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淺釋系列

Kanon u. Gigue in D von Pachelbel

帕海貝爾:D大調卡農與吉格舞曲

Filius
Classicholic

--

卡農(Kanon; Canon)起源於13、14世紀時的義大利與法國一帶,德文原意即「規律」、「法則」,在音樂上則是一種寫作技法,意指許多不同的聲部根據同樣一個素材發展,並且次第出現;最先進入的是導句,以後進入的則是答句。在現在,卡農這個名稱也有代稱此手法寫作的同名作品的用法。

使用卡農手法的作品,包括了巴赫的〈郭登堡變奏〉,比才〈 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的一首法蘭朵勒(Farandole)舞曲,以及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第一幕的四重唱⋯⋯等。[註1]而史上最為著名的一首卡農,自然是帕海貝爾的D大調卡農了。這首作品由頑固低音的八個音高作為固定低音,重複廿八次,三把小提琴則是以輪唱的方式進入,互為彼此的伴奏,同時也都是主題,堪稱是卡農手法最經典的呈現。雖然看似單調[try bringing this up to any cellist …],但在帕氏的對位處理之下,不但處處驚喜,且也呈現出D大調的亮麗 — 在其筆下,中德地區嚴謹的對位技法,以及南德地區正風行的歌唱風格,有了良好的結合。

美國航太總署(NASA)曾選擇此曲作為人類文明的成就,透過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中。此外,在東亞地方,這首作品因為被偶像劇使用而聲名大噪,更有著不計其數的改編演奏版本⋯⋯[註2]作為一名聲譽卓著的管風琴師,身後居然因為這一首相對平淡的卡農創作,才廣為後人認識,這恐怕是帕氏所料之未及了。[註3]

此外,較少被討論的是與卡農一同完成的吉格(Gigue)舞曲。這首吉格舞曲在規模上較為精緻,但同樣是以嚴謹的賦格寫作而成。現存關於這組作品的最早資料,是在帕氏死後才被發現,彼時距離他逝世已經超過整整一世紀。不過,透過對這份資料 — 現存於德國柏林 — 的研究,包括紙質、地緣等的考據,可以充分證明作品的確出自帕氏之手。[Last update on Apr. 24, 2022; originally posted on facebook.com/classicaholic, on Jan. 26, 2013]

註1
在〈郭登堡變奏〉當中,第3/6/9/12/15/18/21/24/27變奏都屬於卡農手法的應用。
註2
See: 10 Most Overplayed Classical Music Pieces from TwoSetViolin
註3
作為一名聲譽卓著的管風琴師,帕氏曾任職於紐倫堡、維也納、埃森納赫、厄爾福特(長達十二年時間)、哥達,以及斯圖加特等地。

Literaturhinweise

  • Dorfmüller, Joachim. Translated by John Coombs. Kammermusik des Spätbarock (= Chamber Works of the late Baroque era). Archiv (447 285–2) ℗ 1982/3. CD Brochure.
  • Linfield, Eva. Harmonia mundi (901539) ℗ 1995. CD Brochure.

Diskographi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