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the job to be done | 發掘真正用途,你才能問對問題

創新的根源不只是顧客,而是顧客心中的用途

姚怡均
CMoney Product Blog
Feb 18, 2024

--

在過去 0-1 的產品提案中,最常被反覆詢問的不外乎就是使用者的痛點是什麼?這件事對使用者真的重要嗎?你覺得使用者在乎什麼事?這些問題的目的是一層一層深挖,釐清產品提供的核心服務是什麼,以及此服務如何滿足使用者需求。

我在思考任何事情時,都習慣先問自己:「這個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而我發現這個作法和〈創新的用途理論〉中提倡的思維相互呼應。創造產品的人應去思考:當使用者雇用這個產品,能夠幫助解決什麼問題?

行為背後的動機 = 使用者「為什麼選擇」雇用這個產品幫助完成任務

除了思考使用者選擇這個產品的理由,需要一併考量的是使用者所處的情境脈絡,以及想達成的任務是什麼。

為什麼你要喝奶昔?你雇用奶昔來完成什麼任務?

一家速食店想要提升奶昔銷售量,行銷團隊絞盡腦汁來想辦法讓奶昔變得更甜、更濃、更多口味,但銷售量幾乎沒有出現變化。後來團隊換了一個想法:顧客生活中出現什麼「任務」需要去解決,促使他來這家餐廳買奶昔?

當團隊把焦點從「怎麼提升奶昔(產品)本身」換成「奶昔(產品)幫助達成什麼任務」,整個問題的思考方向突然變得非常不同。

研究團隊發現早上、下午兩個時間段分別是奶昔的購買高峰:

早上喝奶昔,排解通勤的無聊

早上來購買奶昔的人大多都在九點前抵達,而且只買一杯就走。調查後發現,這群人買奶昔的目的是通勤時很無聊,奶昔不會讓人太罪惡但又能夠墊胃,而且一手掌握的設計讓顧客在開車時還能方便的飲用。

此時奶昔的競爭對手為:巧克力棒、香蕉、貝果、甜甜圈、冰沙、咖啡等。

下午的奶昔,增進親子關係

在下午到晚上期間,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出現在速食店。爸爸平常需要拒絕兒子的各種要求,「不能買新玩具」、「不能養那隻狗!」,當今天需要扮演這種時常說「不」的家長角色,他們也希望有時候藉由無害的東西,例如答應兒子的要求買一杯奶昔,來展現慈父的一面。

此時奶昔的競爭對手為:玩具店、一起打球等。

當我們換成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就能夠輕易發現奶昔在不同情境下購買原因可能完全不同,意味著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競爭對手。而這個發現就能成為速食店的創新突破點,幫助重新思索針對不同需求能夠做出什麼改良。

顧客去店裡買奶昔的目的是什麼?(圖片來源:Unsplash)

了解顧客消費的「因果」才能掌握脈絡

現今大多數公司在執行產品創新研究時,大多還是仰賴數字調查,認為量化的大數據中一定能告訴我們某些答案。然而,過去的數據只會告訴我們「這些人過去有相似的行為」、「68% 顧客比較喜歡 A 版本」,但都沒有說明顧客行為背後的動機。

就像奶昔的例子,如果餐廳只是把爸爸和通勤者的調查回應加以平均,那只會得出對任何顧客來說都派不上用場的調查結果。奶昔案例強調了了解顧客消費情境的重要性,產品創新應該從找出顧客消費的「因果」為最重要目標,而不是只把顧客去個性化,當成一個數據分析的群體。

這也如同〈創新的用途理論〉提到,很少創新者把找出「起因 (cause)」視為主要挑戰,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改善產品、改善獲利、或是增加產品的差異化來創造競爭力上。讓我想起在優化產品提案時,我很容易落入糾結產品細節的陷阱,但也許更應該做的是重新梳理 TA、痛點、解法之間的關係。

💡問題:
今天公司想要提升人造奶油的銷售量,所以決定觀察家樂福裡顧客的人造奶油消費模式。
根據奶昔案例,你覺得顧客在消費時心裡想的是什麼?

答: 顧客消費時,想的不是「我要去人造奶油區買東西」,而是想著人造奶油有什麼「特定用途」。

知道理論然後呢?實務面執行的困境

這幾週新產品提案時,大家的最大困境大多是 TA 不夠明確,難以確認痛點到底夠不夠痛,因此也難以推測出使用者需求。我過去主要做 UX 相關實習,每個專案都會投入大量前期研究時間,確保更貼近使用者行為背後的動機。然而面試 APM 時,面試官就有一在提醒公司走小步快跑 Scrum 模式,意即「沒時間慢慢做前期研究」。實際進來後能強烈體會到這一點,在提案過程中使用者描述僅佔一小部分,重點還是在於整體的邏輯合理性跟流暢性。

可以理解不同產業、公司性質的做事方式不同,但這也導致我在做提案時陷入了一大困惑:在沒有掌握太多使用者資訊狀況下,我如何進行產品提案?

UX v.s. PM(來自強強 Mentor William 的補充): 

UX通常從痛點出發,投入大量時間、資源建立出使用者樣貌;
PM則需要兼顧產品的整體資源分配,著重的是思考產品用途。
因此PM可以思考的是在沒辦法做使用者研究時還可以怎麼做?

UX和PM的方法一定會有所重疊,所以此時也可討論哪些是在有限資源中可以優先做的?

用最小成本掌握使用者樣貌

在嘗試改良一些作法後,事情開始漸入佳境。過去前期研究時,我習慣用呈現使用者情境的工具(如 Storyboard, User Scenario, User Journey Map 等),具體化情緒起伏與挫折,幫助看見產品的服務機會點。

按照過去作法,我會開始規劃使用者研究,包含招募受訪者、擬定訪綱、電話訪談等,首先拿到使用者訪談資料(預估需 2–3 週),才能開始畫描述使用者情境的圖。

然而 APM 一週就要做一次產品提案,所以花那麼多時間簡直是天方夜譚(淚)。我嘗試的新作法是大部分以二手資料、產業趨勢報告為基礎,先幫助我建構出對潛在用戶的理解。接著在繪製使用者情境時,我會深入去看 Dcard、PTT 等論壇,從文章中能找出使用者內心想法的蛛絲馬跡,這讓我不用花大把時間做訪談也能大致了解使用者樣貌。無法訪談時,我也格外重視一層一層的邏輯序,避免不小心放入任何隱含的假設。

P.S. 不過有時候做一做又會不小心太深入細節,這時候就會默默洗腦自己:我是 PM,不是 UX Reseacher,我是 P̴̧͈̭̯͖̯̥̥̝̖͚M̴̧̦̙̙̲̩̗̣̘̗ͅP̴̢̤͕̝͇̞̤̖̱̫͉͇ͅM҉̧̗̜͍̙͉̣̠̰͕̗͔̳̠̲P̸̨͕̫͖͖̘̤̗̮͚̙̩͉̩ͅM̶̧̰̤̩̰̝̥͕̥̘̗͓̥͓P̶͎̯͚̗̟͖͈̩̫̥͢M̴̲̥̱̭͎̟͔̙͇͇̬̱͓̤̘̰͢ 🤯

小結

關於如何拿捏時間成本以及使用者研究實在是一大課題,我也還在嘗試怎麼樣才能盡可能的兼顧兩者,我想只能透過累積更多實戰經驗且看且走了。

這週文章從用途理論一路談到實務應用的困境,我很開心能夠試著應用自己過去學習的理論,並且不斷迭代讓它成為對我現階段任務有幫助的作法。

你對〈創新的用途理論〉有什麼看法呢?是否遇過時間不足難以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問題?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如果喜歡我的文章,也可以幫我拍手鼓勵👏

我們下次見!

--

--

姚怡均
CMoney Product Blog

就讀交大傳科,專注學習HCI&UX&PM領域知識,並共同經營IG @haha4ux。平時透過觀察路人獲得很大的樂趣。 喜歡陽光、野餐、笑容,享受與人交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