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價差」,究竟好不好賺?

Kevin Wu
思維精煉室
Published in
8 min readApr 18, 2018

我們都知道,許多人賺錢是賺一種「價差」,例如演唱會黃牛票,賺的是先買到票,然後因為票很少,所以可以賺到未來升值的價差;中盤商賺的錢,是他們大量採購、壓低成本後,才獲取到利潤價差。

每個價差都有它的價值,當然也需要付出一點技術、資本和承擔風險。

為了解釋有哪些價差可以賺,我想首先定義這些純賺取價差的「價差商人」的獲利方式:

只要有一樣的錢,每個人都可以從市場上買到一樣的商品,而「價差商人」把產品經過簡單的重組,賣給另一個消費者,來賺取報酬。

所以,其實消費者即便不用透過價差商人,也可買到一樣的產品,價差商人的技術在於「重組、知道要賣給誰」,但是不會對原本的商品進行太多加工、改造。只會像玩疊積木一樣,把它們組起來、拆開來而已。

以下就來分別解釋,「規模價差」、「組合價差」、「心理價差」、「時間價差」這四種價差是如何賺錢,以及它們好不好賺。

賺取「規模價差」

定義:

切分高成本、高價值的商品,然後透過賣小東西來賺更多錢。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Z=A+B+C。

而Z可以賣50元,A、B、C都可以賣30元。我只要能買到Z,我就可以把它們切成A、B、C賣出去,總共就可以賺40元了。

也就是說,原本這東西很貴,但價差商人有辦法吧它「切分」,從大變小。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批發商,先批一大批貨,然後變成很多個小包再轉售,因為想要單買其中的一項商品,工廠其實不會賣給你,也就是任何人花30元都買不到A,但只要花50元可以買到Z,Z裡面包含A。

其他諸如團購、共租房屋、便利商店所賣的東西也都是這種概念。

通常要賺規模價差,最重要的就是「資本」。我們都知道,只要有足夠的資本規模,就有機會用更低的成本取得商品,那麼當然賺取的價差就會更大、利潤會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能建構足夠大的規模,也未必要從上游取得低成本的貨物,可以取得貨物之後,創造更高價的新產品。

Google廣告,蒐集的就是海量的廣告投放點,他們的上游廠商,其實是許多個很小的通路,雖然每一個通路都沒廣告價值,但當蒐集超過千萬個廣告投放點,廣告就有價值了。

也就是說,a、b、c也許價值小到可以忽略,但因為加總起來,它就有屬於它的價值了。所以就可以再切割成新的x、y、z的新的高價商品。

要串聯如此多的通路,成本其實很高,但只要串聯起來,就可以把它們切割,賣給一個個想要投廣告的人,這些買家願意付的總價值,其實比總成本還要高,所以Google廣告才可以賺錢。

所以,想要賺取規模價差,除了要擁有足夠的資本投資以外,最重要的其實是要確定:

「當把大的東西切割成小的東西之後,小東西的價值的總和,是不是能比總價值更高」

如果可以確認這件事情,就可以透過資本來先買到大東西,透過切割,賣出看起來像是全新的商品。

賺取「組合價差」

定義:

組合價值低的小商品,然後賣大商品來賺更多錢。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A+B+C=Z。

而A、B、C都可以賣10元,但Z可以賣50元。這樣就可以賺取組合價差,我只要把A、B、C都買來,然後組成一個然後賣50元就可以賺錢了。

前面提到的Google的廣告也是也提到了這個概念,只是google廣告不能單純把商品組合(你不太可能一次買數萬個廣告版位,會太貴買得起),所以需要組合之後再切割。

其實這「賣書」也是一種組合價差。你看網路上這麼多文章,大家會認為這些文章都還不錯,但沒有人會想花錢來買,因為在每個人心中,可能只要不值得100元的文章,就不會想說花個5元、10元去買。

但一本書,其實就是一堆文章的組合,而因為它組合夠多,讓你覺得這個東西超過100元,那麼你就會願意買,但其實這些文章的原本可能只是從5篇10元的文章組合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組合價差是可以有技術性的,我把這種技術稱為「組合配方」,例如:

a+2b+3c=M,雖然客人會買價值10元的a、b、c這3種商品,但我們因為不知道該怎麼組合成M,客人才會願意花100元去買M。

這有點像賣果汁一樣,我們會買好吃的水果、會買糖、會加水,但怎麼調出好喝的果汁,只有專家才知道比例,所以他們可以湊一湊就賣得更高價。

總歸而言,如果只是一般的組合差價,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發現到,大家其實不想花錢買每一個小東西,而是想花錢買一個大東西。如果有這種現象,就有組合差價可以賺。

但想要穩定賺錢,最好還是要有技術,不然如果只是賣普通的三明治,單純疊起來每個人都會,一下就被抄襲走了(原本差價的定義就是,每個人都可以獲取一樣的資源)。

所以,想要賺取組合價差,要知道怎樣的「組合配方」可以賺錢,只要配方不外流、有難度,就可以賺到更多的組合價差。

賺取「心理價差」

定義:

A覺得產品X很好,B認為產品X普通,X產品在他們之間就會有價差可以賺。

想賺這種價差很明顯,就把B的X產品賣給A就好了。

其實廣義來說,每個價差都是心理價差。在中盤商的情況中,工廠認為這個產品只能賣50元給中盤商,所以大家都花50元買,就是它們認為產品價值普通。但消費者如果認為產品價值100元,中盤商就可以賺取工廠、消費者之間的心理價差。

比較狹義的心理價差,就是每個消費者之間的價值認定。例如像跳蚤市場、禮物交換都是,每個人拿出自己沒那麼想要的東西,但可以透過市場交易賣到比預期更多的錢、換到自己覺得更好的產品。

除了消費者之間的交換,商人也可以賺取給消費者的差別訂價。

例如同樣的產品X,A客戶認為是100元,B客戶認為50元,假設成本是30元,我透過賣給不同的人不同價錢,就可以賺更多價差。

只是因為我們現在資訊太發達,想要進行差別取價實在很難(A很容易知道B買東西只要50元,當然會不開心,產品就難賣)

所以通常會透過產品組合,來進行差別訂價。

例如:
賣X+Y=120元
賣X+Z=150元

對B客戶而言,如果他認為X產品50元,就會認為Y產品是70元、Z產品是100元。

但對A客戶而言,如果他認為X產品是100元,就會認為Y產品是20元、Z產品50元。

所以如果能再找到一個價值20元的Y產品,但B客戶願意付70元,A客戶願負付20元錢,那就有可能進行交錯的的差別取價:

價值50元的X產品
賣給A客戶100元、B客戶50元;

價值20元的Y產品:
賣給A客戶20元、B客戶70元。

X產品可以從A客戶那邊多賺50元,Y產品可以從B客戶那邊多賺50元,使得兩種產品透過交錯訂價,賺到更多價差,而且雙方都可以接受。

你會發現,這種產品很難賺,因為要想辦法知道兩邊的認知不同,而且還要進行不同的價錢組合,所以用心理價差來賺錢,真的很不容易。

但市場上仍有這些商品,像是手機的功能:

如果一台手機除了基本的通訊功能,還有拍照、指紋辨識、防水….等等,他們就可以進行差別取價。

例如我認為,拍照功能值200元、指紋辨識30元,只要有另外一個人認為拍照100元,指紋辨識70元,就可以透過認知差距,賺取比原本更多的價格,而不用兩種價格都壓低。

其他諸如資費方案(通話費、網路流量的組合…)等等的其實都是。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東西明明很相似,卻有不同的價錢,因為要透過複雜的重新組合,才能賺到更多的心理價差。

賺取「時間價差」

定義:

現在便宜,認為以後會貴。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在 3月時,A價值100元,如果4月時,A價值變成200元,就有賺頭。

這種價差就是透過先買進、再賣出來賺。最常看到的股票、期貨、房屋、土地、自然資源等等,被我們視為投資、理財工具,都是屬於這種。

你會發現很奇怪的是,同樣是賺取價差,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喜歡賺時間價差?

因為它普遍被認為,只要靠知識、資本就可以賺錢,不用花時間、不用花勞力、不用花技術。而這兩項資源每個人都有,不太像前面的價差,還要進行重組、還要找賣家才有辦法賺錢。

甚至說,只要我有錢,我就可以賺取時間價差。

但為什麼能賺錢的人那麼少?

因為,大家都忽略了,想要賺時間價差,其中隱含著大量的風險,以及要預測未來的能力。

這不像前面的價差,我們都可以透過「進行重組」這個動作,來明顯感受到我們在賺錢,時間價差是沒辦法重組的,你只能買好之後等待。

所以假設前面的價差,利潤來自50%的市場嗅覺、50%的重組能力,那時間價差可假想為90%的市場嗅覺、10%的重組能力。

而我們在賺取價差時,通常會以為只要有好的重組能力,就可以賺到錢。(因為可以明顯看得到),但實際上,時間價差靠得是市場嗅覺,而非重組能力。

所以當我們很自負的說,我的重組能力超強,我超努力改變商品的價值、找到願意出更高價的買家,但殊不知,90%都是要靠市場嗅覺、靠你的預測能力。

但偏偏預測未來又超級難,假設最會預測未來的人,等級是100,而且只有50等級以上的人可以賺錢,一般人能夠達到的就差不多30級而已。

總之,如果認為時間價差好賺,通常不是因為太自負,自以為有強的組合能力就可以賺錢,就是太小看市場嗅覺的上限,以為只要有辦法預測一點趨勢,就可以賺錢,殊不知要變成超級預測員才有可能賺錢。

這就是時間價差的投資盲點:

進入門檻低到讓大家以為,只要進入就可以賺錢,但它隱含的技術卻在一開始投入資源就已經決定了。

所以想要賺時間價差,最重要的其實是知識與技術,有點像前面的組合配方,並不是只要有資本就可以的。

--

--

Kevin Wu
思維精煉室

https://processhacker.pro|熱衷各式流程,SCRUM、目標管理、專案管理、企業發展、職涯發展等議題;Notion、Airtable各式數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