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忤斯:後真相年代的復活傳說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3 min readNov 29, 2017

經文:路加福音24:13–35

無論哪個角度看,耶穌復活都是大新聞,可惜客觀條件所限,無法直接訪問目擊者,唯有綜合報導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家通訊社消息。但當認真查看細節,就開始頭痛了…

到底耶穌在加利利(太28:16)抑伯大尼升天(路24:50)?據悉看守耶穌墳墓的士兵收過「掩口費」(太28:15),但誰能佐證?到訪墳墓婦女有幾人?一個(約20:1)、兩個(太28:1)、三個(可16:1)還是四個以上(路24:10)?墳墓裡的天使是一個(太28:2,可16:5)還是兩個(路24:4,約20:12)?

其實,在後真相年代看古人復活傳說,最寶貴不是所謂客觀真相,而是前人如何透過故事為混亂的現況重塑意義。由於福音書不少記載細節有明顯差異甚至矛盾,早期教會曾嘗試協調,但最後卻保存了四個耶穌傳統,信息風格各異。

在現存最早最齊全抄本馬可福音結尾是16:8,後來出現的16:9–20長結尾則似乎是另一個協調版,包含了約翰和路加的顯現記載影子,也有馬太的最後差遣。按此,路24:13–25明顯是個值得精選收錄的經典故事,最大特色是見證耶穌顯現那兩個門徒,共走了廿多里路,到故事結尾才認出他們老師。路加形容他們眼睛模糊了(路24:16),其實更像寓意或心理描寫;在馬可類似版本則形容耶穌以另一種形像向門徒顯現(可16:12),若然,他們如何辨明耶穌正身?

更有趣是,在路24:22–24門徒提及福音書共有的天使顯現和婦女見證傳統,卻持否定態度,唯一肯定是關於遺體失蹤的證言,這似乎是外間對復活事件的基本共識。對信眾來說,故事最重要則是註明他們信任網絡裡的消息來源(路24:18的革流巴),以及連結猶太信仰意義框架。至於以色列民族解放問題,則留待另一著作使徒行傳1:6–8處理,在那裡,民族宗教將演化成普世宗教。

可以想像,在早期教會生活場景,經文主角透過重述耶穌事蹟(路24:19–21)、講解信仰傳統(路24:27)加上擘餅分享(路24:30)發現基督臨在,大抵也成了他們崇拜經驗藍本,這經驗有耶路撒冷核心群體印證(路24:33–34),由此得以發揚光大,為每個時空信徒賦予重塑現實的能力。對他們來說,相比眼前困境,基督復活說明了更重要真相,原來失敗和苦難是通往勝利必經之路(路24:26)。只要世上繼續有義人受害,這信息都會繼續響亮。看到真相又付諸行動,就會展現復活光芒。

[另載信仰百川]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Google+] goo.gl/M4D6gG
[YouTube] goo.gl/wcSNgp

#以馬忤斯 #使徒行傳 #復活事件 #復活後第三主日 #福音書 #對觀問題 #約翰福音 #路加福音 #馬可福音 #馬太福音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