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霍華選讀:〈DWR洗禮的感想〉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Nov 29, 2017
簡介: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被揭發參與密謀行刺元首希特拉的抵抗運動。潘霍華在1943年4月被捕,當時抵抗組織尚未曝光。等候審訊歷時一年多,他在獄中為外甥的嬰孩洗禮寫感言,外甥名叫Dietrich Wilhelm Rüdiger Bethge,正以他名字命名。文章反映潘霍華面對文明崩壞如何批判自省,祝福未來世代。

[Tegel, May 1944]

你是我家新生一代的長子,也就是你這一代的代表。你將有可貴的特權,能與三四代前輩一起生活。你的曾祖父能夠以他的記憶告訴你,那些生在十八世紀的人物之風情。有一天,在紀元兩千年後,你將成為兩百五十多年口頭傳授的橋樑,當然需要一條件,就是像雅各所說的:「若是上帝允許而我們活著的話」。可見你的誕生,對我們思考歷史的變遷,並詳察將來的輪廓,提供一個好的機會。

你現在的三個名字,正好讓你記住三個家庭的記號,它們在你的生活上是,以後也該是,最親切最有關係的。你的祖父居住在鄉村裏的牧師宅,過著樸素健康的生活。他具有廣泛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興趣,熱愛生活中的小樂趣,有與平民為友的自然而坦誠的氣質,在實際的事務上有自助的能力,有一種基於精神滿足的謙讓—這都是世上的財富,是那鄉村牧師住宅中所具有的特質,這些你都可以從你父親看到的。在任何事情臨到你時,它們都幫助你如何與人相處,使你獲得真正的成就和內在的喜樂。

你外公外婆家是屬於城市的中層知識階級,在政界方面著有聲譽,在知識方面亦頗有成就,對高尚的傳統與知識的傳授有著根深蒂固的責任感,這一切,至在你能領悟之前,將給與你思想上與行動上的引導,是你畢生所不會失掉的,除非你不忠於自己。

你父母以你大舅父的名字[即潘霍華自己]給你,是他們的好意,你的大舅父就是你父親教區裡的牧師,是你父親的朋友:他現在正和許多其他善良的德國人民以及更正教徒同受患難,是以他只能遠遠的參加你父母的婚禮,也不能看見你出生,不能參加你的受洗典禮,但他對於你的將來寄予愉快的希望與極大的信心。他正在竭力保持他父母—你的外祖父母—之家所賦與的精神。你父母是在這所房子裡相認識的,他認為這是對你前途的一個吉祥之預兆,並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從這所房子得到靈感,感激它所給予的精神。

當你長大峙,這所牧師住宅與別墅將消失,但舊的精神尚存,經過一段時期的疏落、脆弱、衰萎、重振、保養與康復,舊的精神將以新的形式出現。根深蒂固的精神雖然使生命較艱難,但卻是使生命更豐富和給予生命活力。在人類生命中有某些基本真理,人無論怎樣,早晚總得再回到他們那裡來,不需焦急,我們必須等候:「上帝使已過的事重新來到。」(傳3:15)

在革命的前夕能夠懂得享受美好家庭的安全,實在是無上的恩賜,這是抵禦內外各種危險的保障。兒女對父母傲慢反抗的時期將過去,兒女將從父母家得到保護、得到指導、平安與亮光。你真是幸運,有一對這麼有經驗的父母,會了解在患難中父母之家的意義。在文化普遍貧乏的現象裡,你父母之家卻是精神價值的儲藏所,是鼓舞知識的泉源。音樂,以你父母所受的訓練與了解,將能溶解你的困惑。能潔淨你的性格和情緒,在痛苦不安時將幫助你維持喜樂的基本音調。不久你雙親將教導你如何自助,不必擔心把手弄髒。以你家的虔誠,決不會是喧噪或饒舌的,你將領受禱告的意義並以敬畏上帝為主,效法耶穌基督並道行祂的旨意:「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誠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要常繫在你心上,掛在你項上,你行走,他必引導你。你躺臥,他必保守你。你睡醒,他必與你談論」(箴6:20,22),「今天救恩到了這家」(路19:9)。

倘若你能夠生長在鄉村那是最好的,但是你的鄉村生活將與你父親生長的鄉村生活大不相同,一般人經常都認城市生活是最美滿和豐富享樂的,鄉村的人之趨向城市正如香客之趨於宴飲一樣,但現在見到這些城市已自取滅亡,男女老幼如驚弓之鳥般逃走。在我們歐洲大陸—大城市的時代已近終局了。聖經告訴我們該隱是第一個城市的居民。世界性都會或許還在各處存在著,但是那種繁榮的、醉人心目的城市,對我們歐洲來說,無論如何已蓋上了一層陰影。

逃離城市的現象,將使鄉村地區發生極大的變化。收音機、汽車、電話的普遍以及官僚階級的播散,實際上已侵入居民的每一部分生活,暗中損害了鄉村本有的那種泰然安靜遠隔塵世的生活了。現在,由於成千累萬的人民受不了城市極權的生活,已紛紛湧向城外,工廠也逐漸分散到鄉村地區去,鄉村的都市化在急進中,整個生活方式將有重大的變革。三十年前的那種小村莊,有如南海的田園小島,已不存在,一個人無論他是多麼的需要寧靜,總是覺得極難獲得。但是在這些變遷中,如果在腳底下能夠有幾寸土地,使你在白天的工作和晚間的閒暇中能得到些新穎的、自然的、不虛飾的力量,必將是個很大的享受。「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6,8)。「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潰我上帝的名」(箴30:8,9)。「你們要從巴比倫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他的罪孽中」(耶51:6)。

在我們生長的社會裡,我們相信每個人有權利去計劃自己的人生。我們所學到的生命是:有目的的,每個人應毅然接受對那目的的責任,盡他最大的力量去達成那目的。但現在我們所經驗的是:沒有人能夠作早一天的計劃,我們的勞力可能一夜全被掃蕩,而我們的生命若與父母的那一代來比較,簡是既無定形而且是破碎支離的。雖然如此,我仍以生在這一個時代為榮幸,不管外在的遭遇如何,我們從未像今日這般地看到上帝的憤怒與恩典。在耶利米書45章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所建立的我必拆毀,我所栽植的我必拔出,在全地我都如此行。你為自己圖謀大事麼,不要圖謀,我必使災禍臨到凡有血氣的,但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為掠物!」只要我們能夠從這殘餘的文化裡保全我們的靈魂不受損傷,我們就當非常滿足了。假使創造主要毀壞祂手裡的工作,我們有甚麼權利哀悼我們工作的毀滅呢?我們這一代的任務不是要滿足於自己的雄心壯志,而是要從廢墟中去保守自己,正如「從火中抽出的一根柴」,「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口。」(箴4:23)我們不是要塑造生命而祇是要生存下來,不是要預先鑄製,而祇是要忍耐。雖然,我們仍希望為你,為下一代的人,保存一點遺產,使你在建設新的較美好的世界時有點資源。

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思想上,認為只要我們預先衡量每個可能性,一切就都可照所估計的機械式地發生。我們現在學習到,但稍為太遲了一點,行動並不一定是發自思想,而是出於隨時準備著的責任感。思想與行動對你將形成一種新的關係。你的思想將局限於你責任上的行動。對於我們思想常是觀望者的奢侈品,而對於你,它完全從屬於行動。「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今日我們要從生命中逐出痛苦幾乎成功了。如何擺脫痛苦,成為我們下意識的一個理想。我們對自己與他人的痛苦所表現之精密敏銳的感覺,既是我們生活方式之堅強處,也是脆弱處,你這一代一開始就得更堅強且更接近實際生活,因為你們將忍受剝奪與痛苦,你們的堅忍將遇到嚴重的考驗,「人在幼年負輒,這原是好的。」(哀3:27)

我們曾相信理性和公義是成功的關鍵,當兩者都失敗時,我們覺得是山窮水盡了。在歷史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是在誇張理性與公義的重要性。你是生長在一個世界大戰的時代,眼看著百分之九十的人類是不願意戰爭,可是他們卻為戰爭而喪失生命與財產。是以從小你就認識這世界是被強權所掌管,而理性是無能為力的,這種知識將使你更慎重更有效的去對抗這類權力。並且,在我們的生命上,所謂「敵人」是沒有存在的實體。你知道你有敵人有友人,你也知道兩者在你生命上的意義是甚麼,從嬰兒時你就學習如何對付敵人,這是我們從前所無知的,同時你也學習如何地以赤誠信賴你的朋友。「人在世上豈無爭戰麼」(伯7:1),「耶和華我的磐石,是應當稱頌的,他教導我的手爭戰,教導我的指頭打仗。他是我慈愛的主,我的山寨,我的高台,我的救主,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詩144:1-2)。「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18:24)

我們是否朝向龐大的組織,和集體生活的時代,抑或多數人渴望有眾多的、小規模的、容易處理的個人關係,並以此為滿足呢?這兩個是否必須互相排斥?世界組織與其廣闊的線網,豈不是可以向個人提供興趣更大的活動領域?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同樣的問題,我們是否朝向選擇適者生存的道路?意思就是:選擇一個貴族社會,還是選擇在人類的生活中朝向物質和精神上的普遍平等的道路?雖然在這方面已達到了相當的平等,但社會各階層中仍然存在著對人類的各種價值,如公義、成功、勇敢等的一種敏感,這就是在製造對新領袖的選擇。既認清了歷史的公義,我們就不難付出自己的權利。我們或將遭到許多變遷,許多事故,是與我們的權利和希望相背馳的。若然,我們不該懷恨或讓愚拙的驕傲所勝,而須自覺地降服於神的審判,這樣,由於我們應該大公無私地與社會共患難,與人共甘苦,就可以證明我們配得生存。「但那一邦肯把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輒下,服事他,我必使那邦仍在本地存留,得以耕種居住,這是耶和華說的。」(耶27:11)「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耶29:7) 「我的百姓啊,你們要來進入內室,關上門,隱藏片時,等到忿怒過去。」(賽26:20)「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5)。

今天你受洗成為基督徒。古時的基督教宣言將向你宣讀,奉耶穌的名施洗的儀式,將在你身上舉行,而你自己卻不知曉。我們同樣地被迫回到起初的原則。救贖、贖罪、重生、聖靈、愛仇敵、十字架與復活,在基督裡之生活與基督徒修養等—對這一切我們開始發生疑問,覺得異常的陌生,以致簡直不敢提起。在傳統的禮節與儀式中,我們正在摸索些新的革命性的東西,是我們還不能明白、還不知道如何講出來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錯誤。這些年來教會一直在為自身的生存爭戰,好像它本身的存在是最後的目的,於是失掉了機會去向世界、向人類講出一句和解的話,可見我們的傳統言語勢必失卻力量仍然保持沉默,今日的基督教將被限於代禱與行善的範圍內。可是基督教的思想、言語以及組織必須從這種經禱告與行動中再生。當你長大的時候,教會的面目將改變到令人認不出來,我們還沒有從這個大溶爐中出來,若要勉強催促,反而會延緩教會的轉變與清澈,日子並非我們所能夠預測的,然而日子將到,那時人們將再有力地講出上帝的話來,那話的力量足以改變和更新整個世界。它將是一種新的言語,那言語可能令人驚愕,但其力量卻能使人克服。它將是新的公義與真理的言語,這言語將宣告上帝與人類的和好以及祂的國度的降臨。「萬國人因聽見我向這城所賜的褔樂,所施的恩惠平安,就懼怕戰兢」(耶30:9)。在那時之前基督教的工作將是沉默、無聲息、隱匿著的。但是也有些專務禱告,行適當之事,等候上帝自己的時候來到的人。「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到日午。」(箴4:18)

註:中譯摘自《獄中書簡》,許碧端譯(香港:文藝,1999),217-225。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Google+] goo.gl/M4D6gG
[YouTube] goo.gl/wcSNgp

#潘霍華選讀 #DWR洗禮的感想 #獄中書簡 #潘霍華 #朋霍費爾 #DietrichBonhoeffer #Widerstand_und_Ergebung #二戰 #約伯記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以賽亞書 #耶利米書 #耶利米哀歌 #馬太福音 #路加福音 #提摩太前書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