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樂合奏系列

Alfred Reed: Armenian Dances, Part Ⅰ

阿弗列德·里德:亞美尼亞舞曲,第一部分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

《亞美尼亞舞曲》為一首包含完整四個樂章的組曲,由美國作曲家里德於1972年發表,題獻給伊利諾州大學管樂團亞美尼亞裔指揮哈利·貝吉恩(Harry Begian),並由該樂團首演。由於里德在近代管樂發展上的重要性,加上本作品豐富的音響配器、膾炙人口的旋律等特點,本曲遂成為音樂會演出節目的常客。作曲家將本曲的四個樂章又分為包含第一樂章的「第一部分」,以及包含其後三個樂章的「第二部分」,兩部分的規模相仿,尤以第一部分結構完整,音樂相對平易近人,故經常單獨演出。

本曲係根據亞美尼亞民族音樂學家柯米塔斯(Komitas)所蒐集的民族音樂素材與民謠改編而成,依照音樂出現先後順序列舉如下:

  1. 杏桃樹(Tzirani Tzar)
    由銅管與打擊樂器信號奏出的盛大開場,本段集結了至少三首民謠的音樂素材,與原曲感性憂愁的風格大相逕庭。
  2. 鷓鴣之歌(Gakavi Yerk)
    柯米塔斯本人所作的旋律,由連續不斷的短-短-長格(Anapaest)構成如兒歌般精緻的歌曲,暗示著鷓鴣行走跳動的小碎步。
  3. 嘿,我的納贊(Hoy, Nazan Eem)
    一首由少年向戀人納贊娓娓唱出的傳統情歌,原曲調近似為6/8拍子,在此段音樂中,作曲家里德發揮巧思,將原曲節奏重置為5/8拍子複拍音樂,其中2+3與3+2的小節交互出現,而成為本曲中經典而又充滿律動趣味的一段。
  4. 阿拉加茨山(Alagyaz)
    阿拉加茨山是一座位於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西北方的火山,同時也是亞美尼亞最高峰。這段音樂用寬廣浩大的3/4拍描寫了阿拉加茨山的壯闊,在音樂上,是由慢轉快的轉折段落。
  5. 衝啊!衝啊!(Gna, Gna)
    本段音樂由一首明亮快速而熱鬧的歌曲改編而來,儘管原曲並沒有達到如此剽疾的速度,但作曲家里德利用器樂的優勢,將音樂呈現出駿馬奔騰的氣勢,最後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俐落地結束第一樂章。
以上內容係轉錄2015年新竹中學校友管樂團演出曲目釋文,
略經修整而成。

Diskographie

See also

--

--

YANG Eeche
Classicholic

臺師大音樂系碩士,主修管弦樂指揮,專長為合奏訓練、弦樂合奏技巧、古典主義作品研究、音樂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