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沈宣仁(2002) 基督教研究與神學的多元意義 — 當代普世神學的進路

Kelvin Lee
civic-faith
Published in
Apr 7, 2021
簡介:古老信仰如何回應當世?為何同一宗教下,彼此經驗與實踐可以有巨大差距?說要適應處境,怎樣變通才不是放棄原則?如何看待二千多年耶教眾多承傳與演化?已故大學教育及神學教育家沈宣仁教授曾撰短文,借助當代學者成果,鋪陳神學界一路走到今日,努力架接多元傳統、連結鮮活經驗的基礎學理,是難得扼要入門參考。以下節錄部份內容,全文見於郭鴻標、堵建偉編,香港基督徒學會出版之《新世紀的神學議程》(上冊)頁1–23。
大學教育及神學教育家沈宣仁(1938–2004)。原圖取材自崇基學院網站及郭鴻標、堵建偉編(2002)《新世紀的神學議程》(上冊)。

0. 歷史與普世基督教的多元、多樣化

0.0 基督教是個歷史悠久的宗教,它的多元化、多樣化是宗教學和神學界公認的事實。

0.1 在一個資訊開放及多元化的社會(如北美),神學教育與研究愈來愈趨向普世性(ecumenical)。即使在宗派獨辦的神學院,只要對學術有起碼的尊重,就不會只傳授自己宗派傳統而把別的置之不理,甚或加以排斥 — 雖然這並不表示放鬆持守自己的立場…

2. 基督教研究:信仰與學術

2.2.1 「宗教信仰」是人的精神(心靈)活動,是對究極實在的嚮往、崇敬、尋求、依賴及寄托。「神學」原意是關乎神(神聖者、神聖作為、神聖事物)的言說、學問,在傳統神學是指「對上帝的知識」。這宗教信仰或神學知識是「基層活動」(first order activity),而對這信仰或知識的省察探究則屬「次層活動」(second order activity)。二者層次不同,在邏輯上不會產生矛盾,但事實上經常有張力存在。從學術研究上說:宗教學不是宗教;神學研究不是信仰,亦不是「對上帝的知識」 — 即使是,也不免是隔了一層甚至是多層,是間接的知識。

2.2.2 這二層活動的分別在人文學科是常見的。文學歷史或理論不是文學作品:藝術批評不是藝術創作…沒有基層活動,不可能有次層活動。可以說,後者是「寄生於」或派生於前者。但後者通過適當批判與多方面的研究,不但可增進對前者的欣賞與理解,並且能促進其發展,或改變其發展方向,如近代的聖經和教會歷史的研究對傳統信仰的衝擊就是顯著的例子。學術研究必須保持與研究對象一定的距離,才能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作為人文學科的宗教學和神學研究也不例外。

2.3 據以上的分別,進行次層活動的學者,可以是參與基層活動的信徒(如基督教歷代神學家多屬此類),但亦可以不是。在信徒學者心目中,信仰需要理解;二者不但沒有矛盾,並且在互動中是相輔相成的…無論怎樣,在學術的立場上,必須堅持:開敞的學術研究不是也不應是任人壟斷的工具。

2.4 …理想的宗教研究,如好的傳記,應從內、外多方面的觀點與途徑去尋求較完整的理解…這也說明為甚麼需要多元的神學。

3. 基督教歷史:典範轉移

3.0 基督教是歷史的和普世的。這是說它是在不同時代、地區、民族、社會和文化中傳播及發展的。在任何時、地的教會,受環境影響的同時,也需要積極地適應環境,進而自我更新…在此問題上經常有保守派與開明派或革新派之間的爭執,導致衝突,甚至分裂。但事實證明,有效的適應和更新是生存和發展的規律。基督教的多元化、多樣化是它活力的表現,形成它極其豐富的傳統。

剛辭世的瑞士天主教神學家Hans Küng(1928–2021),曾擔任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神學顧問,後來成為羅馬教廷異見者,近年以倡議宗教對話與全球倫理見稱,其借用科學史家Thomas Kuhn「典範轉移」概念,點出二千多年耶教思想與時代之相互演化,在神學教育領域更別具啟蒙意義。[原圖摘自global-ethic.org]

3.1 昆‧漢斯(Hans Küng)嘗試以「典範轉移」(paradigm change)概述基督教教會與神學在經歷不同時代和處境時作出的適應及更新…

3.1.1 「典範」是成功建立而長期有效的思想與行動模式。它由傳統裏面和當時社會、文化中若干基本預設、信念、價值、準則、程序等因素構成,並且成為世代因循遵守的穩定「正統」…但時過境遷,典範老化而漸漸失靈失效。它既不易容納新觀點、新發現、新事物,又不敢正視新問題,更不能面對新挑戰。這時刻亟待勇於破舊立新的思想、行動家起來尋求新方向、新模式,如能成功建立新典範,便可取代舊的,讓傳統得以更新。

3.1.2 在過去二千年,基督教會與神學經歷過最少五次的「典範轉移」(見圖表二)。二十世紀中葉已開始出現新方向、新模式:「後現代」(Postmodern) 或「當代普世」(Contemporary Ecumenical)的神學典範正漸形成,漸取代十七世紀以來的「現代啟蒙」(Modern-Enlightenment)典範…

原圖摘自郭鴻標、堵建偉編(2002)《新世紀的神學議程》(上冊)

3.1.3 每次典範轉移都有它特殊的條件,並且很複雜。除了社會、文化甚至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神學上的突破與創新。例如新約的使徒保羅、古代東方(希利尼)的俄利根、西方(拉丁)的奧古斯丁、中古的亞奎那、改教的路德、加爾文、近代的士萊馬赫等人,都是劃時代的神學大師…

3.2 事實上基督教很早就有東(希臘)、西(羅馬)兩大公傳統之別。到十六世紀,改革宗新教興起,與羅馬公教和東正教鼎立。此三大傳統各有其典範和典範轉移的經過,在新教和後來發展的自由教會(free churches) 中尤其是這樣。舊的典範由傳統主義的保守派承傳,並不一定全被新的取代。在基督教發展史上,每一個(大、中、小)傳統代表一套(大、中、小)典範的承傳。這是近代宗派主義(denominationalism)的由來…

6. 神學的構成因素:信仰傳統與處境經驗

6.0 麥奎利(John Macquarrie 1998)在《基督教神學原理》首章說明神學有六個「構成因素」,即經驗、啟示、經典(聖經)、傳統、文化、理性。六者在神學建構中各有一定的地位與作用…

蘇格蘭聖公會神學家John Macquarrie(1919–2007)。原圖摘自維基百科、Amazon.com

6.1.1 可是常見的情況是以其中一項不僅當作主導,而且將它與另一項或數項對立起來(例如以啟示反理性,或以聖經反傳統,也反理性,又反經驗) — 有意無意地疏忽了它們之間應有的「辯證的相互作用」…

6.2.1 傳統神學一直以啟示為建構的首要因素:啟示是信仰體系的基礎。它經過經典的著錄及教會的承受,代代相傳…

6.2.2 現代神學的進路不同,是從經驗開始。信仰是對啟示的回應;而啟示則需要在信仰中領受,在一定情境下的經驗中體會…

6.3.1 傳統神學著重信仰傳統的淵源與應用。它基本的信念是:(一)信徒信眾現有的信仰,是秉承傳統所賜,而並非他們自己創立的。(二)他們基本的生活態度與方式、人生觀、世界觀,和遭遇各種額問題的深切思考…都需要信仰上的支持和啟導。

6.3.2 現代神學認為:(一)傳統賦予的信仰內容,多多少少保留著過去積累的詮釋;這些詮釋在已往的處境中可以理解,至今則未必完全適用;(二)而在當今處境中持守的信仰內容,則需加以詮釋,尋求它本有及可有的適切意義,讓它再發揮應有的作用。

6.4 以上兩個觀點並不矛盾,只不過代表神學的兩個焦點或方向:信仰傳統 — 處境經驗。兩個同是神學的基本範疇…據此,神學基本上是「在處境經驗中對信仰傳統的詮釋」…基督教神學開始就是這樣,在歷代進展中也是這樣,在今天更應這樣…

9. 當代普世神學的建構與多元化:處境神學

9.0 對當代(或「後現代」)普世神學的建構,特雷西(David Tracy)有綜合近期多方面的解說。他提出的神學模型,主要是說明神學的任務與多元、多樣性…

美國天主教神學家David Tracy(1939-)。原圖摘自americamagazine.org

9.1 基本上神學就是詮釋。這可以說是當今普世神學的共識。

9.1.1 詮釋的對象首先是(神學本身所屬的)宗教傳統,尤其是傳統中的經典表達(人物、思想、行動、文獻等等)。立足於信仰中的神學必須對信仰傳統忠誠、對教會負責。

9.1.2 神學要詮釋的對象其次是當前世界(人類)的實況,或宗教(信仰)的處境。神學需以批判的方法作出理性的分析說明,並對學術、思想界負責。

9.1.3 昆‧漢斯(Hans Küng)在討論新興的普世神學典範時也提及,神學的兩個「定項」(constants)是在當今世界的經驗,與耶穌基督的信息…神學是兩者之間「批判的關聯」…他這見解與特雷西是一致的。

9.3.1 …早時田立克(Paul Tillich)曾提議實存中產生的問題(existential questions)由基督信仰解答。特雷西則認為兩者均各有問題給對方,同時也各有解答回應。神學不能無條件接受全部過往對信仰內容的詮釋,更不可毫無批判地認同當代社會時尚或文化潮流。兩方面都需要理性的省察、分析、評判。因此神學不僅是在處境中對傳統的詮釋,同時也是在信仰中對經驗的詮釋。二者是互動而相輔相成的。

9.3.2 …特雷西認為最好在相互批判的關聯中用「類比想象」法(analogical imagination)去求同存異…無論如何,神學的多元、多樣化是不可亦不應規避的。

9.4 近數十年來,「處境神學」在世界各地盛行…前此在國內外經過長期探討,有關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兩者關聯的「文化神學」(例如謝扶雅1971,周億孚1974),至今似乎沒有那麼逼切…而海內外華人共同關注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問題,在港台的局勢與前景下,則顯得特別重要…當地的信徒信眾,不能不作出在信仰上的回應,並在回應中反省信仰在時代中的意義。這不過是盡他們的本份…

德國神學家Paul Tillich(1886–1965)。原圖摘自Deutsche Paul-Tillich-Gesellschaft網站。

延伸閱讀:

更多材料見處境信仰資源庫
[FB] facebook.com/civic.faith
[Medium] medium.com/civic-faith
[YouTube] goo.gl/wcSNgp

#文獻 #沈宣仁 #普世基督教 #基督教研究 #宗教研究 #HansKüng #ParadigmChangeInTheology #典範轉移 #JohnMacquarrie #基督教神學原理 #PaulTillich #ExistentialQuestions #DavidTracy #AnalogicalImagination #Mutually CriticalCorrelation #相互批判關聯 #俄利根 #奧古斯丁 #亞奎那 #馬丁路德 #加爾文 #士萊馬赫 #傳統神學 #現代神學 #處境神學

--

--

Kelvin Lee
civic-faith

原為循道衛理香港堂宣教師。 天降福緣,提早經歷退休,學習回到基本,為身體和生活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