題,但應該是一定會考的題目,就是當子公司在在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ary economy)的環境
    若子公司的所在地近3年累積物價膨脹率超過100%,那IFRS(IAS29)規定是全部都用current rate method先將非貨幣項目的價值先以物價水準換算成現在的理論價值(比方說,以前100元買的冰箱,在帳上計作100元,但現在到市場上賣可以賣200元,所以在換算匯率之前,我先假設這台冰箱是200元),貨幣相關項目則沒辦法用物價折算,然後再來考慮即期匯率換算的問題。
    -- 作例題做到的機八題目,當期收入原本是使用平均匯率折算,所以在考慮通貨膨脹時,要乘上 (期末物價水準/當期平均物價水準)....
    這是因為惡性通膨通常也伴隨著嚴重的貨幣貶值,甚至貶值的比通膨更嚴重,那些暫時法中以歷史成本入帳的資產項目(如PP&E等等),在嚴重貶值的情況下會 "直接消失",這叫作 disappearing plant problem。
    所以US GAAP(ASC830)是採取temporal method,允許非貨幣相關項目(如PP&E)以歷史匯率(取得當時)換算,就等於這筆項目直接無視通膨(導致匯率大貶)的問題了。

了解兩種方法的架構之後,總算要進入實作方法。

  1. 當下匯率法,首先由損益表開始,所有收支項目都以平均匯率換算,若子公司有除息是用除息基準日匯率,我們在表尾會算出一個以母公司貨幣計價的期末保留盈餘。
    將這個期末保留盈餘代入資產負債表,其中所有資產與負債項目都用即期匯率換算,股本則以歷史匯率計算,最後差額就給他一個調整項(CTA)累積在股東權益裡。
  2. 暫時法,反過來先從資產負債表出發,現金相關資產(僅現金與應收帳款)、現金相關負債(幾乎所有負債項目)用即期匯率換算,其他資產項目則以取得時的匯率換算,固定資產好解決,但存貨就要考慮存貨的會計方法是甚麼;這裡在表尾會決定出期末保留盈餘
    將期末保留盈餘代入損益表,其中收入用平均匯率,但銷貨成本與折舊是以歷史匯率來換算,最後差額就在損益表內就地正法,認列當期匯兌損益

會發現,期末保留盈餘這個科目是關鍵因素,把兩張表串聯再一起。

我們比較這兩種方法,若像課文例題外國貨幣走強,通常當下匯率法的當期淨利會比較漂亮,因為暫時法通常會是淨負債曝險,在外幣走強時反而要認當期匯兌損失,所以反而減少了淨利。
但這不是一定的,一方面有淨資產還是淨負債曝險的問題;二方面有外幣究竟是走強還是走弱,所以還是要兩張表都滾出來之後,再慢慢比。
各項財務比率也是一樣,都是全部滾出來之後,再拿來算比較穩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若財務比率只使用了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或負債項,在當下匯率法計算後,是不會改變的,因為分子分母都以當下匯率計算。
如果好死不死題目要你用暫時法,連銷貨收入跟銷貨成本的匯率使用都不一樣,毛利率就已經開始扭曲了,那就乖乖的兩張都重編吧。

一家跨國企業,可能會同時在不同子公司身上執行不同的方法,這可以從財報的備註找到說明。若我們想要比較兩家跨國機構,一個方法是將兩家公司都拉齊到同一個計算水平上,都改用當下匯率法或都用暫時法,一個偷懶的作法是將股東權益裡的CTA丟進當期損益當成匯兌損益,但這只是偷懶,因為兩種會計方法的假設基礎完全不同。

一些財務揭露上的細節:
(1) US GAAP有明確要求當母公司處分子公司時,要將過去累積的所有匯兌調整(CTA)在當期打掉
(2) 在當期損益中的匯兌損益事實上包括兩個項目 外幣交易的匯兌差損暫時法下外國子公司的換算損益 有些公司會另外出明細有些不會,因為兩種會計準則都沒有要求
(3) 有些分析師認為像CTA這種項目,不符合"股東權益"的定義,傾向把他打入當期損益,這叫作 clean-surplus accounting,像是把不是股東權益的雜項清除乾淨;反之不打的就叫作dirty-surplus accounting囉

另外兩個小的議題,在此只稍微提到,例題也是考驗理解能力的感覺不會太難:

  1. 有效稅率:
    跨國企業會面臨多個稅務機構,總合起來的稅費除以稅前損益是平均稅率,通常企業還會另外編一個 “reconciliation”(中文不會翻...),告訴你平均稅率是源自於那些國家(relevant statutory rate)。
    例題基本上就是問你哪個子公司所在的國家稅率較低。
  2. 成長率:
    企業在比較成長率時,若遇到有不同幣別的情境通常就會很困難,所以也會編一個reconciliation,去解釋今年盈餘(或其他項目)的成長率是源自於哪幾個項目,是當地的銷售量增加、單位價格增長 還是 匯率波動。
    通常我們都會將匯率波動的影響撇去不看,盡可能地找出 "原生成長率" (organic growth)。
  3. 一些比較負責任感的公司還會編製匯率敏感度分析表,讓看表的人更能得到有用的資訊。

不知道我有沒有漏掉甚麼重點,這篇reading其實應該算是高會的內容,以前沒有修過高會的我讀起來不斷地懷疑人生,但他是CFA考試並不是CPA(我也不想考CPA),所以應該重點掌握就能過關了吧!(自我說服中)

2019.03.02

--

--

Wesley Tzeng
CFA Level 2 Notes

Not a enthusiastic writer. Just trying to remember some of the knowledge and feelings I learned from being a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