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程人頻道|寫在訪問之後

y
chenstraveler
Published in
Sep 9, 2021
20131029 / 男木島

時間:2021/08/17 20:00

1. 簡介一下學經歷

是應用數學系畢,在大學時期對於程式語言方面沒有太大的興趣。

也不太知道畢業後該做什麼,和班上幾個同學同時都選修了超多外系的學程,包含國貿、日語、英語等等。

原本預設大學畢業後就去日本打工度假,但因為旅費還沒有存到,必須先工作存在日本的生活費,於是開始漫無目的的尋找工作。

畢業的那年工作不太好找,面試了很多間國貿業甚至旅遊業導遊都有,後來順利面試到一間在台中的船務代理公司(進出口貨物安排的工作)。因為正逢政府的22k實習政策,工作第一年的薪資就只有22k,雖然有全勤獎金和績效獎金,但要負擔房租和生活費,其實能存下來的錢也不多。

在工作三年後,終於存到六萬元。沒有申請任何貸款,就這樣出發去日本打工度假了。

從日本回台後一直不太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樣的工作,於是進入了一間離家很近的日商公司,擔任業務助理的工作。但過了幾個月後因為公司內部問題,就關閉了台北辦公室。後來找到了在美商駐點的物流專員的職務,一路也做了三年半。主要是掌控server進口報關 & 送貨安排,及退換貨的處理。

後來離職到資策會的大數據班半年,在結訓當天幸運的找到工作,就開始正式轉職為工程師了。

2. 介紹一下目前的公司服務

目前就職於提供資訊服務的公司,提供的專業資訊服務包括:研發、開發、測試、運維、業務流程委外、和產品全球化服務。
會和各大企業合作接下外包工作,有些是駐點,有些是接案形式配合。國內外都有。

3. 駐點的工程師需要什麼樣的技能?

每個專案需要的技能不同。

公司一開始給了我們一個月的培訓,學了Java, Python後端和資料視覺化的工具。在工作中都會使用到。

覺得很重要的還是溝通、學習跟積極處理事情的能力,因為你出去就是代表公司。千萬不要覺得溝通的責任都是在人資或者業務的責任,把每件事情做好,客戶對你評價加分的話,對於你的職涯也會加分。

我目前已經負責過三個專案,第一個是做ETL數據處理,主要是維護日常報表和一些資料對接的需求。第二個專案是在國泰金控的數數發團隊,因為這專案開始接觸python flask技術,剛好我之前自己做的side project內容和專案面試內容相同,技術team lead問了很多問題,原本擔心不會被錄取。但後來還是有順利進到這工作。這專案除了flask開發外還有使用到AWS工具,使用CI/CD自動化部屬到AWS環境中並啟用功能。

4. 使用python開發後端,以及一些雲平台的 部署,跟大家分享一下挑戰與有趣的地方

挑戰是:要怎麼讓你的code寫得好用,又能讓別人好維護。

一開始只追求做出功能就好,但漸漸的會發現做出一個維護性高的API才是成熟的軟體工程師該做的事情。

在工作中遇過很棒的mentor,幫我安排了python style和aws traning課程。在課程結束後,再透過簡報的方式來檢討問題點。這時候才知道,不光是知道規則和style就好,也要理解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在開發後端後才慢慢體會到的事情。

一開始在資策會是學習入門的python技能,主要是用Jupyter notebook去做爬蟲和數據分析。對於Python後端開發完全不了解,甚至一開始連API的概念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剛開始加入公司時,公司有提供一個月的培訓(後端:Jave Spring Boot & Python Flask、前端:Angular等熱門的框架都有教學),由公司學長姐和外部單位來教學,和資策培訓的不同的是,是教學工作中實際用得到的工具。

挑戰是一開始對API完全沒有概念,雲平台也只有用過GCP VM instance虛擬主機和SQL的功能。

但自己對雲端平台覺得滿有興趣的,也上過雲育鏈的AWS SAA培訓課程,主要是培養雲端架構師的課程。雖然費用也不便宜但老師會用很生活化的案例讓你快速理解雲端架構的應用方式。

提供模擬情境提供解決方案外,也會針對AWS SAA考試曾經出過的考題做詳細的解析。同學也很多銀行業的人,覺得如果對雲架構有興趣的人真的可以來上。

挑戰就是雲服務實在太多,雖然上過課但沒有實際使用過都不知道。

還好在駐點時,專案內需要架構雲端服務,和DevOps team合作後也學習到很多。

5. 當時是什麼契機開始思考轉職

因為剛出社會時找工作只是為存打工度假的旅費,對人生沒有太長遠的規劃。那時找工作的方向是,先找到工作然後再喜歡這工作就可以了。也確實都在工作中找到很多樂趣,過去七八年的工作都是國貿物流相關,有很多時間是在規劃流程以及幫客戶解決問題,發現幫助別人得到的成就感很大。

但這類型的工作比較沒有停下來思考的時間,幾乎一整天都有緊急事件要處理,客戶只有更急沒有最急件。長期下來後,雖然專業領域的經驗有成長,但自己本身的成長很緩慢。

但最大的契機是原本是預計到中國工作,但發現如果是國貿物流專員/業務助類型的工作的話,普遍的薪資較低,取代性也比較高。加上各地海關規定和運輸條件都不同,採用外國人的機率也較低。

開始思考要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不可取代性,在尋找海外工作的時候,看到Data Enginner的工作機會。

於是開始第一次在網路上自學了python程式,也接觸到佐編茶水間Zoey的文章「人生好迷惘,我到底適合做什麼?試試 Ikigai ,4步驟找到你人生意義(免費練習表下載)」(https://zoeyk.co/ikigai/

你是否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很迷惘?你不滿意現況,想要換工作卻又不太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擅長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呢?如果這聽起來和你有幾分像,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 Ikigai 日式哲學,就非常適合你閱讀。

所以,到底要怎麼找到你的 Ikigai?先從以下四點開始:

1. 你擅長的事?我擅長整理資料和收集資料

2. 你喜歡做的事?我喜歡接觸新的東西

3. 世界需要你幫忙的事?喜歡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4. 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透過邏輯分析找出事情的脈絡,幫助其他人解決問題。

於是離職,也報名了資策會的課程。

6. 資策會的資源如何幫助到你轉換跑道,推薦聽眾朋友參加嗎?

優點是資策會和非常多企業配合,結訓當天都會有廠商來聽專題發表,當天就會安排快速面試。若在培訓時真的有好好努力的話,有機會一結訓就能就業了。我也是在結訓當天面試到現在的工作。

報名前可以先考慮:
1. 學費(12萬) / 時間(半年)
2. 課程間的連貫性(老師都很專業但彼此都沒有太大的連貫性)
3. 做專題時,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給予一些輔助,但成果不一定會符合業界的期待。

如果身邊完全沒有認識軟體工程師,需要一個可以快速進入工程師領域的環境的話,可以考慮資策會這個選項。

他提供的是一個很溫和的環境,你可以接觸到2–30個一起努力的同學,這點是很值錢的。老師的教學都很不錯,包含Garmi的工程師、Vue.js很厲害的Kuro老師、Linux很有經驗的業界人士都有,也有AI領域的學長回來教學。

但因為每一門課程可能都只有1–2週的時間學習,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吸收這些優秀老師的資訊。塞了太多資訊,有廣度就會失去了深度。

但也因為接觸到很多不同領域,也可以對於前端、後端、資料分析、系統架構有個了解,相較於自己自學,可以更快找出自己喜歡的面向,對於拿到面試邀請也很有幫助。

但拿到面試邀請不代表容易拿到offer,主要還是要看你在這半年有深入到什麼程度。

在正式onboard前也有面試了兩三間公司,在面試過程中其實能感覺到對方對你是有很大期待的,但問過一些問題後會發現,好像了解得都不夠深入,可能會不符合他們的期待。

這時候面試的態度也很重要,就算不了解也要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懂的部分可以談論,不懂的部分我也會誠實的說不了解但願意回去再做研究。

基本上面試過程都很愉快,最後有拿到一家新創公司的資料科學家的offer,也會每週幫新人安排AI教學的老師來教學。

很棒的title以及很棒的環境,絕對能在工作中學到很多。但因為自己本身並沒有實務經驗,整個數據分析部門只有我一個人,當時對自己實在沒什麼信心,最後還是選擇了穩定的企業的職缺。

7. 可以分享一些自學小技巧嗎

覺得尋找夥伴很重要,因為自學很容易就放棄了。還有自學的時候目標不要設定的太大,因為大家都是從零開始的。如果什麼都想要學的話,反而什麼都學不好。

可以先找有興趣的題目,或是在網路上看別人做的side project來實作。透過實作的過程也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建議可以先從一些小地方開始,比如說1+到100,漸漸培養信心後,再慢慢挑戰更大的專案。

8. 分享一下轉職最大的挑戰與收穫,也給想轉職的聽眾一些建議

轉職最大的挑戰是身邊沒有資深的軟體工程師。所以不知道該從哪裡入門,當時才選擇了資策會當作一個入門的學習。

身邊的朋友也很重要,因為身邊一直沒有可以參考的對象。在轉職成功後發現身邊也很多朋友有轉職的念頭,但不敢跨出這一步。因為很多人會詢問我轉職的事情,才開始寫medium來分享。

一開始覺得職場裡每個人都很資深。根本也不敢問問題,但後來發現,你沒有問問題的話,其他人就真的覺得你沒問題,

這樣其實很可惜。好不容易加入這個環境了,就應該把握這個機會和大家好好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