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評論

評«NTSO朱彼得.田園牧歌»

Kritik: NTSO Jupiter.Pastoral Madrigal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素來有聞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聲響條件對演出團體挑戰極大,此前筆者雖曾在大劇院欣賞他團演出,此次卻是中劇院的初體驗。中劇院的座席數為794席(官方資訊),在臺灣的條件是少見的中等規模場地。以劇場為主的內裝,原先就預期會是殘響過少,細節難以串連的聆聽感受,實際聽來也的確如此。節目前半演出莫扎特C大調大交響曲《朱彼得》,第一樂章明顯感受到樂團利用第一次的呈示部「找聲音」,重建聲部間共識的過程,反覆後的第二次呈示部在各方面都進步許多。整體第一樂章的速度選擇趨於中庸,雖記譜為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演出者似乎更著重於活潑的部分。再以莫扎特記譜的4/4拍來說,再現部之後似乎過份地流於二拍子律動,少了一些穩重的感覺,場地殘響過少的因素則更加劇了這一現象。

第二樂章採歌般的(cantabile)行板,低音聲部在小調段(e.g. m.19)相當賣力,節奏感十足,不過聲響仍無法完全貫穿舞台表面,形成雖有十人動,卻無十人響的奇特畫面。再論速度,指揮者選擇以完整穩定的六拍演出,以行板而言是相當大限度的拉伸,然而可以聽到樂團在許多次過門處試圖重整速度(27/75 etc.),舒適度和穩定度多少打了折扣。另外,再以慢板樂章的室內樂性質來說,本應更強調的聲部間銜接與連結,也在這個場地受到挑戰。例如第28小節雙簧-長笛一句,僅以筆者居於廳室正中的座位聽來,雙簧樂器四位音樂家難以掌握平衡之外,答話的長笛(以及法國號)似亦沒有找到合適的歌唱音量。

莫扎特第三樂章是最具風格性的一章,演出者在舞曲段的節奏明晰,值得肯定。慣例來說舞曲之後的中段通常安排歌曲,即擁有一段悅耳長旋律(加以輕織體伴奏)的音樂,此處的中段則非,是一段儼然朗誦調的對話風格段落。在此一設定下,主角雙簧管應可將語尾更從容地道盡,然實則稍有草率。第四樂章的速度設定意外地非常大膽,雖場地的理論條件也適合加速演奏,對樂團的技術要求卻也更高。一但速度過快,八分音符無法清楚演奏時,可以聽到低音聲部的調整和反抗(m.53),大段落之間所需要的留白時間(m.271)也顯有不足,凡此都削弱了這一樂章的表現。筆者最覺可惜者,當屬再現前的管樂過門(低音管、法國號),許多人都會選擇在這裡稍微降速,除了傳遞畫面遞換的訊號之外,也能突現和聲上的特殊性,可惜演出者對此未有著墨。

下半場小提琴家為演出者「人才庫」培育藝術家之一,純以本場演出而言,左手精準度高,能把握幾乎所有困難的音程和音準,然而音色少變化是其問題。古典主義音樂講求的情緒、個性對比,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的差異等等,首先透過右手持弓的選擇做到,其次抖音也可增色。獨奏者不論是第一樂章的不同主題,或者第一、第二樂章之間,基本就只使用一種抖音,甚且是不利於場地的中速度抖音,大大降低了自己的音色穿透力。再者,除開場地條件不論,獨奏者喜於樂句高點之前濫用彈性速度(Ⅱ, m.97)的現象,則純是詮釋問題了。以指揮觀點來看,第一、第二樂章的整體流暢程度為此大大下降,更造成樂團的合奏困難。大部分時候皆是樂團猝不及防,只能防守,難以預判,自然也無法傳達「協奏曲」這一音樂形式的精巧之處。在此同時,樂團管樂部門在第二樂章最末一音的完美平衡,反而竟有不受制於獨奏者的美妙感受,聽來實覺有趣。不諱言,此一演出組合若能取得更明確的共識,相信挑戰更高等級的曲目以及演出場地不是問題;純論今晚的呈現,卻是頗有懸念。

音樂會資訊 Concert Info

演出時間 Time: Feb. 11, 2023 (Sa) 7:30 p.m.
地點 Venue: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Playhouse NTT, Taichung, Taiwan
座位 Seat: 12R-1
演出者 Artists: 丁章媛、廖嘉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曲目 Program:
• Mozart: Jupiter-Sinfonie
• Brahms: Violinkonzert Op. 77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