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看《梅艷芳》

異鄉異客看港產片

貝星人
Chez moi, c’est la B

--

利申:我不是梅艷芳的粉絲。

話雖如此,在網上首次看到電影《梅艷芳》的宣傳片時,我已心動想去看。心底裏想看的未必是梅艷芳,說實在的,想懷念梅艷芳的話,重溫她本人的舊作品來得更直接、更高質。所以,買票進場看《梅艷芳》更大可能是想懷緬那個年代、那個香港,以及自己的童年回憶,尤其現在獨在異鄉為異客,對昔日香港更加有份別具重量的情在心底。

想看還想看,既然身在異地,隔着一大個海洋,當然不會妄想可以在英國看到港產片,怎知道原來曼城也有戲院上映,每晚一場,有位是梅艷芳粉絲的朋友提議一起看,於是我就星期六有節目。

每晚一場,SOLD OUT!
喺英國戲院見到「安樂」無理由唔打卡。

故事找不着主線

要用 2 小時去交代梅艷芳 40 年不平凡的傳奇人生實在是難度滿分的事。《梅艷芳》整套電影看罷不會覺得太差勁主要是因為念在一份舊情,但如果抽離一點去看,整個故事的主線有點模糊。

如果說是交代梅艷芳成名之路,童年與未成名前的辛酸不夠深刻,又好像對竄紅過程中最光輝的那些日子着墨不多,只是用真實的舊片段和複製的 MV 拼湊起來就算;

如果說是演繹梅艷芳的感情史,又似乎不夠完整且太過表面,過分美化和日本藝人近藤真彥(電影中化名後藤)的戀情,對 Ben 那段感情也描述得毫無深度,不明所以地一起,電影般的逃亡泰國,又不明所以地分手;

至於描述跟張國榮的一段友情,也好像隔靴搔癢,不夠深入、不夠真切。觀眾「知道」梅艷芳跟張國榮的友情深厚並不是因為電影劇情能表達出來,只是因為我們作為香港人都一早就知道了。

至於梅艷芳和梅愛芳的姊妹情反而描寫得比較細膩和實在(「魚哥」演梅愛芳演得蠻好),兩姊妹一起自小在江湖打滾,姐姐沒有妹妹在舞台中的輝煌成就,但妹妹最羨慕又妒忌的卻是如姐姐般結婚生子,可是天意弄人,最後兩姊妹都因為同一病患而撒手人寰,而梅媽雖無女兒福卻長壽健康,What the ______!

總的來說,整套電影就有點像順序式炒雜錦記事,但卻找不出主線來。

--

--

貝星人
Chez moi, c’est la B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