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受難時刻,你在場嗎?(太26-27章)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Apr 7, 2023

應邀為地方教會受苦節默想晚會講道,題目靈感來自美國黑人靈歌,透過耶穌受難旅程周邊人物,反思我們自身。講章主要取材受難主日馬太福音經課,但沒聚焦做文學詮釋,反而借歷史向度來重構人物掙扎,部份細節有對照其他福音書及猶太文獻。

考慮到晚會形式,結構上,經文敘述與反省都盡量保持簡潔,處境關懷滲字裡行間,但求受眾意會,不作詳細論證。講章最後跳躍至神學向度來總結十架事件當代社群意義,都是筆者多年前反省,強調上帝參與苦難對世界的挑戰,明顯頗受Jürgen Moltmann套路影響,雖然好些地方或超出馬太福音議程,但不至於毫無呼應。

2023年4月7日 | 基督教佈道中心念恩堂受苦節默想崇拜「不可能的愛」
講道:受難時刻,你在場嗎?(太26–27章)

感恩跟大家一起崇拜,剛才默想過十架七言,這裡想用經課受難主日太26–27章做骨幹,思想耶穌受難周邊幾組人物。經文較長,這裡只講重點,各位回家不妨重溫。

1) 門徒

第一組人物是門徒,最出名的叫猶大,聖經說他跟宗教領袖勾結,收了30塊銀錢,半夜帶武裝部隊包圍耶穌,但原來他不知自己做甚麼,到後來察覺鑄成大錯,就內疚退錢自盡,悲劇收場。[1]

還有大師兄彼得,四福音都記載他口口聲聲要赴湯蹈火,到關鍵時候卻跟耶穌劃清界線否認是耶穌弟子。但其實他比其他人勇敢,因為耶穌被捕時門徒四散,是他冒險跟著想旁聽審訊,約翰福音甚至透露是他曾拔刀想保護耶穌(約18:10),雖然最終敵不過恐懼,都很努力。原來即使貼身跟隨耶穌幾年,甚至有份醫病趕鬼行神蹟,都未夠應付考驗。原來跟隨耶穌最基本不是行善積德做偉大事情,而是看清自己本來面目。

今天我們怎樣境況,是否每天為生活忙碌,記掛很多大計,卻沒時間檢視自己內心?會否容易覺得被人冒犯,常常要以牙還牙?又會否因曾被背叛,變得生人勿近?抑或因失敗受傷、後悔遺憾,一直抬不起頭?無論甚麼境況,十字架的邀請是給所有人的。讓我們有片刻安靜,求主憐憫提醒。

2) 判官

然後看兩場審訊,一場在大祭司家裡連夜進行,證人口供入不到耶穌罪,大祭司本來做判官卻親自落場迫供(太26:62–66),然後執行私刑,到天亮時約齊猶太議會人馬來確認夜審結果,再想辦法交羅馬總督。本來宗教褻瀆罪名自稱上帝兒子)被換成政治罪名,因為羅馬統治下,猶太人沒有權用宗教理由處決囚犯。

最後耶穌釘十架,頭上寫著「猶太人的王」,是叛國罪名,宗教領袖就是這樣借刀殺人,後來甚至連墳墓都要干擾(太27:62–66)。但他們這樣做,又偏偏呼應了聖誕故事幾個博士(星象家)問題:「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太2:2),猶太人的王,就在十字架上。

至於另一場審訊,馬太記載不多,只見羅馬總督彼拉多借現場民意來判耶穌死刑,還要洗手扮作清白。[2] 他明明有實權,怎能扮旁觀者?原來耶穌這場冤案揭示了世間權勢多麼虛偽醜惡,宗教與政治領袖都沒做應做事情,反而濫用權力來保障自己(約11:45-50透露屈枉無辜背後可能有更多政治計算)。

今天我們不同崗位負責人要警惕,有否曾以偉大理由掩飾私心,說做好事其實抬高自己謀利益?又或者假裝中立無辜,其實玩弄權術,到問題出現時卸責?讓我們有片刻安靜,求主幫助提醒。

3) 體制齒輪:群眾/ 官兵/ 低調門徒

接著看的人物是群眾。經文裡彼拉多曾給現場猶太群眾選擇,要特赦囚犯巴拉巴或耶穌?群眾異口同聲要處決耶穌,甚至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太26:25)

他們為何這樣?明明早幾天很多人擁護耶穌入京城(太21章)。仔細看,原來擁護耶穌那批可能是來自加利利的鄉里;耶路撒冷的人本來不知道耶穌是誰(太21:10)。當然後來他們知道,因為耶穌在聖殿搗亂,甚至小朋友都和應(太21:15)。

那麼成年人是否支持呢?如果本身不滿聖殿利益集團可能會,但其餘靠朝聖人流做生意就未必了。[3]

到耶穌被判決時,在場群眾大概是宗教領袖所安排,來自加利利的鄉里可能已四散,即使有暗中支持耶穌都不敢表態。

根據福音書同期猶太人著作記述,彼拉多為人其實很陰險,他曾在另一場合派兵混入群眾來鎮壓。所以今次群眾可能想:誰知彼拉多這「民意調查」是否引蛇出洞陽謀?[4] 老百姓被官府迫得緊,可能表態得更兇狠,是否心裡說話?則不得而知。

相比下,做官兵好像不用太掙扎,虐待囚犯是例行公事,用來阻嚇搞事份子,甚至能夠樂在其中。耶穌上刑場似乎為他們帶來極大歡樂,就連猶太宗教領袖和其他囚犯都一起嘲笑他,彷彿踐踏別人自己就很威風。

但當中也有例外,經文裡軍官百夫長最後似乎驚覺耶穌是上帝兒子(路23:47記他看耶穌是義人),沒有人知道他以後會否再良心發現,畢竟人在江湖。

回看今天,我們未必有隨便嘲笑別人,但會否因利益或者想保障自己,就對別人痛苦視而不見?在現代社會,多數人可能覺得自己是大機器齒輪,為生存沒選擇,甚至說服自己從眾最正確。但即使這樣,做齒輪要做到甚麼程度?當有些指引指令可能傷害人(即使是少數不覺眼的人),是否一定要執行到底?能力範圍裡可否留生路?讓我們有片刻安靜,求主幫助提醒。

經文裡,還有個體制中人較少見,他是太27:57–60的財主,來自亞利馬太的約瑟,馬可路加說他是猶太議會議員,馬太只強調他都是門徒。我們不知道以他尊貴身份,怎會支持在聖殿搗亂的耶穌?是否在耶穌身上看到改革希望?雖然他沒有制止耶穌受害,不過最後仍私下請求總督彼拉多,讓他安葬耶穌,為官方所定性叛國罪重犯做點事情,這樣做也要冒險。但正如當局沒追捕11門徒與一班支持耶穌鄉里,財主約瑟也沒有受牽連,似乎總督不覺得真有反抗集團存在。

今天我們未必有地位去見元首,但會否有些人都處於所謂「收成期」,因緣際會、憑著努力享有早幾十年相對安穩環境經濟成果?我們會否不自覺像迫車迫地鐵,先佔好位置就懶理後來的人會否被壓扁?甚至有時自認道德優越?會否在我們的江湖裡,都漸漸只能聽那些中聽說話,無法容忍不同見解?讓我們有片刻安靜,求主幫助提醒。

4) 婦女

最後看人物是婦女,其實是女門徒,有些有記名,很多沒名字。譬如太26:6–13有女人用極貴香膏澆在耶穌頭上,其他門徒憤慨說浪費,但耶穌欣賞,還叫大家以後廣傳這事「來記念她」(太26:13),結果經文沒記她名字。

約12:1-8曾透露馬大姐妹馬利亞有做類似作為,但故事裡香膏沒澆在耶穌頭上,而是用來抹腳,很難考究是否同一人。無論如何,當耶穌預告自己受害,有這女人跟著行動回應,還有意無意提早做了葬禮程序(太26:12)。

至於那群男人門徒,則只記掛復國大計,想著如何威風,在太16:22彼得拉住耶穌叫他不要受死;到26:36–46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掙扎時,這些門徒就睡覺。在耶穌受難最孤單時刻,似乎最體會祂心情是一班婦女,我們看不到她們阻止耶穌,反而默默陪伴到最後,分擔耶穌痛苦。[5]

原來對受苦的人來說,有時聆聽比行動更基本,用心理解才有適切回應。有時我們一廂情願努力關心別人,結果被拒絕,原因可能是未真正了解人家需要;相反,有時不做甚麼也是回應,因為理解到對方需要空間。

說回聖經,據馬太記載,一直陪伴耶穌受難婦女包括抺大拉馬利亞與及雅各和約瑟母親,也叫馬利亞,還有西庇太夫人,即是放棄捕魚去做門徒的雅各和約翰的母親。

原來耶穌傳道幾年間得到很多婦女接濟(路8:2–3也有記載),她們或者基於不同理由支持耶穌,如西庇太夫人,可能起初擔心兩個兒子食不飽穿不暖,後來又為兒子地位向耶穌求保證(太20:21),但最後她由家長變成忠實擁躉。

這群婦女,她們各有背景但互相扶持,當門徒四散,她們仍跟著耶穌到刑場,不怕被牽連嗎?行刑這樣殘忍,最後還跟到墳墓,過程應該相當難受。但因為愛惜耶穌,她們堅強到超乎想像。

今天很多照顧者都厲害,可能衝鋒陷陣出入醫院,「一眼關七」打點所有事,甚至奮不顧身到沒有自己生活(這不太好,應該起碼有人分擔透氣)。今天,我們有否在哪裡看到別人痛苦要分擔?能否用心理解?我們本身又有否甚麼困難,可以被信得過的人分擔?讓我們有片刻安靜,求主憐憫提醒。

總結

弟兄姊妹,今晚我們重溫耶穌受難事蹟。歷史上,羅馬帝國用十字架酷刑展示反抗沒有好下場,但在經文我們看到,這過程反而顯出那些最高權威本身在濫用權力,並沒有做正當事。耶穌冤案揭示了我們人類社會的真面目:一直用文明來包裝以大欺小,很多人習慣旁觀痛苦甚至傷口灑鹽,還要找藉口掩飾,甚至信仰都可變成藉口。

今晚,我們透過耶穌受難故事周邊角色,反思自己狀況,就如一首美國黑人靈歌Were You There(《普天頌讚》譯作「你是否在場歌」)歌詞這樣寫:

歌詞問「你是否在場」,其實在問我們今天是否真的跟從耶穌。耶穌受難時我們在哪裡?身邊有人受苦時,我們在哪裡?在逃跑?在旁觀?在怨天尤人?在火上加油?抑或默默陪伴到最後?我們看到,跟隨耶穌確有艱難地方,要發揚美善往往力不從心,可能有人甚至因此經常自責。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更需要上帝拯救。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要大家一起努力。

弟兄姊妹,人世間不免有苦難,看新聞會擔心動盪時代再來臨,有經濟衰退、經濟制裁甚至戰爭威脅,生計都困難,風高浪急,大家更要守望相助。我們信仰最大特點是:如果世間真有上帝,上帝是親自成為人來拯救我們。原來問「你是否在場」,首先是上帝來到現場,親自進入世界苦難當中。在馬太福音,耶穌在十架上只講了一句話,上帝兒子呼喊為何上帝離棄祂(27:46),撕裂難過到極點,但即使這樣,祂都仍在這扭曲世界現場。

原來耶穌受死和復活,是上帝親自來到現場勸我們:夠了!世界不應如此運作,大家不應如此生活,不要這樣折磨自己、傷害別人。今日,教會能否給困苦人看到上帝在現場 (即太1:23「以馬內利」),又能否如晚會主題,給世界看到「不可能的愛」,看到改變的希望?在等待復活來臨的這刻,願我們聽到上帝召喚、聖靈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釋:

[1] 有關猶大「後悔」及其他馬太獨有描述的討論,可參黃根春、周柬妮、謝甘霖(2018)〈探索《馬太福音》中加略人猶大的形象 — 從單一釋放至立體〉,《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48期,頁83–121。謝甘霖本身的博士研究就是以人物刻劃理論框架,重新檢視近年學者就猶大含混複雜面貌的方法論不足,指出由馬可到馬太和路加,雖然著墨相對隱晦,但其實仍在引導古代讀者聯想到希羅與猶太傳統裡的各種叛徒範式,以襯托其敘事主線。對學術界來說,相較以上珍貴成果,謝氏之方法可能具更深意義。他主張,要恢復猶大複雜面貌,除了歷史重構,更值得探討是讀者如何參與建構理解猶大,以至整個角色在不同歷史時空下的動態接受史。詳見謝甘霖(2021) A traitor in the Shaping Characterization of Judas in the Synoptic gospels, PhD diss, CUHK。

[2] 在典外文獻《彼得福音》中,彼拉多只是「站起來」,但在太27:24的記載則變成明顯的洗手動作,對彼拉多置身事外的描述更為明顯。學者推測,《彼得福音》相關記述可能反映更早期傳統。參黃錫木:〈彼得福音簡介〉載黃根春篇(2001)《基督教典外文献:新約篇》第一冊,236–237。

[3] 參Gerd Theissen and Annette Merz(1998) The Historical Jesus: A Comprehensive Guide, 465–466的討論。

[4] 有關彼拉多鐵腕統治的描述,參婓羅《外交使團上奏該猶記》299–305 、約瑟夫《猶太戰記》2.169–177及《猶太古史》18.85–89,尤其《猶太戰記》2.175–177所記鎮壓事件:「這事以後,他又一次掀起新的騷動。他欲以建立一個引水道為借口,動用聖殿庫收—稱之為各耳板的;這水要從80公里外的地方引進來。這次,憤怒的群眾將彼拉多的官府重重包圍:在彼拉多走訪耶路撒冷時,另一群憤怒的抗議群眾也截攔他。然而,這次他早已預料到會有這樣的騷亂發生,於是一早就派了一批士兵,作平民打扮、配備武器,混在人群當中。這些士兵奉命不可用劍,但可以用棍子擊打群眾。現在,他從官府內下令,命士兵可以動武。結果大批猶太人因此喪命,有的遭亂棍擊斃,其他的,在大家驚惶失措、爭相逃命時,遭同伴踐踏致死。眾人被犧牲者的厄運嚇住了,從此不敢再作聲。」中譯摘自黃錫木主編,周健文、岑紹麟副主編(2000)《新約背景文獻選輯》,112。

[5] 周柬妮以耶穌多次退場(ἀναχωρέω)之「低調」行為模式為線索,為馬太記載的耶穌性格形象做心理學詮釋,指福音書的刻劃比一般印象更立體。透過周氏框架,當代讀者能多角度理解福音書受難敘事中耶穌所面對挫折與掙扎。由此引伸理解,我們亦更能看到經文中婦女支持的可貴。詳細討論見周柬妮(2014)《「我是誰?」:《馬太福音》中耶穌身份的轉化過程 — 心理學的視角》,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論文,尤其頁303–314;受難敘事以外的研究成果,亦見於周氏與黃根春合著《聖經深度行2:探索耶穌在馬太福音中鮮為人認識的性格特質》(2018) 。

延伸閱讀: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YouTube] goo.gl/wcSNgp

#處境神學 #處境信仰 #馬太福音 #受難主日 #受苦節 #歷史耶穌 #約瑟夫 #彼拉多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 #十架神學 #莫特曼 #JürgenMoltmann #WereYouThere #同甘共苦 #社群救贖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