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厭世代】中脫魯,從起而行開始。

Nathan Lee
Change or Die!
Published in
7 min readAug 19, 2017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上刊登的專題文章【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非常的火紅,自從文章刊登後引起廣大的迴響,Facebook上的好友也紛紛分享了厭世代的系列文章,大多也發文給予認同。

對,我也是專題文章中提及的 1990年代、民國80年前後,啣著滑鼠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卻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厭世代」。

過去5年在半導體測試領域當工程師的我,也毅然決然離開辛苦耕耘5年的領域,思索及探索自己人生30的目標及方向。只有國內私立大學學士學歷的我在學歷要求甚高的科技業中一路走來,從起薪比22K高10K開始並在物價水平不輸北市的新竹縣竹北市生活,努力的過程中輾轉換了些公司,薪水也因為跳槽而快速的成長,但是那種疲憊感及不安定的感覺卻更明顯了,即便到了人人稱羨的外商工作,有著不輸台積電的年薪依舊對未來感到徬徨。因為在平均每月近300小時的工時下,用盡體力及時間換取薪水絲毫無生活可言,典型以犧牲自己的時間與健康換來報酬。屏除職場問題不談,這樣的日子在身心靈上能堅持多久?

我的工作性質可以說幾乎與設備工程師沒啥太大差異,網傳「一日設備,終身設備」,起初工作時還不大願意認可這句話,總是覺得自己可以跳脫出這個框架,所以5年累積了半導體測試全段的經驗(Wafer Sort → Final Test → System Level Test → Tape&Reel),但是事與願違,短短5年的時間我的努力已跟不上整個就業環境的變化速度。

先是中國大陸在2014年宣布成立國家級晶片產業扶持基金投入1200億人民幣扶持半導體,由台灣及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發表在今年上半年兩岸IC產業統計數據中除了IC製造中國仍落在台灣之後外,在IC設計、IC封裝測試的項目上,中國產值皆已超越台灣。再來就是專題文章中提及的FDI議題,很多外資或外商減少在台灣投資項目也帶來了工作機會外移的問題,在外在因素(中國半導體發展威脅及外資不願投資)及內在因素(政府及企業沒有明確對策)皆不明朗的情況下,找工作時我已經面臨要上不上要下不下又無法找到能承接目前薪資水準的工作機會了。以下為專題文章中提及的FDI議題,

除了台灣本地企業的營運之外,外資(FDI)往往也是經濟的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王健全的研究,目前台灣的外資在亞洲目前只超過三個大國,「哪三個?一個叫北韓,一個是巴基斯坦,一個叫孟加拉。」王健全用手指一隻隻按下代表數字,按到中指時,他顯得相當無奈。

根據經濟部最新的統計數據,台灣自2009年後的FDI逐漸萎縮,2015年的FDI只有24億美元,年減14.9%,比台積電一座12吋晶圓廠的30億美金還要少。而同年全世界的FDI成長到1.76兆美元,大幅成長38%,而新加坡是台灣的27倍,香港則是驚人的73倍。台灣產業不振,法令的限制,讓外商投資的意願越來越低,也更難以帶動本地的薪資成長,以及產業的。

-節錄自《 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我們該往何處走?》

面對厭世代,以上是我的困境及心境。身上流著工程師的血就是要解決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問題,關關難過關關過!絕不可以坐以待斃,必須化被動為主動!有這麼一句古語:「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所以我毅然決然放下過去5年的努力,徹底歸零重新替自己定義「未來」,因為未來的舞台不能仰望政府或任何機構替厭世代創造,30歲的我只有力挽狂瀾才有機會在逆境中找到屬於自己新舞台。自己當自己生命的主人,不當任憑環境與機運擺布、一點力量也沒有的犧牲品。

「當然所謂的厭世不是那種真的要怎樣的厭世,是一種疲憊,不安定的感覺。」王隆甫笑著解釋。

「所以,不樂觀的話,要怎樣繼續走下去呢?」

-節錄自《【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我們現在在哪裡?》

面對厭世代,第一個要素就是從調整自己的心態做起。以正向的心態去看待厭世代,才能明確的瞭解到自己在厭世代的處境為何,進而思考未來之路。而非僅是述說著外人看似像抱怨的言論,負能量累積多了就沒鬥志了。

聽起來很像許多老套卻又夢幻的職場勵志故事,平凡的上班族對原本的工作失去熱情之後,毅然轉換人生方向,就此發光發熱踏上坦途。但王隆甫的故事卻是無比真實而平凡,真實地就算他和你在街上擦身而過,你也不會多看他一眼。王隆甫因為薪資和不確定的未來而轉換人生方向是真,沒有就此步入坦途也是真,但至少他已經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

-節錄自《【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從機房到烤房,學用落差的人生路》

別去想毅然轉換人生方向後,就此會發光發熱踏上坦途。別抱著這樣的期待往「改變」的這條路上去走。引用《把成功變成習慣(The Achievement Habit)》一書的觀念,人的確可以透過改變而變好,但有時變好,有時變壞,有可能一切與我們想的都不一樣,但沒關係我們也都還擁有重塑再造的能力。最重要的事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目標是甚麼,並透過往目標前進的這個過程去賦予這個目標意義,也就此能明白決定自己人生品質的是我們自己,而非外在環境。

在厭世代的困境當中,很大一部分是「學用落差」。

-節錄自《【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從機房到烤房,學用落差的人生路》

學用落差、 學歷貶值及職場的不友善環環相扣,的確是造成【厭世代】一大因素,我自己本身從剛踏入社會至今仍然感受到職場環境對學歷貶值的影響還在加劇,過去5年我是透過不斷的努力累積經驗去填補學用落差及學歷貶值在我身上的標籤,想著總有一天能力會蓋過學歷的框架,有效果嗎?要說有效果,它的確有效果;要說它沒效果,它也的確沒有效果,為什麼這樣說?請參照下一段節錄的內容 :P

我回想起我這一代,也就是所謂的六年級生,在經濟開始起飛的1970年代出生,成長於經濟成長果實豐饒的時期,雖然科技沒有現在的進步,但衣食無虞營養無缺,能夠考上大學基本上就是「坐辦公室」的保證,也是父母最大的期盼。不喜歡念書的就走技職教育體系,以雙手扎實地打造自己的未來。雖然這兩個體系都不盡完美,但不管走的是哪一條路,我們這一代對未來都充滿希望,也堅信「努力必然獲得回報」的信條,充滿從1980年代以來那種「愛拼才會贏」的樂天傻勁。找份穩定的工作,慢慢升遷、加薪,之後結婚生子、購屋,然後準備下半場的人生,是我們這一代被認可的人生道途。一旦偏離這條道路,就會受到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等等嚴酷的社會批判與親屬壓力。進入21世紀,薪資早已停滯,經濟發展不如過去亮眼,然而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都受到經濟成長的庇蔭,已經在職場站穩腳步。但就業市場原本豐沃的土壤,養分此時也差不多消耗殆盡,再也無法餵養1990年代經濟最高峰時前後出生的青年,讓他們在擁有台灣有史以來最好的教育之下,諷刺地成了厭世代──無法和上一代一樣安居樂業,也看不見未來。不論是親口說出,還是言談之間不經意流出的情緒,「厭世」成了他們共同的語言。

-節錄自《【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秋葵的一萬元一個月生活 》

「努力必然獲得回報」及「愛拚才會贏」跟厭世代就像處於平行時空,秉持一樣的理念做著一樣的事,但是得到的結果卻不盡相同。但是還是必須抱持著正向的態度去努力,唯有努力才有機會能獲得回報。

無論是「厭世代」或「青年低薪」,這對於政府機關或是多數企業財閥就好像是不願面對的真相,即便總統發表言論提及「青年低薪」,但至今仍無看到實際的有效政策或對策去應對這些問題。為今之計就是我們自己要去思考如何去因應「厭世代」對我們帶來的影響,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它、解決它及打破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