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delssohn, Trio für Klavier, Violine u. Violoncell Nr. 2
MWV Q 33 (op. 66)
考慮到為三樣各自都非常獨特的樂器寫作是如此困難的事情,也就不難理解樂史歷來少有三重奏的傑出作品出現(e.g. 貝多芬《大公》、德弗乍克、布拉姆斯⋯⋯),而門德爾松卻是「每寫皆傑作」。
他的c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如同上一首三重奏一般,並未如貝多芬晚期那樣試圖整合三項樂器為一組完美的和聲,而是採取了將鋼琴與弦樂分開安排的手法。更多時候我們能在門德爾松的三重奏作品裡聽到三項樂器各自賣力表現 — 尤其是鋼琴部分,這份作品充分展示了作曲家本人的鋼琴演奏能力,鋼琴部份時常擔負音樂發展過程中至為粲然精彩的關鍵重任。
這首作品題獻給小提琴家史波爾(Ludwig Spohr),完成於1845年,也於同年12月20日在萊比錫舉行首演。作曲家本人擔任鋼琴,布商大廈樂團的首席大衛(Ferdinand David)擔任小提琴,大提琴則是威特曼(Carl Wittmann)。在寫給幼年好友德弗里恩(Eduard Devrient)的信上,門德爾松提到這首最近完成的新作品「在其末樂章表現了世俗和宗教的合流」,這在浪漫時期的作品是相當常見的。
門德爾松是不世出的天才,他的工作內容包括作曲、教學、研究與指揮,他創辦布商大廈樂團以及萊比錫音樂院,發掘巴哈的作品更是功不可沒。他的兩首三重奏作品幾乎是在他短暫卻多產的一生的最後階段才創作完成,或許可以做為另一個角度的說明,讓我們了解要為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取得平衡,可說是需要作曲者耗費心力的事情,甚至最終也影響了健康本就不佳的門德爾松。他在第二號三重奏完成後的兩年內就過世了。
第一樂章
其特色便是那標誌性的,始於猶疑、孱弱且起伏甚少的鋼琴聲部,但對比強烈的第二主題卻讓人聽見一種無法忽略的廣袤視野。
第二樂章
行板的第二樂章是富於表情的告別歌曲,我們可以感受到貝多芬《大公》當中的穩重步伐,但此處並不是被絕望或惆悵淹沒,反而透過多種音色的變化,隱隱然暗示了萬物生機循環的希望。
第三樂章
此一詼諧曲樂章的腳步匆忙、毫不停歇,像是童話故事中的仙子般輕盈跳躍著,在音樂進行到最末樂章之前,似乎片刻不得安寧,這令人聯想到他的八重奏和《仲夏夜之夢》。
終曲樂章
此樂章有著大器的架構,主題有著清唱劇音樂的影子,後續漸漸發展為全然浪漫且熱情的音樂,作品最後結束在勝利氣息的終曲當中。
Last update: 30 July 2016
Originally posted at facebook.com/classicaholic, 5 Oct.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