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看待程式教育? (上)

Frankie
CodingBar
Published in
3 min readJan 2, 2019

文/Frankie

大家都已經察覺,我們的生活中,電腦軟體已經無所不在。過去只有工作或是準備報告的時候才感覺到用軟體,現在從用你的手機,購物、遊戲、社交、娛樂、攝影、訂餐廳、訂旅館、叫外賣,都可以經由軟體及相關的服務來完成。未來,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無人車、VR / AR 等技術的持續發展下,軟體對人類生活的改變 只有更多,沒有極限。

從現實面來看,美國曾做過統計,到了 2024 年,美國預計會有 100 萬個和電腦科學專業相關的職缺。最近因為人工智慧發展火紅,常有專家預測許多現在的工作不久後便會消失。

看起來,軟體相關的工作需求只會更多,肯定不會消失。

台灣終於跟上世界的潮流,在課綱中將「程式設計教育」納入中小學的必修課程當中。雖然跟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落後,但台灣早有一些學術及民間的組織正積極地跟上這個趨勢,希望能幫助程式教育的普及推廣

很多人覺得,在台灣推廣程式教育,困難點在於課程設計、師資培養、古板的考試思維,以及基礎環境不足等等,但Bar主認為真正的難題在於學習者、以及家長,在面對「程式教育」時的心態,是不是夠開放,心態是否正確。

有幾個關於「如何正確看待程式教育」的觀點,Bar主想和各位分享!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頂尖的電腦工程師,但是在「跨領域」的學習及應用發展上,絕對會加分。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學什麼的、做什麼的,學程式對你來說基本上只會有好處,不會有壞處。

把程式設計當作數學或物理等科目來教學、訓練,雖然呈現方式可能會有點不同,但是能結合其他領域,應用的廣度,絕對不會小於傳統的理科。

從簡單的軟體工具應用,例如在 Excel 中用 Macro 語言來計算財務模型,或是架設基本的網站/網頁,到複雜的系統整合或專業領域應用,如 3D 列印的軟硬體設計,或是語言學中的語言分析…,幾乎所有領域,都因為能善用程式設計,來達到前所未有的成效。

隨著軟體及服務創新事業推陳出新,擁有豐富的開發經驗,在參與創業的機會也會大幅增加,甚至對於許多創業團隊來說,打造軟體方面的「差異化」,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台灣在智慧生活以及軟硬整合兩個領域非常有發展空間。前者與產業「創意化」的趨勢密切相關,後者則是台灣電子硬體產業累積實力的延續。並且,相信多數的軟體創新會發生在新創公司,因此創業環境的再進步,高端軟體人才的培育,以及跨產業、跨領域的創意整合,都是未來該努力的方向。

有專家宣稱,未來世界可以分成兩種人,一種人會寫程式,能參與許多創新事業與領域的發展;另外不會寫程式的人,在許多方面屈於劣勢,成為與社會進步不太相關、逐漸邊緣化的人。你想成為那一種人?

To be continu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