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台北世紀交響樂團«跨世紀菁英»

Kritik — TCSO „Neue Sterne“

Filius
Classicholic
4 min readOct 5, 2019

--

演出者:呂淑玲、姜智譯、吳蕙津、朱品柔(小提琴)、陳姿宇(大提琴)、台北世紀交響樂團
時間:2019.9.16(一)19:30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
座次:三樓四排之2

Artists: Lü Shu-Ling, Chiang Chih-I, Wu Hui-Ching, Chu Pin-Jou (violin), Stephanie Chen (violoncello), Taipei Century Symphony Orchestra
Time: 2019.9.16 (M) 19:30
Venue: Nat’l Concert Hall, Taipei
Seat: 3F4R-2

開場曲目為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Akademische Festouvertüre op. 80),在詮釋上,樂曲第64小節〈我們建造富麗堂皇的校舍〉(Wir hatten gebauet ein stattliches Haus)處,指揮者以一小節大拍指揮,似是強調旋律流動,惟不符銅管部門的呼吸需求,使得此段有些停滯不前。第157小節始,由低音管所演奏的〈從那小丘來的是什麼?〉(Was kommt dort von der Höhe?)一段,改採2/4拍子,樂團對此段的律動掌握甚好,直到第255小節處為止,期間樂團與指揮者的互動堪稱佳作。

本曲指揮者的指揮動作略顯緊繃,對於樂曲開始的顆粒性音色,以及〈小丘〉歌曲段的需要皆頗有幫助,但對於綿長的弦樂旋律線則顯得力有未逮。此外,指揮者第一拍的指揮手勢並不固定,直接模糊了二、四拍子的清晰格律,聽覺上顯得「失根」,樂團也難以找到共同的前進步調。小結來看,《大學慶典》做為開場曲目相當應景,樂團表現不俗,但由於與指揮者之間尚欠磨合,在聽眾角度便感到缺少了一份熱情與投入。

另參:Adan,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作品80

上半場另一曲目為艾爾加經典作,大提琴協奏曲(作品op. 85)。本曲在大提琴曲目文獻上的地位與重要性,在此姑按下不提。筆者座位正對舞台,大提琴獨奏的份量基本足夠,少有遭樂團淹沒的狀況發生。經過深沉的第一樂章之後,面對第二樂章所需要的幽默感、輕快感,獨奏者顯然有些失衡,對速度也難以適應。續論第三樂章的表現,對於此樂章抒情、溫暖的要求,筆者認為此組合的表現略過於平淡,也影響對終曲樂章情緒再起的期待感。

此作為廿世紀作品(1919),詮釋的自由空間極大,也意味著指揮上的極大困難。以筆者之見,本曲指揮者在第一、第四樂章的表現甚佳,引導樂團之餘,也能成功化解意外狀況,維持全作的基本步調。但在第二樂章處,當中所需的英式幽默,以及略顯諷刺、甚至歇斯底里的情感,則是在指揮者過促的速度設定之下打了折扣。慢板樂章特別需要指揮擔任獨奏與樂團的中介,本曲指揮者在此的表現則過於保守;即使音色仍然瑰麗,由於指揮者發揮有限,樂團與獨奏顯得兩端各說各話,有些可惜。在指揮動作上,指揮者的右手拍型甚大,搭配顯著的肢體投入,皆形成不必要的雜訊;以筆者之見,指揮者從事協奏曲時干涉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更處處講求流暢,本曲在樂團的發聲時機、堆疊強度等,都有更為立即反應的空間。

在織度上,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op. 77)遠非艾爾加作品可比,主辦方將之置於下半場單獨呈現,出於對樂團體力、專注度的考量,確是好棋。本曲獨奏者原有大賽經驗,本場詮釋也堪稱流暢。第一樂章第236小節處,類似此處的間奏句,筆者認為獨奏者可提升其主動性,可避免使聽眾感到失焦。再例如,將第一樂章第206與第445小節之詮釋做為對照組,顯示獨奏者對調性、色彩及樂團配器皆有掌握,以不同的音色與份量呈現,其臨場表現相當細膩。

本曲指揮者原為國內首屈一指之小提琴演奏家,亦有豐富指揮經驗。依筆者之見,其指揮技術未臻明晰,但不影響其對布氏此作的成熟認知;弦樂抒情樂段,例如第一樂章第288小節處,更是其拿手好戲。指揮者對管樂部門所需的吞吐空間、時間長短的掌握亦恰到好處,與獨奏之間取得高度契合等,凡此都提升了下半場的聆聽感受。

總結來說,做為長期之合奏教育經營者,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在此推出一系列之協奏曲節目,值此團甫慶五十週年(2018)團慶之際,頗有“成果驗收”的意味。本場指揮者、獨奏者分屬不同世代,得以在具指標意義的廳堂下聚首,共同完成一套豐富曲目,更是世紀做為音樂人才搖籃的有力證明。

Published on 6 Oct. 20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