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淺釋系列

Mozart: 32. Sonate für Violine u. Cembalo

莫扎特:第32號小提琴-鍵盤奏鳴曲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1784年春季,莫札特在維也納接待了小提琴家斯特利納薩奇(R. Strinasacchi),特別為二人合演所寫的新作,便是第32號奏鳴曲。[註1]同第27號奏鳴曲一般,據說此作的寫作時間過短,莫札特在演出前僅完成了小提琴部分,鍵盤則是由他自己即席演奏而成。這點也可以從手稿的鍵盤部分判斷,莫札特筆跡在各處的不相連續,說明了這是在其它時間才補寫完成的。誠如前言,第一樂章有一段大格局的導奏段,小提琴昂揚在鍵盤伴奏之上(i.e. m.5),十足展現了莫札特對小提琴家的敬重之意。這個布局也延伸至快板段,小提琴一開始便奏出主要主題,在發展部(e.g. m.70)、甚至直到第二樂章的占比都仍居高不下。

在三樂章體作品當中,第二樂章經常都是短曲、抒情曲,這是源於巴洛克協奏曲的傳統。以這些歌曲的角色而言,「歌者」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伴奏則是簡單且優雅。上述特性,在此曲第二樂章亦可得見,主要的主題由小提琴演奏,鋼琴僅運行基本的分解和弦予以助奏(m.21 ff.)。到了第三樂章,鍵盤的精采程度有所提升,在旋律和音域上都禮讓小提琴的跡象仍然不變(m.50 f.)。直到樂章末尾,鍵盤奏出的十六分音符頗有揚眉吐氣之意,最後則是以雙方握手言和的方式告終,十分趣味。

註1
各曲之序號(非作品號或目錄號,例如K. 481即是「第33號」奏鳴曲),
包括未完成之作品在內,一共36首。
關於這個數量,在不同的資料上可能有所出入,
楊珮妤(2022年)即以32首作為其研究主張。
筆者在寫作期間所使用的主要參考資料之一,
是Philips所出版的《莫札特作品錄音大全》(Complete Mozart Edition),
學者Alec H. King在他的曲目釋文當中,也使用36首的計法。
此外,
在國際樂譜典藏計劃(Int'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 IMSLP)的網站,
也同樣使用此一計法。
事實上,第17號鋼琴奏鳴曲(K. 570)奏鳴曲曾有改編為小提琴與鍵盤的版本,
然並非出自莫札特之手,故並未列入序號當中。
有部分資料將K. 570稱為「第37號奏鳴曲」,在創作時間上是說得通的,
但或許不是出於作曲家本來的意志。

First published on March 24,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Literaturhinweise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