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民主改革,李前總統對台灣的懸念

台灣公民陣線
台灣公民陣線 citizenfronttw
7 min readSep 7, 2020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已離我們遠去,這位受世人推崇的哲人政治家以台灣的土地為經、歷史爲緯,完成一生的奮鬥,而台灣的獨立與民主化則是他一生懸念之所在。

這位智勇兼具的政治家在位12年,與人民共同完成台灣民主的第一次改革: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可謂功業崇隆。但是,他個人並不以此為限。在他晚年出版的「新,台灣的主張」中,他這樣評論自己高度參與的政治成果,在『第一次民主改革及其極限』的章節中,他說:

「威權政治的壓迫是直接的,激起的民主改革熱情,也相對波瀾壯闊。不斷民主改革,不但解決當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也是台灣存在價值的關鍵所在。但是近年來民主發展不但顯現疲態,甚至有退化的狀況。….第一次民主改革成就已達極限,碰到了無法突破的障礙。」

接著他說:

「改革必須靠人們的熱情。人民並不是不知道,現行民主體制亟需改革,但是像憲政架構等問題的改革倡議層次較高,就一般民眾而言,似相去甚遠,激不起人民的熱情,缺乏足夠的社會動力。…」

「因此改革要從人民切身的問題開始,而切身問題多數也是地方問題,所以目前充滿不公不義的地方政治,恰是第二次民主改革最理想的出發點。像歐美民主政治的發展,也是從中世紀城邦自治經驗開始,經過數百年的實踐,累積豐富的民主文化,才能建構出成熟的民主國家。」

誠然,自1990野百合學運以來,在人民的倡議與李前總統的配合與主導下,台灣開啟一連串的民主改革,讓長遠以來受到壓制的人民主權,能夠集中意志,掙脫威權政治的第一道枷鎖。證諸歷史,推翻威權政體,由於目標一致,眾人可以擯除歧見,同心協力,志在除舊並向未來展望佈新。然而,一旦進入民主治理的建構工程,則高度考驗眾人的民主素養以及民主文化的成熟度,是否足以支撐需要互相尊重、平等對待與自立利他的民主制度。

有鑑於政治學者杭亭頓「第三波」一書的提醒,李前總統擔憂台灣的民主體制可能擺回威權體制。就台灣的境況而言,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政治改革後,社會裡仍然埋藏著威權的組織遺脈…….」他這樣分析。而比其他第三波民主國家更為險峻的是,台灣自始至終受到中國威權政體的威脅利誘,加上對方對我併吞的野心。一旦放棄民主體制,終將成為中國的「邊陲地方」。因此,台灣民主,沒有回頭路,也沒有一時半刻可以怠惰,對方始終尋找縫隙滲透,進行威權基因的轉殖。

如果第一次的民主改革是透過制度的締造,從形式的變革帶動民心的轉換;那麼,第二次的民主改革將會是民主文化的培養,以社會互動為場域,培養民主精神。期待人民透過相互肯認編織出堅韌的民主網絡,才得以禁得起全球化時代的政經考驗。有關民主文化的培養李前總統這樣建議:

「從地方生活共同課題切入,讓人民共同處理日常切身的公共事務,研議切身議題的解決方案,自可啟發人民的熱情,透過社會學習的過程,建立新的民主治理文化,則使人們突破既有的歷史,社會和文化意識形態糾結,建構共同願景,最終也會突破地域界限,打造台灣整體民主的堅固基石。」

李前總統在執政之初所推動地方的社區總體營造,或許即意在佈局這個民主文化的地方著根。九0年代台灣的本土化從地方經營開始,尋找地方歷史與文化的脈理,從生活所在肯認自己的存在,以對抗從上而下的中國認同。那一次的運動以地方空間改造,地方(包括不同族群的生活所在)歷史文化所供給的本土認同,以及地方志工的組織化作為階段性成果。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化對政治經濟的衝擊,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未竟之功,讓「地方」再一次肩負台灣民主體制深根的重要角色。

「地方」的意義在哪裡呢?政治學者 Paul James 曾經這樣論說,越是全球化的時代越是要顧及反向倫理,也就是更小社群的存在,譬如「地方」。一個由身體介入日常的密集互動,不是網路虛擬,對夥伴的接納具有實實在在的物質性。從這個最基礎的存在,透過社會互動,形塑社群體和社群的道德和公領域。也只有從這裡出發,人們的政治認知不是只有資源分配(資源搶奪),或是抽象的政治概念的對抗(左或右),或是網路形象塑造(搏版面和粉絲互嗆)。而是必須互相分擔實際的生活責任,從這裡一步一步轉化為社群的公共空間。只有從真實的人,共同生活的互動,我們才能深刻理解政治原初的意涵:兼顧物質性和精神性的相互尊重和照顧,私領域和公領域相互參照的社群生活。

台灣的第一次民主改革集中在制度變革,改變國家層級的政治認知。第二次,我們必須進行反向倫理的照顧,從地方社群開始,從最初階的公私領域轉換,培養真正在地的民主精神。U. Beck 在「反思現代性」一書中,曾經論及次政治(sub-politics)的意義,亦即大制度(包括政府,黨派等)經常難以回應當代千變萬化的各種問題,個人的政治性將成為回應衝突與問題的重要能動者。個人的政治介入也不再是左右分明的,而是視情況調整的決定。綜合他對次政治的描述,顯然地方也才是個人政治能動性的真正培養場域。

台灣公民陣線2020政綱的第7號和第8號政綱就是針對地方設計的政策方向。第7號是「開放地方政黨,促進多元參與,改造地方政治」;第8號則是「地方創生與農業再生需以人為本」

第7號政綱的核心主張就是:

「開放並鼓勵地方政黨的成立,搭配縣議會半數採政黨比例代表,地方政黨補助金依縣市議會政黨票計算,直轄市實施區自治,以公民連署取代參選保證金,大幅降低參政門檻,促進多元政治參與。

鼓勵地方新興公民力量轉化為政黨,強化政治課責,以「選黨,選政見,選責任」的新地方政治,逐漸取代「選人,選人情,選關說」的恩庇伺從體制。

以複數政黨認同(總統立委選甲黨,縣長議員選乙黨,甲乙兩黨可結盟),改善政黨結構;以中央地方雙元政黨體系,兼顧國家團結對外與社會多元民主,因應地緣政治下台灣面臨的中國威脅,以及全球化下社會各階層與各地方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與矛盾。」

而第8號政綱的主張則是:

「地方諸多問題,例如農業凋零,環境受創,政治惡化,文化棲地消失,產業無人繼承,孤老無人照顧等,實是社群有機體的網絡斷裂所致。呈現的社會失能政治惡化,導致社群建構的能動者- 青壯人口,更加外流。而地方的惡化又會影響更大範疇的區域和國家的治理。

面對這樣的頹勢,必須以賦能「社群網絡」的修復者,人,為主軸。而地方政治的特性,不在於僵硬的制度,不能硬性分類,公與私的互參,實踐者的重要性不下於政策制定。因此重在以人為本,以賦能能動者為主。強調在地生活機能的強化,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扶植在地產業,允許政策變通的空間與彈性,形成在地韌性。」

李前總統是一位不停止的思考者和行動者,在80高齡之年,仍四處走動闡揚其二次民主的理念。經民連與台灣公民陣線的夥伴們長期觀察與參與台灣政治的發展,透過相互的專業合作,得到類似的判斷和國家發展願景,並發展出更多細緻的分析和政策規劃。

台灣由威權政治轉化為民主體制,曾經是我們全體國人的驕傲。然而,民主政治並沒有完成的一天,不進則退,必須隨著不同的政經脈絡,調整政策。不能改變的是,對民主的信念,以及面對新局的韌性,而這樣的信念和能力必須在真正的日常政治場域經實踐而獲得。此刻的台灣需要第二次民主改革,從地方開始,不是包圍中央,而是補充已顯疲態以中央為主的政治環境。能動者也不是舊結構的政治勢力,而是,重置的地方政黨設計,以更加深化的民主經驗,更為多元的民主實踐,豐富民主想像,強化民主地基。才能禁得起中國強權的壓力測試,以及全球化的政經重組變局。

--

--

台灣公民陣線
台灣公民陣線 citizenfronttw

成立於今年3月18日的台灣公民陣線,以打造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台灣共同體為目標,經過八個月的討論,針對2020大選以及國家發展願景提出十四項「公民政綱」,要「穩步求進」,凝聚社會對台灣重大政治問題的階段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