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又愛又糾結的一顆攻頂包:HANCHOR CINDER 輕量快收攻頂包開箱與點評

鄭臣
鄭臣|山分之一
8 min readAug 3, 2020

有參加預購,我首波上市就拿到HANCHOR 之前推出的新攻頂包 一 CINDER,無奈上月初車禍,導致這裡停更新專心養傷,但是時候要來跟大家分享這顆背包的感想了!

有些裝備使用後,如果那陣子沒寫完,就會完全失去那個 feel 去寫,但這顆 CINDER 幾乎是我心心念念一定要寫的。這種不是業配,很可能還會得罪廠商的文章,沒有愛是不可能在車禍養傷期還想著要寫的,所以我對這顆背包何止是有愛,幾乎是我用過最好的一顆攻頂包了,但也意外的,卻有幾個點讓我非常糾結,所以那我就開始進入正題,先來點評一下吧!

有拉鍊的小前袋,很好用。

△外觀簡約,空間分配剛好,正面有一個小前袋,有著三面網布,在收納上完全制霸。

△網布比起市售其他款式來得硬挺,降低了勾破的情況。

△延續了極輕量背包的風格,空重僅有280g。

△主包內側有水袋空間、水袋勾環,但肩帶上面沒有吸管的走線。

△市售絕對一等一優秀的攻頂包,推薦輕量化朋友都人手一顆。

|攻頂包如何選:怎麼評判自己的需求|

之前的那篇攻頂包選擇文可以這裡看:https://reurl.cc/0oYDWb

在我以前寫過的攻頂包文章中,我把攻頂包分為重量、使用、尺寸、舒適,這四個項目有些是相衝突的,例如減輕重量而做的省略,和背包要提供背負的支撐舒適度,這兩個就是屬於天秤的兩側,端看使用者需要的是比較靠哪邊,就能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攻頂包,而用過各廠牌的攻頂包的我,認為最適合我的攻頂包,需要具備的有這些:

►符合單日單山包用途。

►有水袋設計。

►不用全防水,防潑水即可。

►背包收納空間的配置希望能盡可能靈活。

►外觀簡潔,一般日常用途也適合。

►在3~5kg 內背負舒適度高。

►重量300g上下,收納體積能小則小,但不強求。

►容量落在15–20L之間,成為露營旅遊登山都優先使用的小包。

水袋是我購買的主因,微妙的也是我認為最大的缺點。

來舉例一些曾經使用的攻頂包,Exped Cloudburst 25 擁有大容量、全防水,但收納極度不靈活,拿取也不夠方便,包體容易因放置物品改變形狀,導致變得不好背,最後這顆最常出現的時機,就變成下雨的音樂祭。

Exped Cloudburst 25。

TNF ARMBJK3 Flyweight,整體配置和 CINDER接近,算是接近使用者登山需求的攻頂包設計,而且收納起來非常的小,但三個網袋的部分都稱不上好用,然後沒有水袋配置,舒適度在重量3公斤左右覺得比較極限,再上去就不這麼好背。

TNF ARMBJK3 Flyweight。

Arcteryx Index 15則是帥度最高標,就算當一般日常上班使用也不突兀,但接近最簡約的設計,在登山實用上就變得沒這麼便利。而在這些考量下, CINDER 算是我目前看過最符合我需求的攻頂包。

Arcteryx Index 15。

|CINDER 的特色:主打的自體網袋快收與我所喜愛的細節|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看到自體網袋快收的功能,在預購期間就下訂了,就我而言,我完全不是這個功能的TA,因為我是那種,喜歡把攻頂包收小小塞得很緊實的人,不過我對這個設計的用意也能夠理解,許多人在攻頂包的使用上講求更加快速地收折,所以 CINDER 提供了大家另一種收納方式。

可以很快速的收成這樣一包(但蠻大包的)。

而我最喜歡的,是CINDER 硬挺的網布,不只是防止刮破、自體收納時很好折方便而已,他讓收納空間擴大到不可思議,明明主包體只有19L,但如果你把網布的空間加進去,跟我平常使用的25L背包拿裝的東西量差不多了,網布也比市售大部分都來得深,摺疊登山杖這種細長的東西,放進去不會覺得露半截,再也不會邊走邊提心吊膽登山杖掉出來。

然後塑料跟尼龍繩的搭配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手感上輕巧但精緻,固定也都非常穩固,但這倒不是CINDER 才有,HANCHOR 的各個背包都是這樣的使用體驗。

|CINDER 的缺點:就差這麼一點點的好用|

前面看我講了口沫橫飛這顆背包有多優秀,接著就讓我糾結了起來,要來聊聊幾個外觀上、使用上的缺點,這些缺點要認為是雞蛋裡挑骨頭也罷,因為我對這顆背包的期待就是這麼多…。

首先就是兩個外觀上的部分,這比較無傷大雅,也許只是剛好不對我的胃而已,第一個是金屬拉鍊頭,該怎麼說呢…拉鍊的順暢度、尺寸什麼的都沒問題,但就有點醜,實在不怎麼好看,而我也接到幾位讀者有跟我一樣的看法(甚至有讀者決定要自己加工噴漆)。另外就是 logo 的布標,沒有旁邊的圖像覺得蠻可惜的,而且在那個位置,幾乎網袋放東西之後就會不見,布標在那個位置就有點多餘。

前面只要放東西把空間撐起來,布標就很不明顯。

最糾結的部分,就是「水袋」,其實在預購期間,看到這次有水袋孔及水袋勾環(收納空間),我就線上下訂了,也完全沒去實體店看樣品,直到第一次登山使用,把水袋穿過之後,才發現「阿,居然沒有走線」。

沒有走線的解決方式要不就是夾在胸扣內,不然就是肩背帶底端的勾環穿過去,這兩個方式如果解決了水袋吸管的問題,我大概也不會這麼糾結。夾在胸扣內這個方式,固定了吸管嘴頭,但吸管本身還是在肩膀上晃啊晃,走路時感到煩人,而穿脫背包時吸管整條亂竄(因為胸扣也要重扣)更加感到惱人。

吸管不會貼在肩背帶上面走,會一直在肩膀上晃。
每次卸下背包再背起來,都會覺得吸管很煩。

另外則是肩背帶底端的勾環穿過去,再用胸扣固定,我原先覺得這是最好的解決之道了,但還是對在肩膀上晃啊晃沒有改善,而勾環位於腋下的地方,吸管要從下往上,走路時經常讓吸管呈現對折的狀況,有時候猛然一喝水,發現吸管對折根本喝不到水。

最終我那次的行程,幾乎是放棄要固定水袋吸管,左手握著吸管走完⋯,對這顆背包的小惋惜就像演講時句句口條清晰,但我最在意的段落突然卡詞一樣不自然。

勾在這裡也沒有多大改善,常常折吸管而吸不到水。

|總結 :強化了攻頂包的用途與魅力,更期待未來版本的2.0|

在幾乎所有背包品牌都有推出攻頂包的情況,市面上差不多就是幾種類型的大同小異,因為攻頂包要的不是新的背負系統、更強大的負重等等,而就是「輕便簡單好用」,所以做出特別的設計與噱頭,多數都顯得畫蛇添足,但這顆攻頂包 CINDER,除了水袋的問題讓我不太滿意外,他在各方各面,其實都是強化攻頂包的用途,使用體驗畫上一個新的滿足感。

有水袋設計又輕量的攻頂包本來就是少數,期待能更加改良。

如果你覺得我挑出的缺點有點吹毛求疵,那它絕對是夢幻好用的攻頂包了,就算本身我對它有著微妙的糾結,它依然是我現今最喜愛的一顆攻頂包,CINDER 重新思考大多數使用者為什麼需要攻頂包,並且絞盡腦汁放大那些體驗,讓優點變得更優,如果因為一兩個沒這麼喜歡的理由,就這樣歸為負評,等於忽視了這顆背包製作上其他90%的精良與用心。

而我自己也很期待這顆背包未來有機會「微調改版」,或是能有配件去輔助水袋的功能,期待台灣品牌 HANCHOR 做出更趨近更滿分的攻頂包!

△IG 真的比較有趣追蹤起來吧: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goesout/
△臉書大家多跟我聊聊嘛: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goesou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