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人談公關與媒體關係

Yuki Huang黃昭瑛
CMO的小圓桌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l 21, 2020

一直很幫忙我們的資深媒體人欣岳哥,請我準備一些分享給同是新創團隊的行銷人,一開始我很驚訝,還跟公關部門經理Francis 說:我是大外行耶!都在過程中邊做邊學理出頭緒。但或許是非專業的緣故,所以靠著苦幹實幹和真誠,得到很多媒體的支持,也在這之中累積了一些學習,所以今天就利用中午時間,大家吃便當來聽我和公關部門同事Francis 和誼珊分享。以下大致附上重點摘要,覺得有用請存走無妨,任何建言也歡迎分享給我們。

我們這麼做:

1.貢獻有價值的內容(對讀者來說是滿滿乾貨)

每一次在有機會受訪的時候,我們會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專訪後,我們所提供的內容,媒體刊出的報導對讀者來說是滿滿乾貨嗎?還是看完後讀者會想:切!又是廢文一篇。

盡可能提供有價值的商機洞察、可參考的範本、學習的經驗交流等等對大家都有益處的資訊,而不要讓世上又多了一篇廢文。

2.即時回應、好約又快很重要(因為疫情改變太快)

我們的回應超快,配合度超高,這是多虧公關部門同事不分白天晚上、平日假日的辛勞成果,我自己也需要配合,例如:我曾經在週末休假時間,在溪邊伴著潺潺流水聲、坐在冰桶上接受電話訪問,因為疫情期間政策改變,媒體需要搶速度發新聞,配合度超高的我們,又是業界第一手消息,自然有報導價值,這個是需要速度與配合度的。

3.幫忙記者準備好資料、圖表、投影片(資料彙整)

不管是官方公開資料彙整製表,或是我們站內資料的分析報告,一定都會盡可能幫忙做好,提供給記者在寫稿時有更充足的資訊、圖表可以運用,讓文章更具價值、對讀者也會更易於了解。

4.訪談時要懂得「下標、分段、抓重點」(記者:錄音檔整理完,稿子就寫好了)

我的受訪經驗,大部分會超過兩小時,錄音檔會很長,遇到習慣出訪綱的記者,我會先看完後,設想值得寫的標題、段落分段與小標題大概是怎樣、有沒有補充亮點,然後受訪時盡可能順著講,減少記者最後訪問完需要整理的時間。

5.熱心助人(貢獻更多專題建議,甚至幫忙約其他受訪者)

有時候記者找上門是因為看到一個主題覺得有趣,但訪問完後我會主動詢問:其實這個主題有幾家公司也有很有趣的故事。

然後試著幫其他家公司創造曝光機會、互相介紹,有時候就變成專題了,記者和媒體也會受益,本來是一個小題目變成了專題。

出乎意料的收穫:

1.指標媒體報導會帶來更多媒體

很謝謝商周在疫情期間的報導,為我們帶來了兩大電子媒體專訪。

中時電子報和經濟日報則帶來了日經新聞中、英、日記者報導還有亞洲經濟評論NNA日文報導。

2.品牌好感度和潛在商業機會

3.供應商主動接觸和異業合作

4.團隊士氣提升

5.招募好人才

以上這些都是公關帶來的好成效,說真的好值得細心做、好好做。

有沒有什麼我特別注意的事?的確有的。

1.不可回答的問題不要直接拒絕,沒有數字就是白講內容,所以可以看看有什麼替代的數字能講。(成長五倍、每週新商品熱賣數、毛利提升一倍、客單價破萬…..)

2.給一個特殊的角度

(後疫情時代的人才? 要想長遠一點,例如冬天怎麼辦?賣便當會不會太遠?)

3.我喜歡直球、直率、坦白,自然一點比較好。

4.順便加碼提供一些好內容,問問記者有沒有興趣做專題。

5.自媒體的助攻

我寫的專欄、Medium 真的有人看耶!發現默默創造了一些採訪機會,還有異業合作的夥伴找上門,超級值得。

以上是簡單整理的分享,歡迎各位給我們更多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