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咖啡字型巡禮

Chings
Chings zine
Published in
8 min readAug 11, 2018
via itsnicethat.com

字形充滿著生活周遭也影響著我們大腦去做決定,這個老生常談對有基本美學或行銷廣告概念的人都會知道。

一天中無形遇到無數的字體影響心情、決定、感受等,從起床的鬧鐘、趕車時匆忙買的美式、工作中在word中敲打著、站在便當店前猶豫著到底要吃什麼、到睡前滑手機催眠…

字體,具有著功能性與感召性 — Sarah Hyndman, <<Why fonts matter>>

字體的功能性用於影響他人,好的字體引導閱讀者接收傳達者想賦予的想法。在行銷與廣告中,字體格外重要,好的字體騙客戶上門(喂~),不合適的字體,會讓顧客沒興趣甚至逃之夭夭…

招牌就是店家行銷的大門。台灣路上的字體被許多人認為很醜、真心醜…不好的字體發揮不了正向的功能性吸引人上門。

2015年,Justfont所出的金萱體造成當年不小的迴響,無論推出後評價好或壞,代表著近年來設計圈真的看不下去這些字體啦啦啦啦啦啦!!!!!

2016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台北醜招牌之論

另外,今年字型展中,許多字型設計師大放異彩,推出生活中各個時候所需的創新字體,讓字體助其情況一臂之力,讓觀者更速度了解傳達者的告知。

雖許多人認為台灣招牌字體真心醜,但在外來人眼中卻不是如此,如日本生活雜誌BRUTUS推出的101 things to do in 台灣特輯中,台南國華街,那對一般台灣人看來雜亂無章的台式街道美學,在日本人眼中卻極具特色代表著台式文化。(道理就跟香港的巨無霸招牌已經是必訪經典的意思一樣吧?!)

某些情況下,字體被認為用來代表國族和文化 — Sarah Hyndman, <<Why fonts matter>>

字型代表著個性,推動著行銷,也隨之影響著買氣、人潮。

在眾多商店類型中,勇於突破傳統台式字體、招牌又非常影響人潮的,我想餐飲業就是其一吧。

太醜的招牌,我真的沒辦法 — 我

為了避免中文字體的複雜,就純粹以英文字體來分析。以Why fonts matter一書為主來分析(以下簡稱 WFM),選擇台灣商家店面logo為研究題材中,以個人經驗來說,咖啡廳是再好不過的入門研究方向,因許多店家都擁有英文店名。

咖啡廳因店家不同理念營造風格,進而影響著招牌字體的選擇,所以沒有一定的規則,風格的取決於目標客群。

Freight Sans Black字體

以非相關學系的外人眼光來看,星巴克字體第一眼給我感覺:圓潤、粗、重

加重的字體像是直接大聲喊叫一樣,叫你看過來,走過來。

Mallory字體

路易莎咖啡則是圓潤、比起星巴克稍微不重、細扁。細扁的感覺讓我有悠哉感。字體間距較窄,也有些急促味。

字體不確定…

cama咖啡的話最為圓潤。都採用小寫的字體引起了我些興趣。但硬要說些更多的感受,我說不出。硬要說的話,親切?

以上三家皆為台灣知名的連鎖咖啡廳,其中露易莎、cama為本土品牌,都是以外帶杯起家,但目前路易莎有想星巴克化發展趨勢,開始增加適合久坐、洽公等用途的大空間店面(筆者家附近就三家新開路易莎皆大空間)。cama 咖啡,以筆者住家與公司附近觀察,仍保持小店面,快速外帶的策略。

這些字體看似都差不多,但從WFM一書中,可知字體是沒有中性的、沒有毫無意義特性的。圓潤的字體代表著友善、容易親近。確實,大眾品牌咖啡需要的客群是越廣越好。平易近人的標示與大眾化的定位通常給人感覺價位也是平價大眾化。讓大家都覺得消費得起。

(雖然星巴克價位比起其他兩者單價較高,但在國外,星巴克真的超平價超便宜)

雖說大多人無法輕鬆辨別確切字體,但圓潤的外表也表示它的易讀性,易讀性有助於消費者迅速理解品牌所要傳達的意象。易理解也增加消費者購買的機率、加速判斷。

另外,台灣咖啡文化崛起了一陣子,有許多各具特色的咖啡廳。筆者挑選以下私心喜歡並真的有親自消費過的咖啡店,來簡易分析其招牌字體與店鋪風格。

咖啡玥。

採取兩種字型,moon字較粗為加重語氣、強調。字體乍看下為扁平感較重,與大眾咖啡品牌一樣的是都屬於無襯體字型。

此店家確實屬於外帶型小型咖啡店、平易近人的價位。雖說單看logo會認為是個平易近人、活潑的店家,實際上店面風格卻十分有質感,若此風格放在較大的店面,我願意坐下來享受一個下午,而不是匆忙買杯美式就走。

德樂咖啡TERRA

這次logo與上述店家都非常不一樣,讓人感覺嚴肅了些。WFM中提到了個小實驗,紐約時報在2012年時評測哪種字體最得人信賴,其中襯線字體包辦前幾名。德樂咖啡的襯線字體第一眼給筆者感覺:乾淨、穩重、知性。單看logo又不知道店面長什麼樣子的情況下,跟咖啡玥比起來,會比較敢進去咖啡玥店面。此字體同時也給人安心感,讓人覺得此家咖啡品質絕對不是來亂的。

雖拜訪德樂咖啡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我仍記得老闆對空間環境的極致要求,對用戶體驗要求嚴格。任何一個角落都是一個完美畫面。曾與老闆對談過得知他對空間設計的高度要求。

若不是現在大紅,很多人前往。他會是個適合拿本書斜靠著牆角窩一整個下午的地方。

幻猻家咖啡

其logo字體十分有趣,是少見的有菱有角的字體,帶著尖銳感,其字體類似變形過的Klute。單看其字體很難判斷屬於高單價或平價的店家,但會第一眼覺得這應該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吧,覺得店面應該也有那麼一點奇特味。

恩,無法預測。

幻猻家一樓設計確實帶著不同於他咖啡店的奇特設計感,綠色的牆面、昏暗的燈光、復古的氛圍。但是二樓的空間比起特色感強烈,讓我覺得更是一種安靜、沈澱自我的絕佳空間。若可以的話,我會在心裡給二樓的幻猻家套用襯線字體。

最後,我很喜歡本書講了一段話

字型學是一門關於選擇及編排字型的學問,而字型就像是使用者的自拍照。你會被能夠反映你的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字體所吸引,否則你不會喜歡它們。

對於字型的認定是好幾年養成的,昂貴的東西該什麼字體、平價的又該怎樣…。雖說看到一個陌生咖啡店,人們會說照感覺走去試試就知道,但不同的字體確實影響消費者,而字體認知之所以養成又是他人無形施予的定義。(我為那些看起來輕浮膚淺的字體抱不平,如Comic Sans)

我們生活方式、型態的選擇淺移模化影響了我們所選擇的事物。反映著我們的最原始的想法。了解對方想法,字型就是個加成工具,一定程度吸引你所想吸引的目標對象。

我很慶幸詭異的扁平化logo浪潮尚未席捲台灣咖啡圈,每個店家保有各自特色,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般,這樣很好,對吧?

照片來源

商家LOGO 皆轉自其官網或粉絲專頁,如有冒犯之處,歡迎聯絡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