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舊會在 Medium 上寫作
適度保持距離是對於內向者的安撫
原來,梭羅的小屋不是在樹林裡,而是在樹林附近的一片空地上,那裡可以看到一條人來人往的公路。梭羅離他的家鄉康科特鎮只有三十分鐘的腳程,他常回康科特吃飯及應酬,朋友和家人也常到小屋造訪他。
— — 《深度數位大掃除》第四章:獨處
網路上的創作者,都在尋找一個歸屬
這裡說的創作,不限於成篇的文章,只要有「表達自己」的意味都算,所以圖片、影片也不例外。不過本篇想討論的還是限於文字部分,所以就稱之為「寫作」吧!
我相信,想要認真寫作的人,都希望有個「固定的地方」發表,作者們期待讓讀者知道:哪裡可以找到他/她。這裡的地方不一定只有一個,但就是要固定,有一種「我在這裡定下來了,歡迎來找我!」的感覺。
對很多人來說,社交平台可能就是主要的文字創作平台,大部分的文字都在那裡誕生。臉書、Instagram、推特…。理由可想而知:流量。用戶眾多,文字容易「直接」被看見。如果試著在文內放個連結,連到自己的部落格,那轉換率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我在社交平台創作的侷限
在各平台中,臉書可能是我最不喜歡發文的地方。因為臉書的按讚機制,會讓發文內容受到極強的「誘惑」,寫個隻字片語,也不免去臆測受眾的反應,甚至為了不要「引起爭議」而自我審查。
我無法不在乎這些。
相較之下,Instagram 則是我的小新歡。說真的以前是很鄙視的啦🤣,覺得是小孩子的玩意兒,對不起我真是太天真惹!找到了合適的發文方式後才發現…真香!而且我覺得,比起臉書流水帳式的塗鴉牆時間軸,Instagram 的個人頁面更有「作品集」的感覺。
但話說回來,上述兩者畢竟都不適合較有篇幅的文章寫作,儘管兩個平台上都有人相當用心地產出紮實的圖文內容,然而作為一個讀者,還是希望文章能有文章的排版,而不僅僅只是一堆段落加 hashtag。
Medium 可能不是一個理想的歸屬
2017 年離職後,我開始接觸 Medium。不得不說,初來乍到驚覺這簡直是個新世界!中文新銳作者群雄並起,以 Evonne Tsai 為首,引領了一波波小趨勢:遠離臉書,專心寫作。一時間好不熱鬧。
我們似乎真的找到了心中那塊,屬於創作者們的「應許之地」:可以好好地表達自己,遠離社交平台的干擾。放眼望去,一片欣欣向榮,並在 2018 年達到最高峰。
可惜好景不常,日子久了,我發現 Medium 上中文作者的文章似乎在漸漸減少,許多作者也相繼離開或停止發文。而仍然逗留於此地的我們,就像一座座的孤島。至於原因為何,或許這篇文章說得最好:
雖然不是一個多產的作者,但我也逐漸感受到這沒落的景況,心裡難免失望。畢竟沒有一個作者不想要文章被看見,我們都期待被理解。
如果你是 2019 年以後才加入 Medium,可能會更有感覺: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可不是發表後就沒事了。你必須到前述的流量平台 — — 通常是臉書,再次宣傳你的文章,才可能會有不至於讓你直接放棄寫作的閱讀量。
作為一個內向者,我最難以習慣的就是每發一篇文章就要自我宣傳一次,也為此掙扎了好段時間。最終,我決定前往一個純中文的世界,你一發文就會直接被看到的世界:Matters。
為了更容易被看見,移居 Matters
今年1月開始在 Matters 上發文,並且經過了一個月的嘗試、思考與沉澱,我最終決定以 Matters 作為發文的主力,沒落中的 Medium 只作為備位的存在。想到這樣的配置,心中突然有一種解脫感:我真的找到歸屬了!
為此,我還特別寫了一篇文章,闡述我為何從 Medium「移居」Matters,細數了 Medium 令人失望的地方,以及相較之下 Matters 為何值得期待。這些話當然都是真心的,因為那時候的我正是如此認為。
就這樣,在 Matters 上持續了2個月的寫作,文章不多,但過程中都是把它當作主站在發,然後才轉貼到 Medium。
2個月後,我還是決定離開了。
先是一個內向者,然後才是一個作者
老實說,即使作為一個內向者,我也不喜歡萬事萬物都要跟「內向」扯上關係。就像我並不太認同那些給內向者書籍中,作者們總是若有似無地,把她們在職場上的成功和內向這個特質進行聯結一般。
但有些事情,確實和內向很有關 — — 比如不喜歡過度受到關注。
這倒不是說我的文章有多熱門,而是指,Matters 是一個讀者和作者互動熱絡的地方 — — 你的文章不止容易被看見,還很可能會有人來留言。而每一次的留言,對我都是一種精神上的「刺激」。
我會興奮、期待、失落、悵然,各種交雜的情緒都一一浮上心頭,好像有一種回到臉書的感覺?
我喜歡在 Matters 上認真回覆自己欣賞的作者的文章,這樣的互動讓人非常滿足,我認為這幾乎是在網路上所能夠擁有的最好的互動。而如果別人也這樣認真對我,我會非常感動。但顯然的,我確實不太適應文章這麼容易被回覆、被關注。
說來有點膚淺,但對我而言,按按讚、拍拍手,或許真的就是一種舒服的回應方式。
想要自己被理解,又不希望受到太多關注。對於內向者而言,其中的平衡,也許只存在於一個十分狹窄的地帶。而且它可能還像海岸邊的沙洲,邊界會隨著潮汐的漲跌而浮動,連自己都捉摸不定。
小結:我依舊會在 Medium 上寫作
理解了其中的兩難,至少有助我做出選擇,畢竟顯然不存在兩全其美的辦法。而對我而言,或許還是當一座孤島更適合一些。
並非熱衷孤獨,只是往往如此。
經由這些沉澱與理解,現在看待 Medium 的角度已經和當初「離開」時有所不同。這並不是說我就因此覺得這裡變得比以前更好了,並不是。那些令人討厭的缺點依舊存在,而且恐怕還會繼續蔓延。
只不過現在的你稍稍能夠,看到這些討厭點中的少許可愛之處。如此一來,一座座的孤島,重新定睛一見,似乎變成了一座座的《離島》:
這種距離對大家都好
就隔著一片海互相遠眺
我是一座離島人海邊的離島
世界和我都不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