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而致遠:由貝多芬最後三首奏鳴曲看其晚年的精神境界

Filius
Classicholic
Published in
Oct 16, 2016

文:張弈
來源:中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二〇〇四年六月卅日

在法國大革命強烈影響下成長起來的貝多芬,終身都崇尚自由和尊嚴。時代與個性的結合,產生了一個在音樂史上頂天立地的巨人,他用充滿英雄性格的音調,頌揚了“與命運抗爭”這一時代信念。

貝多芬的卅二首鋼琴奏鳴曲,就有著與它相近的博大構思、宏偉氣魄和深邃內涵,在其音樂作品中的地位僅次於交響曲,在整個鋼琴音樂史中佔有極高的地位,被稱為是鋼琴家的“新約”,與“舊約” —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齊名。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創作,歷時卅一年,幾乎是伴隨著他的一生進行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的奏鳴曲帶有一種自傳的性質,與他生活中的經歷是緊密相連的,因而他的奏鳴曲性格呈現出千差萬別的特徵。從其早期的鋼琴奏鳴曲中可以明顯看出海頓(特別是第一號奏鳴曲,作品第2號之1)、莫札特等前輩作曲家對他的影響;中期的奏鳴曲逐漸具有了新的風格,浪漫主義風格逐漸滲入(比如他的作品第27號之2),大大擴展了鋼琴奏鳴曲的結構、豐富了表現力,使這一曲式更加成熟,並賦予其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和深度;而貝多芬晚期的奏鳴曲(只有五首),都是在他完全耳聾之後創作的,其風格和以前截然不同(特別是他的最後三首奏鳴曲,作品第109–111號),從充滿矛盾和情感的戲劇化,轉變到沉思內省的哲學思維中去。由於他晚年生活的極端悲涼和淒慘,使他在精神上隔絕外界、充分進入了內心世界的生活,在其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中運用了大量的賦格和變奏曲,使我們可以體驗到其超凡、有禪意的寧靜和平。

在貝多芬的最後三首奏鳴曲中,凝聚著他作品的各種風格特徵,是相當耐人尋味的。在109號中,流露出貝多芬無以匹敵的“抒情”特點,曲中洋溢著優美、詩情的抒情性,是其晚年親切浪漫性的突出傑作;它以最美好的和最完善的抒情美形式,表現了無比豐富的內容,體現了極其強烈詩意天性,高雅而夢幻般的寂靜氣氛籠罩著全曲,人們常稱其為“巨人式的”奏鳴曲。用貝多芬本人的話說,是:

無可比擬的,是精神,是把地球上高貴、傑出的人連結在一起的精神,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將其摧毀的作品。

由此可見,貝多芬晚年在道德哲學方面所達到的觀念境界 — 通過沉思冥想,通過人群的生活來實現善的世界。

這首奏鳴曲最精彩的就是它的第三樂章,是由優美的行板和六個變奏所組成的,它是全曲的重心所在,是整個奏鳴曲的構思基礎。樂章寫得非常自由、完美緊湊,精煉的主題和富於詩意的曲調,一下子就能夠吸引住聽者;其內容表達非常深刻,變奏的速度、氣氛、性質的對比是別具一格的,具有精美細膩的鋼琴風格。這首奏鳴曲是貝多芬創作思想重要的進展,音樂的結論是靜思的,是心平氣和的綺美幻想,是靈魂被騷亂後的寧靜,它充滿了像是撫慰自己心靈一樣的情愫,整個奏鳴曲建立在這樣柔和而嚴謹的氣氛中,啟示出鋼琴明亮音色的奇跡。

110號是一首富于感情的安靜作品,是貝多芬自由地處理奏鳴曲式的典範。它以哲理性和洞察力的鋒芒,深刻地表露出了貝多芬在用自己的內在力量來滋養、淨化自己,體現了貝多芬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及對人生目標的意識 — 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實現。本曲充滿了貝多芬晚年期間所特有的深沉情緒,它極富有深刻的回想意境和安靜的內向敏感,雖然籠罩著一層悲歎的色彩,但也混雜著超越它的美夢,也可以見到其力圖有所突破而作的努力。這首奏鳴曲主題材料間的關係是非常精妙的,主題就是“回到過去的年代”,它包含了極有特性的細節,活躍著一種戲劇性的回升,吐露出貝多芬對往昔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故後人名之為“追憶”。完美表現了貝多芬的哀傷絕望,以及對饑餓貧困有深切的憤慨,同時又表露出他對從未得到過的溫暖的家庭生活和至高幸福的渴望。

這首奏鳴曲沒有題獻給任何人,它是在1821年12月,貝多芬正處在痛苦的晚年生活當中,同時要忍受著精神和身體上的巨大苦難之下所完成的;同時期的他,還寫作了第九交響樂等龐大作品。在這首奏鳴曲當中,貝多芬牢牢把握住了音響和情緒的寂靜流動,所輻射出的精神的熱能是持久永恆的,其內容是深奧的,結構是宏偉的,音樂是極為柔軟、有機的,是古典美的完美體現。從音樂中,人們感到的是沉思的威嚴同柔美詩意的神秘結合,整個奏鳴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在他的晚期作品中體現的最為突出,與其相似的還有他的絃樂四重奏《大賦格》,作品133),貝多芬在努力的確信自己、塑造自己、忠於自己、把握自己。

貝多芬用111號這首奏鳴曲作為卅二首奏鳴曲這一精神發展道路的終點,好似一座雄偉教堂刺破藍天的十字尖頂。在這部作品中,提示了貝多芬式的悲愴性(Pathos),以及對創作的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後經由對現世苦惱的掙脫與看破,顯現出與無言頓悟相似的超人境界。在這首奏鳴曲中,貝多芬重新採用了兩樂章的奏鳴曲式,在主體思想的內涵上具有一種淡泊、寧靜和超脫的性質,具有深刻思辨性和抽象性。它保存了德國古典和浪漫主義音樂中的那些最豐富、最深刻的東西。

Alfred Brendel

此曲是其創作上的一個高峰,使貝多芬的天性表現得深刻而明哲,沉思的處世態度,使他洞察到了他內心情感的最深處。但是這首奏鳴曲所表述的追求寧靜、尋找寧靜、渴望寧靜的願望,卻使人們聽到的是更多的精神騷動;貝多芬一生心路歷程中的精神騷動在曲中顯示出來,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詩化的、理想化的人的形象。由此可見,儘管兩個樂章存在著銳利的對比和明顯的對照,但保持了巨大的、整體的統一,其深沉廣闊的精神已經拓展到了無限的神秘世界之中。這首奏鳴曲無論在技巧上還是內容上,都凝聚了貝多芬對奏鳴曲的傾心研究和總結性探討,表現出一種超脫的情緒,充滿了超人的思索內容,它陳述著代表光明面的力同代表黑暗面的力之間的相互抗衡和搏鬥,表現了一種內在的超越的力和騷動,不愧是其壓軸的“永恆藝術”!

通過上述對貝多芬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所表達的思想境界的粗淺分析,不難得出,由於貝多芬晚年生活的孤獨、淒涼,使他在晚年的創作中,走向內省,一步一步走向了他內心的最深處。不止一個[位]鋼琴家說過:「不能在四十五歲以前彈奏這三首曲子。」正是因為缺乏生活經驗和閱歷的年輕人是根本無法理解貝多芬在晚年所達到的精神境界,他完全隔絕於世,在他自己創造的宏偉宮殿中,走向了他人生的最高點⋯⋯

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

幻想、幻想⋯⋯降臨在白天的崇高的、絲毫不動的夢景⋯⋯秋風吹來了枯萎的樹葉和飄過的香味。但這些回憶已經失去鋒芒;精神從回憶的蠟和暗金色蜜中築成自己的蜂巢、蜂房。精神統治著使他陶醉、使他痛心的事物,他蜷曲在他所創造的宇宙的中心⋯⋯

[Last update: Feb. 8, 2022;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klassik.yeah.net and facebook.com/classicaholic, April 7, 2013]

主題錄音

參見

  •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永久存檔頁面
  • 贝多芬的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是否过誉?(知乎話題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