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曼無止盡》第40期:Evernote 的重生之路

衰微的上古獨角獸是否能重獲新生?

kyo
Code and Me
5 min readOct 10, 2020

--

Photograph: Tim Hearn

首先提一下《曼無止盡》這份電子報,它開始發行於今年初,根據本頁(有興趣可直接訂閱,完全免費)內容它是這樣自介的:

Hello,我是 Manny。關注科技及創新趨勢一直是我的最大興趣,因為它們將形塑每一個人的未來生活。然而,一個人的能力與視角有限,因此希望透過以電子報分享所見所思的方式,結識更多朋友,激盪出更多思維火花

出刊的頻率為「週報」,作者的個人臉書還有 daily digest,在此就不多作介紹。誠如前述,關注的主題以「科技」和「新創」為主,你可以想像成免費版的《科技島讀》。(有時也會選讀《科技島讀》的文章)

這篇是電子報中,少數標註為「長文」的一期,可以想成雜誌的「特刊」。因為其餘的期數形式上為收集 5–8 則文章並進行摘要與簡評,說是摘要、簡評,其實總體的內容、字數也不少,只是面向較廣。而長文只會專注於一個主題。本期全文如下:

這一期談的正是我特別在乎的生產力工具:Evernote。所以有必要簡單寫一下心得與我自己對 Evernote 的未來期望。

作為一個重度使用者,Why Evernote?

因為它古老而簡單。

十年以前就聽聞 Evernote 大名,號稱要成為你的「第二個大腦」。而且早在 2012 年它的估值就達到了 10 億美元,成為了所謂「獨角獸」公司。看一下我的註冊會員起始日,正是2012年。所以 Evernote 也相伴了我好長一段時間。

但說起來,我對它的重度使用,大概是這三年的事情而已,差不多就是辭去公務員進入轉職階段以後吧!

怎麼說「重度」?一個簡單的測量方式就是想像一下如果它突然倒閉了,會對你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這件事的發生會讓你覺得十分擔憂,那你顯然就是一位重度使用者了。也就是我。

簡單還是簡陋?

回到「簡單」這件事。相比於這幾年火紅的 Notion,應該說是「簡陋」還比較貼切!

這裡的「簡陋」指的是「功能受限」,但我喜歡這種簡陋。而它之所以簡陋正是因為它的架構過於古老了。可以舉一些「簡陋」的例子:

  • 只允許「記事本堆疊>記事本>記事」最多共 3 個層級的目錄結構,不像 Notion 或 WorkFlowy 可以無限層級
  • 承上,層級很少,所以你無法進行太複雜的「專案架構」規劃,只能以簡單分類的方式來歸納記事而已,這顯然不太符合時代潮流
  • 記事本只能以特定幾種方式排序,無法自由決定。常見的排序方式是「名稱」,所以你想要達成喜歡的排序就要在名稱上下功夫,比如說加上什麼 001、002 之類的前綴,真的有點蠢…
  • 記事的文字樣式也很少,不支援 Markdown 不說,我最受不了的就是 Code Block(程式碼區塊)非常非常陽春且難用,講白了就是啊:
在 Evernote 記錄程式碼真是一場惡夢

簡陋也不錯

好像都是在抱怨,然而這些對我來說都算是「無傷大雅」。正因為沒有太多彈性與可規劃的空間,所以我可以專心記事,不用想東想西。

我是一個光 IDE(程式編輯器)的 Syntax Highlight(程式語言關鍵字樣式)就可以花20、30小時去不斷調整成自己最順眼的外觀的人。

遇到一些覺得不符合視覺美感或閱讀舒適度的網頁也會透過瀏覽器外掛去調整頁面的 CSS 設定。這些簡直沒完沒了呀!

如果 Evernote 把這些彈性都加進來了,那我顯然就無法專心筆記了。所以,古老歸古老,但是對我而言,簡陋也不錯啦!請大聲出說:我就爛!

小結:你別死就好

全文的這段我最有共鳴,粗體字部分完全就是我為什麼繼續選擇 Evernote 作為記事主力的原因:

Evernote 最核心的功能是「儲存」,以及協助在儲存的內容大海中找到目標;Notion 最核心的功能則是「架構」,包括支援各式各樣資料形式的 blocks、以及更直覺的 blocks 架構方法

至今我仍認為 Evernote 的儲存功能最好用,但在架構層次上則遠不如 Notion,這或許是為什麼許多人在比較後認為可以犧牲一些 Evernote 帶來的好處,而全面遷移至 Notion 的原因

我對 Evernote 的期望不多,因為現在的它已經能滿足我大部分需求。如果真的把 Notion 那種「all-in-one」的特質融入進來,反而令我困擾。

所以,你一定要活下去!為了我們這些「簡陋主義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