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淺釋系列

3. Sinfonie von Bruckners

布魯克納:第3號交響曲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編按:本篇文字內容經作者授權,
用於台北世紀交響樂團〈世紀經典〉(2024年5月9日)音樂會節目釋文。

1873年秋季,布魯克納開始動筆創作第3號交響曲,7月16日完成前三樂章,全作則在12月31日完筆。肇因於其複雜的内容,第3號交響曲曾二度遭到維也納愛樂樂團拒演,在布魯克納稍事改編之後,始於1877年12月16日首演,並由布魯克納本人指揮。不過,這次演出的失敗──包括排練效率不彰、布魯克納的指揮方式等,作為一次事件,在樂界喧囂一時,後續由馬勒和同學魯道夫·克日扎諾夫斯基(Rudolf Krzyzanowski)改編的雙鋼琴版本也未受歡迎,雖然也有少數友人對這首新作品表示讚許,布魯克納仍然十分失落。早前,布魯克納的堅定支持者,宮廷樂長約翰·馮·赫貝克(Johann von Herbeck)辭世,對布魯克納的音樂活動更是雪上加霜。1878年,雙鋼琴版及交響曲總譜一同由施列辛格(Schlesinger)印行出版,猶遭維也納大衆的冷落。

約當1888年春夏之分,布魯克納再次檢視第3號交響曲,縮減篇幅之餘,也更改了配器,這個改編在1889年完成,距離初代版本動筆,已有近十八年之久。1890年12月21日,在漢斯·里克特(Hans Richter)指揮下,這個華格納特色淡了許多的最終版本終於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接納並演出,演出大獲成功,第三版也就此成為最頻繁被演出的版本。

名指揮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認為,作為一位自信心脆弱的作曲者,布魯克納似乎從未真正「寫完」一首作品,第3號交響曲可説是這種心理的註脚。初稿雖引用了許多華格納樂劇主題,布魯克納甚且稱之為「華格納交響曲」(Wagner-Symphonie),不過後續的版本卻有意淡化了這點,似也反映了當時布魯克納遭遇何等嚴峻的挑戰。即使如此,布魯克納在主題發展方面的嶄新手法受到後世肯定,將第3號交響曲譽為「19世紀晩期的巨作」,更可説是布魯克納最容易理解的作品。這首作品的配器華麗,尤其小號、法國號、長號等銅管樂器的發揮,能使聽衆立刻辨識出「布魯克納建築」的厚實聲響,是這首交響曲最大的特點。除了富有對大自然的情感、宗教情懷與夢想之外,當時布魯克納所處的林茲(Linz)正處於工業革命的階段,當地第一條鐵路軌道的完成,在第3號交響曲當中也以節奏的形式留下了印記。

而相較於初版,第三版的曲長相對較短(用時約為60分鐘),為典型的四樂章格局:中板-慢板-詼諧曲-快板終曲。第一樂章初始神秘、纖弱的導奏,以及後續樂團全體的戛然而止,乃至於慢板樂章的靜謐與冥想風格,無一不是布魯克納獨特、不可取代的創作特色。第四樂章第三主題的銅管齊奏,則與第一樂章相互輝映,全曲在宏大的敘事企圖下,以結實的歩調結束。

— Happy Mother’s Day! Clap👏 to convey your support to this publication.

First published on May 12, 2024.

See also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