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在醫院當個人類學家

--

這幾天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IFL 39.2) 有篇文章統計出女醫師的住院病人死亡率較低 [1]。這讓我十分在意,很怕結論被簡化成單純的性別差異。

由男醫師與女醫師主責照顧的病人本身並無顯著嚴重度與重大診斷上的差異 (table 1),女性病人死亡率更能突顯被女醫師或男醫師照護的差異(女醫 8.15% vs. 男醫 8.38%;AME, −0.24 pp),男病人死亡率則為(女醫10.15% vs. 男醫 10.23%;AME, −0.08 pp)。上述的差異,在病重的病人身上更為顯著。

身為女醫,老實說,我不覺得就可以藉此自我標榜「女性就是比較細心」「女醫師照顧品質比較好」,反而覺得這樣的性別差異應該要更小心謹慎地解讀。在女性病人的差異更大,有沒有可能男醫師反而因為考量到與異性的身體界限問題而無法完整地進行理學檢查,進而錯失診斷的時機?文章中提到的傾聽訴求、與病人溝通,的確也有機會作為性別差異的解釋。

我自己行醫數年的體感是,醫師本身功力與細心度就差很多了,性別是一個微小的變項。我們做出了變項的差異,那很好,如何解讀才能讓我們的臨床環境更好呢?

量化的研究只能告訴我們一部份的觀察數據,如何解讀還有待細膩的質性訪調。在成大修過醫療人類學的課,那時還沒正式進到臨床,覺得無聊到不行,現在回想起來,才覺得當時的自己還沒有長出慧根來。醫學系出來的,有時會有覺得自己什麼都會的「知識障」,後來被詐騙或被揭穿才發現,我們出了醫學這個領域外,就是個凡人。

報導者最近一篇講述如何與一位抗拒西醫但小孩罹患急性血癌母親競合的故事 [2],讓我更理解到專業越到所謂「非醫療本業(para-medical)」因素的困境與韌性。記錄上的「不遵醫囑(poor compliance)」,真的就表示對方是位「不乖」的病人嗎?我們能否用更立體的角度來看待我們要照顧的對象?

閒書讀得比較多,越來越覺得「尊重專業」是件知易行難的事,而「看得比自身專業更廣」更是難上加難。我們怎麼穿越醫學的「無明」,來看到一些病人看到的事物,是個可以努力的目標。

接下來的路線會越來越收束至血液次專科,讀書會大家圍在一起討論的盛況也會告一段落,主題閱讀還是會持續。接下來我想讀的是【都會人類學/醫療人類學】。還是歡迎有興趣的人私訊我,可以找一天吃飯聊書聊這個主題。

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
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
泰利的街角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改寫人性的人:人類學家如何重新發明種族和性別


[1] Miyawaki, A., Jena, A. B., Rotenstein, L. S., & Tsugawa, Y. (2024). Comparison of Hospital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Rates by Physician and Patient Sex.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 報導者,不一樣的母愛──不讓兒子進醫院、因為我害怕。

--

--

Gem Wu 吳懷珏
Clinical Gems 臨床撿石

醫生。雖然臨床好玩,也不願意放棄研究、聽講,以及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