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程式」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最佳方式?

Jerry Lin
CodingBar
Published in
Aug 20, 2019
108課綱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所強調的「素養」到底該怎麼培養才好?
Jerry,CodingBar執行長
離開高科技產業創辦了CodingBar,希望透過程式教育提升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
尤其幫助偏鄉孩子能有一技之長,翻轉生命!
橘仔編,文字工作者
曾任社會議題新聞編輯與電商企劃PM
目前為文案,日中翻譯接案工作者
深夜不睡尋找美食強迫症

學寫程式跟 108 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有什麼關係?
一樣先說結論:關係可大囉!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 108 課綱特別強調的「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你的孩子還在吃記憶吐司嗎?

大家應該都看過卡通《哆啦A夢》,主角大雄常常在考試前一晚才臨時抱佛腳…不,是抱著小叮噹的貓腳哭,這時候的學習法寶「記憶吐司」登場了!可是為什麼這多年來,大雄始終是同學之中吊車尾的學習魯蛇呢?

「記憶吐司」讓大雄快速背誦課文,但是,只要考試題型變了、遇到課本以外的困難…他只能挫敗哭哭。

面對知識日新月異、社會快速變遷,依賴傳統單向的學習,你的孩子很可能變成依賴求救的大雄,身邊卻沒有小叮噹。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如何協助孩子自我成長呢?

大雄總是臨時抱佛腳,考前才靠小叮噹拿出記憶吐司copy課文。(圖片來源:テレビ朝日)

核心素養-靈活面對多變未來的口袋法寶

相信父母們常常遇到孩子不愛吃胡蘿蔔、青椒的偏食困擾吧?為了攝取到必須的營養,我們會絞盡腦汁幫孩子將蔬果打汁、切丁、和餡…料理手法千變萬化…同理,不擅長繪畫的孩子,要如何獲得核心素養中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呢?

其實,孩子不需受限於傳統美術課程。透過語文課的文學賞析、史地課的古蹟參訪、數理課的幾何原理、自然課的生態觀察、公民課的實地訪談…美感教育貫串各課程設計,就算繪畫苦手的孩子也能自然建立個人化美學觀點,未來也能應用在不同生活場域之中。

108課綱所頒布的核心素養,就是為了因應複雜的生活情境需求。

孩子不能再依賴背誦課本上的生硬知識,透過跨領域的課程設計,他們將學會把知識、技能與生活態度緊密結合。面對多變未來時,孩子擁有了可以靈活應用的口袋法寶。

知識即生活,科技教育從手作開始

先進的北歐國家,教育同樣與生活緊密接軌。瑞典便將「生活工藝」定義為科技教育的第一階段。

溫帶氣候孕育出瑞典著名的木工工藝,從小學校課程就引導學童自己設計家用器具——從大型電鋸開始製作雛形;銼刀、砂輪、砂紙進行鉋光、磨滑;最後上色、黏著。看似「粗活」,其實卻涉及到視覺設計、機械操作、幾何觀念,同時涵蓋了傳統歷史文化。

台灣一般觀念認為「傳統工藝是勞力粗活」、「現代科技才是高等知識」,瑞典的國家課程標準反而明訂科技教育的宗旨即為:「認識本國技術文化與其對社會的影響」、「重組科技知識應用於生活之中」。

當台灣孩子還在背誦公式茫然備考的時候,地球另一端的先進國家從手作體驗和人文精神切入科技教育,孩子每學到一個技術都能踏實應用於生活,建立強大的科學實證精神、技術能力與自我信任。這也是核心素養這套教育理念最長遠的目標。

亞里斯多德:「人類藉著蓋房子的動作學會建築,因為畫圖的動作而學會了繪畫;所以,只要做勇敢的事,就能變得勇敢。」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程式教育-核心素養的優質孵化器

108課綱即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共有3大主軸與九大目標:

自主行動: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溝通互動: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社會參與: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我們認為這9項核心素養中,至少有5項可以透過程式教育來培養:

一、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程式語言是熟悉資訊科技的叩門磚,過程中培養孩子科技倫理、媒體識讀,以及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的能力,更有助於後續的應用及分析思辯。

就像許多人接觸電腦的第一步就是從玩遊戲開始,由簡入繁的程式教育,讓孩子了解資訊科技是一門可以輕鬆快樂學習的知識。

二、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在學習程式的過程中,可以協助孩子建立系統性思考的循環:深入了解問題本質➞利用程式思維拆解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傳統的「數學」學科雖然也能訓練邏輯思考力,可惜考試導向讓我們的孩子過早依賴公式,阻礙了抽象概念的知識建構過程,往往讓孩子囫圇吞棗。在第一線教學時,我們的講師曾引導學生試著用迴圈計算 1+2+3+…+50的值,有位小六女孩搶答:「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讓講師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

三、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編寫程式,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慢慢構建。就像沒有建築師良好的事前規劃,摩天大樓就算蓋好也可能倒塌,當你負責的程式規模越大(上千甚至上萬行),事先規劃能力就更重要。

軟體界有一個職位叫「軟體架構師」,就像建築師一樣事先計算合宜的結構與地基,避免一開始的規劃錯誤,造成事後補救的巨大浪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導入專案形式教學,從需求蒐集到規劃執行,從基礎語法到創新設計,讓孩子從零開始,擔綱設計自己獨一無二的程式。

四、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在程式設計的發想階段,孩子可以設定自己想解決的生活問題,整理出自己的假設,與他人溝通確認,蒐集各種可能的對策和設計方式,這個過程同樣是日後職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不管是哪一個產業,無論職場管理者或執行者,每個職位都首重資訊蒐集與團隊合作;透過程式教育與 CodingBar 的專題式課程,不只能學習程式語言技術,更能訓練孩子與團隊磨合,成為問題發起者與決策整合者,是最佳的人際溝通演練場。

五、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程式教育,作為孩子與未來科技與國際社會接觸的媒介之一,是非常有潛力的探索觸角。很多家長常擔心「我的孩子好像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或許,減少強加給孩子的期望,反而讓孩子有更多自我探索的機會。

程式設計作為架構現代資訊社會的基礎技能,具有廣泛應用於各領域的特性,讓孩子在此一領域自由探險,說不定他們也能成為下一個改變世界的Mark Zuckerberg。

“「教育」真正目的,是在為完美的未來生活預作準備 ” ——英國社會學者斯賓塞(H. Spencer)

讓知識走出課本,進入生活

程式教育,讓孩子在資訊科技中沉浸式學習,在程式碼中深度探索自我潛能;不論社會變化再快,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希望孩子能如此靈活知識整合,為真實問題提出解法,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因此身為程式教育創新者的CodingBar,也和每一位父母一樣,致力於讓知識走出課本,進入生活,成為陪伴孩子探索未來世界的最佳夥伴。

如果覺得寫得不錯,請幫我們在左邊鼓掌按幾下 :)我們致力於透過程式教育課程,培養青少年邏輯思考與創新應用的核心能力
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打造台灣新世代的教育工程!
任何程式教育相關問題,歡迎加入 Line 詢問(ID:@codingbar)
訂閱 CodingBar 電子報,每月鎖定程式新知!
11–18歲的程式實體與線上課程,快來官網瞧瞧吧!

--

--

Jerry Lin
CodingBar

原本想像風清揚一樣當個隱士,但這個時代好像沒點名氣、發點聲音好像做不了什麼事……。離開高科技產業創辦了 CodingBar,就是希望透過程式教育,提升台灣下一代的競爭力,尤其幫助偏鄉孩子能有一技之長,翻轉生命!