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成長之路#3: 不斷Brainstorming的一週!

Tina Lin
CMoney Product Blog
Feb 2, 2024
Photo by Lala Azizli on Unsplash

從小白也能變大白 🐶

上週做完數據分析之後本週來到高度的動腦週,在提案不斷察覺、分析、找出解法最後統整的過程真的很有趣,也是本週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有趣觀點~ GoGo!

第二次提案回顧

前情提要

這週針對上次給網紅 KOL 提出的 APP 構想,先依據 CPU 排序篩選出最終的提案,之後再往下延伸出 7 個問題。首先想要先說明優先級排序法 (CPU),針對 Cost (成本) Performance (效益) Urgency (急迫性) 三大面向去給分並且找出優先順序,在給分的過程中去重新檢視什麼是最重要我們可以趕快發想出來的提案。

  • 給分有 1–5 分,最高效益、最低成本、最緊急給 5 分
  • 最後我們篩選出三支 APP 繼續做發想

遇到的挑戰

確立三個 APP 主題方向後,再來就要開始思考以下七大問題:

  1. 增加與 KOL 的關聯性:出處是來自哪裡
  2. 有無類似的競品,是否有獨特型
  3. 遊戲化產品需要參考遊戲來規劃
  4. 將 APP 簡單化,讓正常人也能入門
  5. 如何獲取別人的回饋,其中 KOL 扮演什麼角色
  6. 技術可行性的評估
  7. 社群連結互動機制

從這個過程中開始去發想機制,才察覺到原來很多我們的內容少了跟 KOL 互動的機制與元素,而且很多內容都會太過理想化,但是實際上懶惰才是人類真正的本性,要怎麼樣才可以符合使用者需求又要簡單入手是一大考驗!同時,在發想功能、概念的時候往往覺得很不錯,但是要考量的點應該是到底是滿足自己還是滿足用戶?所以就會不斷在這些問自己的過程裡面找出更好的解法。

*在這邊也想要分享過程中看到關於遊戲化這件事一些有趣的文章:

  • 遊戲化 (Gamification)

加入遊戲化元素,可以幫助人們更容易面對挑戰,甚至能改變人們的行為、激發動機、讓人們使用產品同時享受樂趣、降低人們學習新行為模式的痛苦,同時增加使用者對產品的忠誠度。

  • 遊戲化增長圖鑑(簡述了常用到的遊戲化手法)

學習到的事情

在這週聽大家報告的過程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看到大家寫的競品分析都非常詳細,原本以為可能是把類似的 APP 列出來就好,但是從大家身上學到更重要的是要更加細緻地寫出功能以及優缺點,進而找出我們現在開發的這項產品優勢在哪邊,怎麼做才會有市場競爭優勢!

  • 分享關於競品分析開始前可以先了解的概念

裡面有提到根據依照目標用戶、產品功能、使用情境、用戶需求、產品價格等五大面向去做找到直接競品(基本上幾大面向都相同)、間接競品(核心功能相似)與潛在競品(和產品有一定的關聯性),同時選擇的依據也需要用客觀數據做說明(搜索排序、排名、下載量等)。很特別的是,我們有被回饋到是否有非 APP 的競品?舉例:健身房其實也能算是競品,如果我們可以提供的產品價位、成本低於去健身房我們就是成功,價格可以在這之間做出客群區隔,給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 分析作品範例(看完大概就會知道如何下筆!)

最後很想要分享本週聽到一個很有趣也是很深刻的一個概念:

其實人的需求從來都沒有變過,只是中間的解決方法不一樣而已。

因為自己的思考路徑比較偏向從經驗中下手,創新的部分相對沒有很多,也看了一些文章去找尋是不是有方法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後來看到很不錯的觀點分享:策略的大多數價值,來自轉換觀點,通常需要同時採用顯微鏡策略和全景策略,才能得到完整主流使用者狀況。很多時候不是憑空飛來一筆,而是我們怎麼樣在生活中多做觀察進而去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與思考漏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