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成果(一):佛陀與普利高津的對話

Mr. Mao
Mr. Mao’s Lab
Published in
7 min readMar 29, 2020
From https://pixabay.com/

在「易經開箱文」中提到「撿到一把槍」的故事:發現北宋易學大師周敦頤可以穿越900年時空,與1977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進行「同頻對話」,亦即把兩人各自提出的「宇宙生成演化」原理,可以互為「文本」方式進行直接對譯的可能性。但因受限於當時文章篇幅,所以故事中有關普利高津的「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理論就只好一筆帶過,沒交代清楚它內容的細節。以下就來打開耗散結構這個黑箱。

要說明耗散結構的核心理念,以「借古喻今」方式借用佛家「因緣成果」概念來說明,可能是最容易上手的一個方式。

佛家眼中的世界是一個「緣起(conditional arising)」的世界,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遵循一個稱為因緣成果(我把它翻成conditional causality)的規律。「因緣」這一對聽起來很玄的概念,用白話來說它們代表的其實是大家常聽到,甚至常用到的系統與環境的概念。因緣成果整句話完整的說法是

「內因爲依據、外緣為條件,當因緣俱足且和合時,萬事萬物就因而形成」

(為了檢視自己對這句話的了解程度,我把它翻成如下英文:The convergence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 emerges all things.)這裡的內因就是系統,外緣就是環境,用白話來說它的大意就是:當適當的環境(緣)出現時,系統(因)就會轉化形成新的系統(果)。根據這個說法,也讓我們發現一般所稱的「因果關係」其實是「因緣果」關係的簡稱,因為只有因但無緣是成不了果的,同樣有緣但無因也成不了果;只有因緣俱足才是成果的充分條件。正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就有佛學大師(註1)說「因果定法則,因緣成萬事」,意思是說:因果關係是一種先天的存在,但因果關係是否起作用則決定於是否出現適當的外緣。這句話我的英文翻譯如下:The causality inherent in the system determines the result,the external condition determin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causality.

普利高津因提出耗散結構理論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謂耗散結構簡單說是具有「生命力」的系統(註2),它的範疇涵蓋自然界、生態世界,以及人文社會現象。在學術上,耗散結構本身屬於複雜系統的一個分支理論,而複雜系統各分支在研究上有個共用的公分母,那就是「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概念。

所謂自組織的最簡單說法就是:它是在沒有外力介入的「去中心化」情形下,會根據外在環境產生自發性作用的一種現象與行為。

普利高津的貢獻就是他在自組織概念的基礎上,發現了耗散結構的三個行為規律:

(1) 任何處在混沌無序狀態,但具有自組織特性的元素,在適當的環境條件出現時,它就會從混沌無序中湧現(emerging)出稱為耗散結構的有序系統。

(2) 任何已存在的耗散結構,為了對抗宇宙熵增(entropy ever-increasing)定律(註3)作用下,系統內部所出現的「熵增」現象,系統就需保持開放狀態以便從外環境取得能量、物質與訊息等稱為「負熵(negative entropy)」的資源,並將系統內所產生稱為「正熵」的廢棄物排到外環境中,來維持自己的有序狀態。

(3) 任何已經存在的耗散結構,當環境出現巨變致使原有結構無法再穩定維持時,系統就會以自我顛覆的方式打破既有的結構,去進行另一波與新環境的互動,並湧現出對新環境具有適應性的新型態耗散結構。

乍看這三個規律都不免覺得只是拗口學術術語的堆疊,與我們日常生活沒什麼關係,這也曾是我初見這理論時的反應。但後來根據「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也就是「作學問用加法、求智慧用減法」的原則,把這三個規律的細節予以刪除過濾掉,就揭露出了普利高津三規律的真實面目:它們訴說的其實是任何具有生命力的系統(例如人類組織、人類歷史等)的創生、存在與演化規律。

第一條規律說的是系統的創生法則:「湧現」其實可與「因緣成果」的概念完全密合,甚至更精確地說:湧現當下的那一刻也就是「和合成果」的霎那,代表一個「有序」的新結構從混沌「無序」的迷霧中悠然現身。

第二條規律說的是系統的存在法則:「吸收負熵」其實就是物理版的生物學新陳代謝現象的解讀。吸收負熵是從生命伊始就一刻不能停息的動作,這一概念也可作為《易經》自強不息概念這一直觀洞察的科學佐證。

第三條規律說的是系統的演化法則,而這個規律的「潛台詞」其實是:當環境變動不大的時候,系統會設法維穩;但當環境變化巨大,維穩已不再可能時,系統就會出現「窮則變,變以求通」的行為,將自己改造成一個可適應新環境的系統。而更深一層的QBQ(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則是:系統的維穩階段追求的是「自穩定性(self-stability)」,例如生理平衡作用homeostasis;而在系統的變以求通階段追求的則是「泛穩定性(meta-stability)」,意思是:系統不會抱殘守缺死守某一種特定的組織結構,一旦發現它已無法再維持時,就會毅然自發放棄,並去尋找能讓自己繼續存活的新模式(有人用「雞蛋內破是生命、外破是死亡」來形容這種過程),這也是「生命會自尋生路(Life finds its way)」這句話的具體寫照。

對第三規律還有兩點補充。

首先,自組織的耗散結構具有追求系統「泛穩定性」的特性,這是生命力堅韌性(robustness,另譯為魯棒性)的表徵。其實「泛穩定性」真正令人驚異的是:它代表自組織系統一旦存在,就彷彿具有讓自己繼續存在的「目的性」。但「目的性」一般是與意志力這類概念連結的,「去中心化」的自組織系統居然具有「目的性」豈不矛盾。唯一的解釋就是自組織系統的因緣成果作用力是一種內在自發的驅動力,只要系統與環境持續開放互動,一旦因緣和合就必然成果;而因緣不合時,系統雖會解構但仍會自發尋求再度和合的機會,於是就顯現出自組織系統具有追求泛穩定的目的性。

其次,《易經》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說法,但我們只說「窮則變、變以求通」,主要是:系統的「變」其實有通與不通兩種結果,「通」固然代表適應成功,系統可在新環境中繼續存活;但由於環境持續在變,系統「變」的需求也會隨之一波波發生,因此這次「通」了後,並不能就此得到「久」的結果,因為後續的「變」中,只要有一次「不通」,系統就會因無法達成泛穩定性目標而耗散(dissipated);所以能不能「久」是要以「每次變都能通」的成果一步步累積起來達成的。

了解了自組織耗散結構的行為規律,對科學家來說,工作就結束了;但對管理者來說,就會自然追問:它對我有什麼用?我可拿它來做什麼?這是接下來要繼續討論的問題。

註1:這是我在台北市濟南路華嚴蓮社牆上看到由住持成一法師所撰的對子。

註2:耗散結構範疇也包括無機的物理化學現象,例如貝納花紋(benard cell),或是B-Z化學鐘(chemical clock)等,不過它們都可視為因緣成果下所湧現具有「準生命」力的系統。

註3:宇宙熵增一般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它歸納出:任何封閉性熱力系統的自發性趨勢必然是往「熵(系統亂度)」不斷增加的方向發展。而吸收負熵(嚴格說應是「淨負熵」,因為還要扣掉從系統排出到環境的正熵)的新陳代謝作用是唯一可以平衡熵增的辦法;只不過,新陳代謝的結果是耗散系統自己內部的熵固然減少了,但外在大環境的總熵卻因為耗散系統的存在與存活而變得比以前增加得更多。

本文作者:毛治國
官方網站:https://www.ckmao.pro

--

--

Mr. Mao
Mr. Mao’s Lab

決策有看法:做對的事;執行講方法:把事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