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再讨论

Yiwen
Code and Poetry
Published in
Jan 2, 2021

我们都以为,讨论的消失源于日渐严苛的内容审查。无可厚非,内容审查是限制讨论的原因之一。从平台审查到自我审查,我们可讨论的范围越来越窄,能讨论的内容越来越少。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内容审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下许多讨论都是即时发生的。在微信、微博等平台,系统常难以预警讨论的内容,删帖删号也总是后发行为。即便敏感词审查从不缺席,我们也有成千上万种方式规避它。通过约定俗成的暗语,我们可以达到同样的讨论效果。

纵然,内容审查使讨论变得艰难了,但是它并没有驱逐讨论的可能。理性讨论的日渐式微,恐怕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讨论的平台、遗失了讨论的规则。

最早的理性讨论,可以追溯到哲学家们的书信往来。即便是近代,书信也是理性讨论的重要载体。胡适、鲁迅、爱因斯坦等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都曾以书信往来的方式与他人进行讨论。

除了私人的书信,报章也是讨论的媒介之一。通过刊登社论、发表评论文章,作者提出观点,反驳质疑。我们经常能看到《某观点》的文章发表后隔几天,同一份报纸上又出现了《驳〈某观点〉》的文章。通过长篇文字的形式,双方就彼此的观点逐一讨论,建立共识。

因为传统媒介的限制,书信和报纸的讨论并不能像微信和微博一样得到即时回复。因此,作者在攥写文章的时候会更留意如何阐述或反驳。即便读到对方的文章,也不会即刻动笔,而是仔细思考行文,完善逻辑。

这样的讨论,在数字化的今天,也依然存在。早期的BBS和博客,即为讨论提供了数字化的可能。在中文互联网的早期,我们能看到许多活跃的论坛和博客中涌现出高质量的社会议题的讨论。然而这样的讨论,在如今碎片化的中文互联网,已经鲜少出现了。

无论是微博、知乎还是微信,我们讨论的成本越来越低。即时化的消息使我们可以随时讨论,即刻回复。我们不经考虑就直接讲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这让有效讨论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 —情绪占据上风,理性日渐式微。

在即时群聊里的讨论,往往会陷入以下困境:

比如有人提出:“小区除了物业费还加收了快递寄存费。这是不合理的。”,会得到如下的回复: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论点尚未讨论结束,对方就引入了另一个论点。

“隔壁小区也收快递寄存费!”

捏造事实、信口雌黄。

“收快递寄存费是国家规定的。”

只说论点,不提供论据。

“快递寄存费就应该收。”

最后付诸情绪,互扣帽子。

“没钱就不要买房。”

不经思考,不符逻辑的回复,降低了讨论的质量,使讨论陷入僵局。大家真的不想好好讨论吗?也许。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在理性的观点出现前,情绪化的发言已经占领了高低。此时,你与喷子只有一个发送键的距离。

归根结底,还是发言的成本降低了,讨论的质量也受到了影响。那不如提高发言的成本?在数字化的今天再强迫人们写信时不切实际的。然而也有人在做另一种尝试 – —给发言增加技能冷却。

技能冷却,原本是游戏中的概念。它指的是玩家的技能在施放之后冻结,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再度施放。其目的是增加释放技能的成本,调整游戏的平衡性和难易程度。

Telegram(电报)就支持对发言进行冷却。群主可以设定冷却时间。这种模式被称之为slow mode。slow mode的初衷可能是为了维持有序的群组对话,但它也促使了有质量的交流的产生。试想,如果你十分钟只能说一句话,你是否需要仔细考虑该说什么呢?

这样的尝试,和老人们“说话前想三秒”的忠告,不谋而合。或许,中文互联网需要一个让大家“说话前想三秒”的平台,让公共讨论趋于理性。

除了没有一个合适平台,我们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讨论。“公共讨论又或则是公共说理的前提在于,可能说服又或是被说服。”讨论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共识。当对方说“你怎么说都没用”的时候,讨论的大门就关上。

上文中提到的收取快递寄存费的例子,就并不是在理性讨论。有人提出了理性讨论的几个前提:

进入讨论前反思:

  • 是否做好改变自己看法的准备?
  • 如果自己的论点有误,是否愿意不再使用该观点?
  • 是否认同基本逻辑?

在讨论时:

  • 就当前论点的讨论未结束前,不引入新的论点
  • 如果所引事实有误,不跳过当前论点
  • 为论点提供依据
  • 不无视依据的重要性

如果做不到这些,那讨论就失去理性,不应继续下去了。理性讨论就像是一场游戏。我们遵守约定好的规则才能公平游戏。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这些。我们没做好改变看法的准备,我们经常抓住对自己的有利的观点不放,对别的观点顾左右而言他。我们甚至并没有将基本逻辑纳入义务教育。

什么是基本逻辑?有哪些讨论时的经典谬误?我们有哪些渠道获取知识?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而它们,却是理性讨论的前提。

很遗憾,中文互联网的理性讨论正在逐渐消失。我们迎接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快节奏、碎片式、情绪化正在逐渐消解理性讨论的可能性。无论是平台,还是作者,都在驱逐理性,拥抱情绪。

当我们不再讨论,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过去的十年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