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查經心法篇] 若耶穌是答案,問題是甚麼?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7 min readNov 28, 2017

很多人自小在學校、家裡或者教會聽簡單信仰,會以為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解決人生問題,所謂耶穌就是答案。有認為上帝專門幫我們趨吉避凶,有些層次高一點,為一切遭遇提供自圓其說的解釋,內容不外乎順境是上帝賜福,困難就是上帝考驗或者懲罰。然後有天面對困境,發現過去講法難以回應就很疑惑,有人懷疑上帝,否定信仰;又有人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很糟糕。

年少時我也覺得信仰解釋很重要,但當看見那些解釋回應不到身邊掙扎,就開始認真思考信仰對現代人的意義,後來更去了讀神學,體會到基督教信仰容易令人覺得有很多解釋和答案,但同時,聖經六十六卷很多歷史背景,很多人名地名,還要在當中汲取應用,一般人不容易入手,唯有信賴專家解說。由於不是自己發現,當場景改變,就可能水土不服。

我做傳道人這幾年,越來越覺得信仰不只是一堆命題,若只是命題,一旦離開生活場景就會變成藉口。很多人討論信仰議題搞到一團糟就是這原因,一來不真誠,二來沒有方法,甚至自相矛盾「搬龍門」。然而,信仰從來不只是命題,更是經歷,不是三言兩語能概括,而是要用生命體會。即使你很想堅持耶穌是答案,也至少應該了解:問題是甚麼?當我們放下標準答案,就能開始面對人生。

自古以來,無數人探索人生問題,就是關於我們自身和世界的真相,想找方法安身立命、好好生活。很多願意問到底的人成了哲學家,有些澄清很基本問題,有些努力建立思想體系,如有機會認識他們,會發現有很多重要提醒。原來面對生命真相,有信仰的人不一定特別有把握,事實上對我來說,信仰最基本不過是承認自己無知,因此願意開放迎接生命奧秘。有懷疑並非壞事,如果信仰可以安身立命,應該經得起真誠探問。

其實我介紹處境查經只是招式,希望給大家方法容易入手做反省,這裡分享多一點理念,作為現代人如何走自己信仰路。對我來說,走自己信仰路至少有兩個任務,就是理解信仰傳統整合當下經驗。談到信仰傳統你或會想起聖經,但其實還有二千多年教會史,雖然處境查經只從聖經入手,但方法也適用於理解歷史及其他經典。最簡單原則是:欣賞前人創見,明白他們限制,在當中看到經歷信仰、和上帝對話的機會,學習好的,反省不足的,然後有勇氣過自己人生。

至於整合經驗,主要有三個範疇,這裡簡單點題,有興趣可自行發掘:

  1. 神學倫理學,特別重視培養品格,忠於經驗(所謂「真身」);
  2. 處境神學思潮:兩次世界大戰和眾多民眾運動令教會重新留意受苦上帝,不是給予無敵答案,而是與受苦的人同在,更留意很多人在不平等經驗裡的深刻反省;
  3. 教會與社會歷史:尤其香港本身歷史和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看自己角色。

這時,反省信仰就像一個螺旋式循環,任何一點都可以開始,譬如由生活開始,發現觸動地方,然後與傳統對話,帶來新的行動之後再繼續探索。

圖片摘自Laurie Green(2012)《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頁137。

要補充,所謂生活經驗是對我們有意義的經驗,舉例說,其實在教會小組的代禱事項背後,往往蘊含各式主題和掙扎,這裡列舉有家庭關係和身體,大家可以補充更多,如學業、前途/愛情…等。

有時我們因為忙碌忽略感受,但有機會整理這些掙扎,就可以與經文對話。德國聖經學者Gerd Theissen在《聖經,一本怎樣的書?》(2013)提到,聖經不同書卷都有常見主題,值得參考。

至於所謂對話,某程度是結合兩種思考方式,就是順序思考平行綜合思考。順序思考關心內容是否準確和邏輯一致;平行思考則同時組織多項資料,透過聯想把不同圖畫關連起來。同一情境可以有很多類比,帶來豐富想像。

很多人擔心自己想得太多會強解經文,其實最重要是我們有否足夠空間去聆聽,抑或常常堅持己見假裝很了解?做人也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個德國建築師Albert Speer為希特拉建集中營,後來被審判時說:我只不過努力實現做偉大建築師夢想。我們看到,當人只活在自己世界,多偉大說法都是藉口。

其實面對信仰解不通不用勉強堅持裝懂,只要有心人互相提醒,既用平行思考做聯想,又用順序思考去檢查,那些反省就不會太扭曲。

最後,當我們帶著反省回到生活,會發現自己未必可以做到一百分,但信仰最重要是給我們力量面對現實,包括各種悲劇,同時又給我們力量挑戰現實,包括社會扭曲和自己陰暗面。只要願意尋求改變,每一步都是力量。

說到底,信仰經歷有多深刻,在乎我們有多願意開放自己跟傳統對話。人生經驗較少或者開放得少,力量可能不大;但願意向各種不同經驗的人學習,威力就難以估計。正如卡通片麥兜那位師父說:「杯水能載牙籤,但如果是一條船就要江河大海。」

上文討論了很多理念,主要是給進深探究的朋友,希望至少看到開放自己、忠於自己是現代人做信仰基礎。下次會分享更多接觸聖經這江河大海要留意地方,應該更加實用。

影片索引:
0:00 引言:現代人如何走自己的信仰路
2:34 理解信仰傳統
3:01 整合當下經驗
3:33 信仰反省:螺旋式循環
3:46 從生活經驗發掘主題
4:09 順序思考與平行綜合思考
4:30 保持開放,互相提醒
5:09 承載現實,挑戰現實
— — — — — — —
延伸閱讀:
陳慎慶。〈基督教神學的理念、方法和應用〉載郭鴻標、堵建偉編。《新世紀的神學議程(上冊)》。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2002。頁25–39。
候活士( Stanley Hauerwas) 。《和平的國度:基督教倫理學獻議》(The Peaceable Kingdom: A Primer in Christian Ethics) 。紀榮智譯。香港:基道,2010。
黃美玉編。《香港人‧故事‧神學》。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1996。
黃慧貞。《性別意識與聖經詮釋》。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2000。
戴歌德(Gerd Theissen)。《聖經,一本怎樣的書?》(The Bibl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譚偉光譯。香港:基道,2013。
霍華德‧斯通(Howard W. Stone);詹姆斯杜克(James O. Duke)。《基督徒的神學思考》(How to Think Theologically)。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07。
羅利‧葛林(Laurie Green)。《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Let‘s Do Theology: Resources for Contextual Theology)。陳群英譯。香港:文藝,2012。
龔立人。《人際社會的建立:基督教社會倫理》。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1999。
龔立人。《是與非以外:基督教的倫理想像》。香港:基道,2010。

[原載信仰百川]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Google+] goo.gl/M4D6gG
[YouTube] goo.gl/wcSNgp

#信仰思考 #神學思考 #處境查經 #處境神學 #青少年牧養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